簡體版

201.外族人也學會背刺了?(加更)

自果酒出世以來,各地都多了許多酒肆,平日里喝點小酒,談天論地,或是聊聊市井流言,也是一大快事。

「哎,你們听說沒有?」一個酒客說著︰「西伯侯府上出大事了!」

「侯府?不是正調兵驅趕羌人嗎?這次又出了什麼事?」

還有一個酒客正喝著,听了這話,不禁撲哧一下。

一個閉目養神的老者听了,睜開眼,半眯著道︰「已經有許多人往朝歌逃去了,說是朝歌有長城,妻兒不會被殺,糧食也不會被搶。」

「這」茶客極為驚訝︰「可西伯侯待我們極好,田賦極輕」

「有什麼用?」老者嗤聲︰「還不是讓羌人給搶了,羌人南下的時候,西伯侯的兵馬在哪里?」

「慎言啊!」

「誒,也不怪他,那老漢進城賣酒,躲過了一劫,家里人卻被羌人殺得一個不剩」

「唉」

又是連續幾聲嘆息。

這時候沒人為姬昌、姬發等人說好話,哪怕平日一向感激西伯侯的那些人,也極為失望。

又有一個賊眉鼠眼的酒客悄聲道︰「听說二公子要立國稱王了,這行為,怕是有大禍啊!」

「這稱王?」

「大禍臨頭啊!本就受到羌人劫掠,又要引來朝歌兵馬?侯爺還在朝歌啊!」

「大禍?我看未必,羌人劫掠,紂王可沒有伸出援手,苦的還不是我們老百姓,二公子如果立國稱王,未必不是我們的福氣,不用受商王管束,不向商王上供,不就有錢修築長城了嗎?」

「可是私自稱王,就是謀反,朝歌必發大兵。」

這時,一個精壯的中年人不屑的一笑,說著︰「朝歌?現在北邊是沒事了,可南邊的百越呢?東邊的東夷呢?當今紂王失德,憑什麼要西岐臣服?」

「紂王哪里失德?」

「紂王他一時說不上,不過必然失德。」

這時,店主急忙跑來︰「哎呀,各位客官,別說了,這等事,不是我們說的,今天這酒我請了,莫要再說了!」

西伯侯府。

夏天的絲絲細雨讓空氣顯得有些悶。

今日太姒、太妊回到了西岐,本是喜事,姬發卻悲從中來。

走過原本伯邑考所在的屋子,就想起幼時的回憶。

姬發還記得有次上供了水靈靈的桃子,父親拿給他們吃,伯邑考總是挑最小的,將最大的留給自己。

滿滿緬懷,一件一件想去,不時垂淚。

「兄長,此難過去,就是我們的機會。」姬旦嘆了口氣,說著︰「先按照大哥囑咐,將立國稱王的謠言散布到朝歌吧,現在該派人在民間吹捧紂王了。」

這就是伯邑考以姬考的身份,所留下的最後一策。

先散布姬發欲稱王的消息,再賣力在民間吹捧紂王,以此來試探紂王到底想要干什麼。

沒辦法,不冒點風險不行,雖然能確定羌人劫掠是紂王早就設下的計謀,但眾人實在想不通紂王到底準備如何處理西伯侯一脈。

是置之不理,以柔和手段一點點取締西伯侯,還是雷厲風行直接兵發西岐?

如果要兵發西岐,現在姬發、姬旦制造出的表現,就是最好機會。

姬昌被囚、伯邑考失蹤,羌人南下劫掠,西岐百姓東逃,更有姬發稱王的傳言,討伐西岐名正言順。

表面上來看,商軍西進眾望所歸,哪怕其他諸侯,也說不出話來。

可事實上並非如此,姬旦與姬發已經布置好一切,只要紂王敢西進,抵擋三五年還是沒問題的,拖住商軍主力部隊,中原月復地內遷的外族就真的誠心歸附嗎?

哪怕他們真的全都以商人自居,也起碼需要三五年才能徹底歸順,這便是引誘他們暴亂的機會。

加上修路、修長城所帶來的不滿,以及平復瘟疫後南方百越的威懾,大商有可能內亂。

而朝歌以東更是最大的底牌。

紂王自亂陣腳,將晁雷的水師掉了回來,強大的東夷不再有月復背受敵的危險,早在姬昌還在西岐時,就曾與東海平靈王商議好。

姬發知道,東海平靈王早有反心,一旦找到機會,必然起事,如此一來,東夷、平靈王,再加上陳塘關在李靖的變法下,人心不穩,大事可期。

誰都知道紂王想處理掉諸侯,將諸侯領地變為大商郡縣,難道諸侯就真的任由他宰割嗎?

以前的西岐實力太強,反而不能代表這些弱勢諸侯,如今生亂,說不準能鼓動起這些諸侯。

有了紂王斬殺土方首領的事跡在前,道義禮數什麼的都可以放到一邊,只要利益足夠,諸侯不會善罷甘休。

反之,如果紂王識破了這一切,按兵不動,西岐就有了喘息之機,所付出的不過是本就因羌人南下而失去的民心。

甚至,還有伯邑考舍身入羌方,在紂王耳目所不及的外域,合縱連橫

三日一朝,子受已經不潑酒了,今天他要玩點新花樣。

還沒來得及開口,商容就出列道︰「陛下,出大事了!」

子受心里猛的咯 了一下,商容如此失態,必然是天大的事。

難不成西岐怨聲道載,伯邑考稱王,舉兵伐商?

那這可是天大的喜事!西岐帶來的昏庸值更多了!

聞仲向來沉得住氣,他面色凜然道︰「陛下勿憂,無論出什麼事,自有臣等為陛下分擔。」

商容二話不說開始上奏。

羌人南下,劫掠西岐,伯邑考失蹤,姬發欲立國稱王!

朝中文武,具是臉色大變。

羌人一次劫掠,竟然讓陛下得了西岐民心?

長城修得好啊!

人心所向,姬昌又勾結過土方,更有姬發欲稱王,如果兵發西岐,西岐可定!

翦除西伯侯,大商六百余年的諸侯積弊,不就開了一個好頭嗎!

費仲眼楮一轉,立即道︰「臣近日听聞有不少百姓仰慕陛下,自西岐而來,陛下聖明,民心所向啊!」

「陛下聖明,民心所向!」

尤渾附和著,琢磨如果陛下兵發西岐,自己得跟著大將蹭點功勞,以他的身份肯定不用親上戰陣,蹲在大帳里等聞仲、魯雄把西岐打沒就行了。

群臣也多有附和,魯雄更是躍躍欲試,請命帶兵討伐西岐。

子受都听懵了,西岐不是自己這波結算期最大昏庸值來源嗎?

怎麼一個個還仰慕起自己了?開玩笑吧?

因為羌人劫掠,所以念及朝歌的好?

這特麼外族人也學會背刺了?

子受皺起眉頭,昏庸值的事兒,太難過了,先不想。

現在才紂王九年,姜子牙還在朝歌算命,距離文王渭水聘子牙還有四年,距離封神正式開始,還有六年。

沒有姜子牙,姬發拿什麼跟聞仲之流打?

引不出神仙,難道拿姬昌一百個兒子上封神榜湊數?

這事兒,總覺得透著股詭異。

最關鍵的地方,在于只是傳言,姬發絕不可能在這時候有真正稱王的意思。

如果姬發真的稱王,無異于起兵造反,姬昌都還在羑里呢,西岐一反,鐵定挨砍。

姬發這操作不就等于大商馬超了?

西岐百姓感念姬昌的好,本就因為羌人劫掠有所怨言,姬發不可能自立把姬昌逼死,這只會起內亂。

別人不知道封神大劫,不知道姬發的能力,子受比誰都清楚,姬發絕不可能如此不智。

「太師你怎麼看?」

子受決定先問問聞仲,讓聞仲給分析分析局勢,再看看有沒有渾水模魚賺取昏庸值的機會

求推薦票,求月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