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53章 固與窮,今與古

各位老師與領導聞言,環顧了一下後面的學生。

發現學生們真的很不一樣.

就連那些模魚敷衍的學生也自動自覺地點開了手機,低頭細听對照,一旦發現了張老師哪里念得不對,立刻站起來反應。

全部人都陷入了學習的氛圍當中,這種自動自覺的氛圍是他們從來沒有見到過,也是他們所一直所追求的。

原來在不知不覺中,張老師已經發功了,用他獨特的方式,給所有的教育者上了一堂有意義而生動的課。

這一課不是給學生上的,而是他們這些教育者們上,若不是ju長提醒,幾乎就要錯過了。

教育者們的眼神頓時變得目光灼灼,越發覺得張老師深不可測了。

張添意內心是無比的煎熬,短短1000多個字,念得錯漏百出,他滿頭都是大汗。

好不容易念完了,說了一聲謝謝大家,就想往台下走去。

結果楊教授上台阻止了他。

「張老師,你說的太好了,再說一會吧。」

張添意的臉色頓時變得一陣青一陣紅的。

說的太好?

你在嘲諷誰?

老子念錯了那麼多,你還說我說得太好,要不是他知道自己吝嗇,他都懷疑是不是自己在神不知鬼不覺塞錢過去做了筆py交易了。

稍作思考。

大概是那個文化局的ju長還沒到,沒別的辦法讓他繼續頂上吧。

不然解釋不了為何要夸得他講得好。

那就再拖一會吧。

二十萬果然不好拿啊!

「那好吧。」

張添意只好硬著頭皮答應。

什麼叫歷史已經說完了,那說什麼好呢?

他抬頭見到他們學校的校訓,堅持,青春,勇敢,篤行。

那就講講他們的校訓吧。

「看到你們的校訓,令我想起了孔子的一個故事,原文是這樣的。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

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大家明白孔子的話是什麼意思嗎?」

台下的學生們積極的伸出手來,倒是那些領導與專家們稍微謹慎,沉下心來思考。

但不是優先考慮那段古文的意思,而且是在想…

孔子是誰啊?

為何他們沒有听過這號人物?

「就那個粉色衣服的男生,你來回答一下。」

「那句話意思很簡單了,就是君子本來就沒有錢慣,所以能忍受沒錢的痛苦,而一般人忍受不了,就會去搶奪。」

張添意搖了搖頭,又指了另外一個人來回答。

「就是君子本來就有貧窮的時候,但與小人的貧窮時的胡作非為不同,君子讀過聖賢書,能熬得住,不會胡作非為。」

立刻有人跳出反對。

「不對,我們要結合上下文來理解,上面說到的是糧食,說的應該是本來就餓慣了肚皮,哪怕是肚子餓了,也不要做違法的事情,對嗎?」

張添意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環顧下台下的學生們。

「我已經听了好多答案了,得出一個結論,就是你們覺得原文中固就是本來,而窮,就是沒有錢,餓肚子的意思,是嘛?」

台下的學生們頓時面面相覷。

是嘛?

本來他們是挺確定的,隱約記得書上是那麼寫的,但是听到你這麼一問,他們的立場突然就變得不堅定起來。

要是說對了,你就不會這樣問了。

這時候有一個文學老師也忍不住站了起來。

「張老師,根據我們古文通用解釋,固就是本來,窮就是貧窮,那些學生都沒有說錯吧,有什麼問題了?」

「何止是有問題,是有大問題了!因為你作為老師,竟然也認為對了,那就是最大的問題了。」

登時,那個文學老師不滿地撇撇嘴。

「張老師,我相信你的歷史水平很好,但是古文你未必能清楚得過我。」

張添意笑了笑,這次沒有回話,而是回過頭了對著楊教授問道。

「楊教授,請問下,你也是這樣認為的嗎?」

楊教授愣住了一下,不解的說道,「這些詞義是大家所公認的,寫在書本上的解釋,難道不對嗎?」

張添意嘴角微微一笑。

「我記得,剛才的那一段歷史前言里,有一句話作為總結,歷史就是身寸箭畫靶,就是先把箭身寸出去,然後再把靶子畫出來,問題是你們確定這支箭找對了嗎?大家都默認的事情就是對的嘛?」

未等人反駁,又緊接著說道。

「固在人固有一死里面,固可以用作本來,那個老師也說對了,但結合原文,此處的固就是守住的意思。

至于窮這個字,你們對他的誤會更是太深了。

古時候的窮,並不是只沒錢,貧才是!

窮在古時候,是指窮途末路陷入困境的意思,所以整句話的意思是,君子能固守著困境而不動搖,至于小人陷入了困境就會胡作非為。」

張添意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仿佛一個重錘般敲到所有人的心上。

所有人都愣住了。

這…

完全是顛覆了他們原有的概念。

已經不是簡單的講課了。

若張老師說對的話,那在古文界掀起的波瀾,將不亞于一場革命,之前定下的內容很有可能全面給推翻。

那麼多年來,大家所定義下來的意思,是為了方便大家理解古文的。

但是出現了張添意所說的一詞多義現象,他們所定下的詞義很有可能就變成了誤人子弟的存在了。

造成這樣結果,是所有教育界的人都無法接受的。

現場的歷史專家與老師們,以及通過電視觀看演講的文字文學工作者,額頭上不由自主的冒出冷汗來。

明明認真做好每個環節,沒想到誤人子弟這四個字會出現在了他們教學生涯中……

其實也不能怪他們。

論語,道德經那些等等的古文書都沒能在這個世界給留下來,他們所能研究的東西十分有限。

只能眾多殘缺的古文之中挑選出一些最合理的解釋進行編輯書籍,誰知出現古今異義。

張添意眼看著大伙沒能回過神來,暗嘆一口氣。

「一詞多義,在歷史界和古文界其實都並不罕見。

人總是要不斷的發現與更新,往往看到一段古文或者歷史,想到的不應該是用現在的話給套進去,或者進行生硬解釋和腦補。

而是要弄清楚那是一個什麼時代背景,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狀況之下寫下來的,我想身寸箭畫靶雖然很妥當,但是畫錯了,擦掉重新畫,也不丟人。」

這番話入木三分,通過固與窮兩個字,教會了大家要勇于打破常規認識的學習思路。

不僅是讓學生,即便是業界專家也頓時感覺到醍醐灌頂。

原來自己學了那麼多年歷史,都只是照書直學的書呆子。

張老師說的沒有錯,哪怕是歷史是屬于文科,也需要去思考,去研究,去考證,甚至還要運用到邏輯去推算。

永遠保持著那種質疑的態度,才能不斷地研究出新的東西來。

哪怕是小小的一個窮字,若張老師不說出來,又能有誰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發現窮這個字不一定是代表貧窮呢。

根深蒂固的東西想要糾正過來,並非一朝一夕能改變的了,而張老師敢勇于打破常規思維,更是遠勝他們不知多少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