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30章 千秋家國事

雖然被親爹唐老太爺說教過數次,甚至還挨過唐老太爺好幾次父愛滿滿的杖責,唐伯彥心里面卻始終堅持著一個看法,那就是——

許多事情,如果不用雷霆手段將苗頭的狠狠拍死,接下來便是無窮無盡的麻煩。

而在唐伯彥眼中,當下最麻煩的麻煩苗頭已經變成了沐冠英。

沐冠英與隨他造反的沐家,必須死的干干淨淨,才能略孤消心頭之恨1

什麼潛龍?什麼天命?

先皇以國士待孤,孤便絕不會讓大衍在孤手中崩殂!

小皇帝田辯是先皇唯一的繼承人,即便先皇臨終之時沒有托孤于孤,孤也會保著他長大成年,再把再度中興的大衍完完整整交給他,這才算是全了孤與先皇的君臣之誼。

唐伯彥如此這般想著,只是越想心頭越煩悶——

那個沐冠英,明明在父親的設計之下,差一點就被炮制成了血染大衍龍柱的死龍。

明明已是死透,居然還能逃回隴西搞出如此大破壞……潛龍,究竟是種什麼怪物?!

是,大衍的情況其實並不好。

孤秉政之前,廟堂之中百官庸碌當道文恬武嬉,廟堂之下世家強取豪奪驕縱不法,那些寒門豪強跟著興風作浪也沒幾個好東西,可憐升斗小民們朝不保夕、稍遇天災便是破產破家之禍……

孤秉政之後,勵精圖治數年,大力提拔了不少有憂國憂民之心的俊杰,才讓朝堂風氣稍有改變。

如今,父親大人也出手相助,展現出了他老人家真正的實力與手段,堅定無比站在後面替我出謀劃策、壓制世家。

只要再給孤三五年時間,孤必能徹底肅清朝堂!狠狠打掉世家們的囂張氣焰與爪牙,再用那些寒門不法豪族的血灌溉出豐收沃土,還黎民百姓們一個朗朗乾坤中興治世!

所以……為何一定要讓秩序崩塌天下大亂?

讓無數本就生存艱難的可憐黎民百姓,再承受滅頂苦難?

由上而下進行改革,讓這個國家中興大治,分明才是對百姓傷害最小的解決方案!

這是孤兼濟天下的理想抱負,孤絕對不會放棄的!

以前王朝更迭,那些世外仙們大肆插手,凡夫俗子縱然智計百出也是無用,幾乎無任何反抗之力。

如今靈氣衰竭,那些世外仙們必定已是投鼠忌器,這……便是孤的機會!

潛龍又如何?

潛龍被殺,照樣會死!

將潛龍統統殺光,這天下自然又會恢復正常!

是的,唐伯彥確確實實是這樣的想的,而且一直也都是在這樣做的。

他從沒有生過取而代之之類的念頭,他只想做個權傾天下的憂國憂民,將權利抓在手中也只為一展胸中那兼濟天下的理想抱負。

並非所有的魏王,都是那白臉的曹孟德。

不對,即便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孟德,終其一生也始終未曾篡漢啊!

曹孟德的人生理想,最初僅僅只是想為一任郡守,建功立業教化一方讓天下人能夠了解他。後來轉為武職,也只是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至于執宰天下……用曹孟德自己的話說,完全就是「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

終其一生,曹孟德都是漢臣!

唐伯彥並不知道曹孟德其人,若知道多半會將其引為知己吧。

說起來,與文橫槊賦詩歌以詠志,武能鞭撻天下的曹孟德相比,善于吏治的唐伯彥還差著一項重要指標。

詩詞?

不不不,當然不是詩詞,唐伯彥只是不屑于去填詩作詞,而不是不善于詩詞。

唐伯彥真正的的短板,其實是——

只恨孤不善軍事,否則孤定要親自掛帥出征,去平滅了那個該死的潛龍沐冠英!

還有,江漢那邊也問題不少,一場大洪水糜爛數州,明明已經用父親提議的廂軍之策收攏了大量青壯,居然還有多如牛毛的盜匪在作亂,其中幾股大寇漸有要成氣候之趨勢,這是否就是所謂的龍蛇起陸?

無論是不是,都必須派遣兵馬去盡快剿滅,而且必須慎重對待必須派出持天子親授節符的大將,用真龍之勢去壓制那些草莽龍蛇!

而無論是用兵隴西還是用兵江漢,都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糧草是什麼?

一個字——錢。

三個字——很多錢。

若非如此,剛才哪里需要把鹽鐵都尉瞿天罡也叫來議事?

靠著鹽鐵專營才勉強稍有起色的國庫,哪里經得住如此大肆開銷?

而且,將海量銀錢填入戰爭的窟窿,某些其他改革事務就要被迫停擺……

國事艱難,縱使智計百出的唐伯彥,也感到了頭痛與疲憊。

沒事,只是略有些艱難而已,孤還撐得住!

唐伯彥抹了抹臉,重新振作起精神,開始默默心算某些數據。

「丞相,內府馬大管事求見。」

門外忽然傳來了侍衛的通傳,聲音不高也不低。

「讓他進來。」

唐伯彥听到了。

于是馬大總管推門而入,並第一時間行了禮。

「父親他老人家情況如何?昨日一整天都沒釣上魚,他老人家有沒有抑郁意難平?伺候父親的那些奴婢都是死人不成!為何都不知道下水給父親的鉤上掛幾條魚哄他老人家開心?」

唐伯彥率先開口問道。

馬大總管連忙作答︰「王爺,老奴親眼看過了,老太爺今日心情非常好,而且老太爺身體已經完全恢復了健康,不僅走路再無問題,甚至還能輕松揮舞六十余斤的玄鐵重劍!」

「六十余斤的玄鐵重劍?父親他哪兒來的什麼玄鐵重劍?」

玄鐵是什麼,博覽群書的唐伯彥豈會不知道。

「劍是老太爺從河里釣上來的!王爺,老太爺從河中釣上來的寶物,並不止那把重達六十余斤的玄鐵重劍,他老人家還釣到了一串編織如羽翼的法寶玄鐵飛刀,一柄暫時交予幻月真人保管的內蘊月魔陰氣的彎刀、以及一柄銘文為君子的儀劍呢!」

「不可能。」唐伯彥第一反應就是不信︰「梨園面積雖不小,大衍明皇帝在位之時,時常于梨園宴飲游樂甚至接見外邦使臣,禁軍與道司將梨園數次三番一寸寸檢查過,絕不會有法寶遺漏于河中不被察覺。」

「是啊王爺,老奴其實也這麼覺著,可老太爺也真就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從河里釣起的那些法寶啊。」

馬大總管連忙附和著答道,為了證明自己所言非虛,馬大總管甚至拿出了一份起居注般的記錄文稿。

這份類似起居注的記錄文稿,密密麻麻記錄著唐老太爺昨日的一些所言所行。

馬大總管的秘密身份是什麼?

弄出這麼一份東西,對馬大總管而言,毫無難度。

「嗯?」唐伯彥哪里會听不出馬大總管這話話里有話,不由聲音低了八度︰「你是說,父親他老人家……是在做給天下人看?」

「哎喲王爺,老太爺行事若羚羊掛角無跡可尋,這時間恐怕也唯有王爺您才能看透。老奴何其愚鈍蠢笨,哪里能猜得出老太爺行事所蘊深意?」

馬大總管趕緊澄清,他真心猜不偷看不破,只是不信那幾件法寶是老太爺釣出來的而已。

推薦下,【 換源神器】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這話說的的吧,至少某奸相就挺愛听的——沒錯,你說的一點都沒錯!我父親他如此這般行事,必有不止一層深意!普通人只能看到最外面的表象,略聰明的也最多只能看透第一層,唯有如孤這般絕頂聰明之人才能看到更深層!

不過,父親這次秋游釣寶之行,到底有何深意呢?

帶著這份思索,唐伯彥迅速瀏覽了馬大總管所奉上的記錄文稿。

看完,唐伯彥便心有所悟,若孤所料不差,父親這趟出游有以下幾層意思——

最外層表象,自然是父親在證明鼠疫已無大礙,可以放心出行恢復秩序了。

第一層深意,應該是父親順勢證明他的身體也無大礙,釣魚是此意、揮舞玄鐵重劍亦是此意!

第二層深意,父親分明在警告那些試圖謀害孤的蠅營狗苟之輩!意為若在有人過線,他老人家就一定會將其從水下毫不留情的釣出來施以嚴懲!所以其中才會包含了一把銘文為君子的儀劍!因為在釣到君子劍之前,他老人家和長公主聊到了君子的問題,並為君子下了定義——「所謂的君子,大概就是人格特別高貴,品行特別端正,道德也特別高尚的那一類人」。

劍是什麼?

劍者,心之刃也!可護亦可殺!

父親他老人家亮出了君子之劍,那些不是君子的小人,就要小心狗頭了!

父親啊父親,孩兒又讓您多費心了……

一念及此的唐伯彥,心中感動之情澎湃起伏,暗道自己真是個不孝之子,為了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竟害的父親如此勞心勞力。

好一會兒,唐伯彥才重新收拾好心情,繼續思考——

父親的第三層深意,就涉及到了另外兩件從水中釣起的法寶,蘊含月魔陰氣的那柄彎刀顯然是為了結好幻月真人,至于重達六十余斤卻不是法寶的玄鐵重劍……

哼,這傻大黑粗的玩意兒,絕對是父親提前為老二那不孝孽障準備的新兵器!

罷了罷了,終究是自家兄弟,孤不生這個鳥氣。

不過,既然老二馬上就要到京城,他的終生大事就也該提升日程了,從將門尋一虎女與他結為連理如何?

對對對,就這麼辦!

有爹鎮著,老二絕對不敢說半個不字!

想到孽障老二于不久之後,會被一名膀大腰圓的將門虎女五花大綁拖入洞房……

某奸相的臉上,不由就浮現出了兄友弟恭式的微笑。

弟弟,家和萬事興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