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63章 山河表里潼關路(求推薦)

點著油燈,張紅娘做賊心虛的拆開了高伯逸留下的一封信。

說是如果沒回來,就讓她轉交給李沐檀,算是訣別。

呵呵,不睡老娘還想讓老娘送信?做夢去吧!

張紅娘覺得,如果高伯逸回來了,嗯,這個可能性極大,至少她是這麼認為的。

那這封信毫無意義,看了也沒事。

如果高伯逸萬一沒回來,他也不會知道這封信去了哪里。

真是太好了,沒想到那個奸詐的狐狸也會有被老娘算計的時候!

張紅娘暗自竊喜拆開信,然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在最無能為力的年紀遇上了最想守護的你,為了不在功成名就的時候悔恨失去,我只能去搏一個未來,死了就是命,活著就是緣。」

「你走來的時候,我的期待在遠方;你離去的時候,你就是我夢繞魂牽的期待。」

「沉浮幾度,生死幾離,盡頭彼岸摘花兮,我在那頭等你百年。」

這混蛋為什麼……這麼會唬人眼淚啊!

張紅娘擦了擦眼角的淚水,感覺自己好像做了件很殘忍的事情。不過接下來信里面的內容,又讓她想捅高伯逸一刀。

「張紅娘心眼小,性子輕浮,但為人還算良善。在李氏旁支找一平和本分之才俊為良配。或贈與高長恭為妾,二者皆可。」

砰!

一拳砸在桌子上,張紅娘的肺都要氣炸了。

「高伯逸你這個混蛋是不是瞎了眼啊!哪里看到我性子輕浮了?我這樣子叫輕浮嗎?你見過像我這樣守身如玉輕浮娘子嗎?」

冷靜下來想了想,張紅娘感覺自己動不動就鑽高伯逸床上,貌似也還真挺輕浮的。

「唉,早知道被高湜睡了還好了,畢竟也不會死。攤上你這混蛋,對我不冷不熱的,要不是我爹……唉,你還逃得出我的手掌心,你又打不過我!」

她像條咸魚一樣直挺挺躺床上,想起高伯逸寫給李沐檀信中的那些情話,腦子暈暈的,把訴說的對象由李家娘子換成了自己,嘴角彎起浮現出傻笑……

高伯逸揉了揉酸脹的鼻子,他剛才連打了幾個噴嚏,難道是感冒了?

他正騎著馬,前往去潼關的路上。

說起潼關,那可以稱道的地方可就多啦,潼關和函谷關完全不是一回事,而漢代的潼關和隋代的潼關,那也完全不是一回事。

就先說現在高伯逸要去的漢代潼關吧。

有關漢代潼關的第一次歷史記載是曹操與馬超的戰爭,「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馬超等屯潼關。」它位于名為麟趾原的黃土 體上,和函谷關所在的稠桑原一樣,麟趾 也是頂面平坦,且從秦嶺延伸下來直到黃河岸邊。

東漢末年,黃河水位下切,加之稠桑原頂端的森林植被已經被破壞,所以先秦時代的函谷關已經失去了天險的作用。于是,位于淆函道西端的潼關就做了替補。

馬超屯兵潼關完全沒什麼問題,嗯,關中門戶潼關比之先秦時期的函谷關,往西退了大約兩百公里。

不過有所不同的是,函谷關位于稠桑原之中,而潼關則位于海拔550米的麟趾 之上。

麟趾 東側是名為遠望溝的深溝,西側是名為禁溝的深壑。二者溝中都有水,在水流和雨水的反復沖刷下變得壁如刀削。中間一條路,兩邊都是峭壁,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潼關初建時,從函谷關方向來的敵人想要經過麟趾 必須先登上 頂,再下禁溝,然後順著潼水走到潼水、渭水和黃河三水交匯之處才能進入關中。所以漢潼關就建在了下 的必經之路。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麼?想得實在是太簡單了。

如果想登上潼關拒守的 體,那麼首先,你就必須要經過潼關第一道門戶-金陡關,很多軍隊就倒在了金陡關前。

然而,即使你打破金陡關,前面還有一條名為黃巷阪的窄路。想登麟趾 ,只能通過黃巷阪。(阪,斜坡也)

這條路和函谷道一樣,也是南面緊靠高原,北面和黃河之間有一高岸隆起,形成了南依高原,北臨絕澗的形勢,中間唯有一孔道,寬僅數米,僅容三匹馬並排走。

說難听點,這里堆一塊巨石,都能把一支軍隊攔住好幾天。

當地人稱黃巷阪為「五里暗門」。「五里」是長度,「暗門」形容險峻。

現在知道為什麼王思政當年要建弘農城,要在弘農屯兵了吧?因為潼關實在是太險要了,雖然外面的人不好進去,但里面的人也不好出來啊!

說完潼關再來說這個時代的函谷關(魏函谷關),因為弘農城就是建立在魏函谷附近的。

魏函谷關,也有來歷。

先秦函谷關廢棄後,西漢朝廷往東移到現在的新安縣附近建立了新關,簡稱漢函谷關。

這里正面防御面很寬廣,山川形勝也遠遠不如故關。大軍雖然難以通行但是對于小股部隊來說,能夠滲透防線的地方實在太多!

西漢末年,赤眉打進關中,就是繞過了漢函谷關,輕松抵達三門峽,大軍直接通過了防守微薄的秦函谷關,攻破了長安城!所以漢函谷關實在是坑爹得不行!

三國時期,因為黃河水位下降,露出了河灘。人們再也不用通過狹窄的淆函道出入 體,而是直接從河灘上走過。曹操有鑒于此,命令許褚在河灘luo漏處又建造了一座新函谷關,稱為魏函谷關。

但是後來,原來 體上面密密麻麻的森林漸漸被砍伐一空,弘農河水也日漸稀少,魏函谷關用一句話來形容,就叫「並沒有什麼卵用」,然後就被廢棄了。

可謂是前人古人已不見,後來還有後來人!這些關卡的遷徙,無一不是黃河沖刷河灘和水土流失造成的。

不過到了東魏西魏大戰的時候,王思政看到了這里的地勢還可以利用,于是在光禿禿的 體上面建了弘農城(不是漢函谷關的舊址,但是很近)。

雖然不能完全阻擋敵軍,但此時潼關可是天險!有誰能那麼大的心,前面頂著潼關,背後還放著一個幾乎阻斷糧道的弘農城?

高伯逸縱馬馳騁了幾個時辰,天還未黑,就看到聳立在土堆上的弘農城!

土城,不大,但是很高,山坡上居高臨下讓高伯逸很有壓力。

正當他猶豫要不要進城的時候,弘農城城門大開,從山坡上沖出來幾十個騎士,將高伯逸團團圍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