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八十八章 虜中名王,尤稱桀驁

對大明沿海遭到炮艦的突然襲擊的擔憂,皇帝開始加快了對于南海的布局。

盡管這將在征討呂宋的西班牙人之後,但計劃已經制定,重點便在于馬六甲地區。

沒錯,是地區,範圍比葡萄牙人佔據的馬六甲這個地方要大不少。包括了淡馬錫(新加坡),以及馬六甲蘇丹王朝的部分土地。

在皇帝的計劃中,在淡馬錫將建立一座堅固的海軍基地,有足夠的海陸軍力量駐扎,完全控制馬六甲海峽船只的進出。

實施計劃的有利條件是海商集團對婆羅洲的經營,以及湄公省已經擴張到中南半島的最南端,坤甸可作為海軍停泊的中繼港口,由湄公省直航也不是很遠。

盡管葡萄牙人已經衰落,擊敗他們並奪取他們在亞洲所佔的據點,並不是很困難。

但皇帝還是傾向于合作,給予葡萄牙人些優惠,然後與他們共同經營亞洲的據點。

比如馬六甲,航運的咽喉樞紐;還有斯里蘭卡的加勒,掌握肉桂貿易的壟斷。

當然,如果葡萄牙人不識相,那也別怪大明海軍先下手為強。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取,總比從荷蘭人那里搶要容易得多。

之所以不想跟葡萄牙人翻臉,皇帝也是想保持住對歐洲的穩定貿易。

而在亞洲的西夷,西班牙人已經是馬上消滅的目標,荷蘭、英國、法國都可能是將來大明帝國的敵人。

盡管與荷蘭、英國、法國正式開戰的可能性不大,但發生沖突似乎不可避免,商貿由此受到影響也不奇怪。

有葡萄牙人往歐洲販賣,就能保證穩定的出口收入。而葡萄牙人對于能壟斷對大明的貿易,想必也是垂涎三尺。

盡管壟斷不是皇帝所希望的,但要真到了那個地步,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關鍵還是基于整個南海的控制,海軍要佔據的要點還有不少,才能夠保證大明對于南海的獨家掌控。

至于南海之外更加廣闊的海洋,皇帝覺得可以從長計議。反正世界那麼大,等個三五十年再去搶,也不晚。

快春天了,征討呂宋已經進入了倒計時,皇帝下了密旨,讓沈有容等海軍將領商議決定發動的時間,出發時再上密奏,不必事先請示。

海上氣候變化莫測,季風什麼時候刮,也是不能確定準確日期的事情。相機而動,是最理想的。

至于李旦要出動的運輸商船,提前趕往東番,裝貨待發即可。對于馬上就要成為呂宋總督的李旦,讓商船等上十天半個月的資金浪費,還是不在乎的。

春天還有一場軍事行動,便是孫傳庭指揮的收復前套。

以明軍的戰力,這不是什麼困難的任務。但要長久穩固地駐防,就需要精心的經營,以及大量資金的投入。

出動一萬多官兵也是基于這樣的考慮,他們既是戰士,又是開墾的先鋒。選擇春天行動,也是不誤春耕,爭取秋天有一季的收獲。

築城、設堡、鋪路等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將持續兩三年,才能使前套成為塞上江南,成為向中套、後套推進的堅實後盾。

而從受災的陝西向河套移民墾殖,以後還要加上河南,比移民至遼東更方便,也能夠算作賑災抗災的有效手段。

只不過,最新的情報遞到御案上,皇帝看過之後,又陷入了長久的思索。

虎墩兔要西征啦!

這個情報對于皇帝來說,並不意外。他早就有判斷,平遼之後才大力加強九邊重鎮的軍力。

當然,時間上是沒法確定的。特別是對于虎墩兔,思維不算太正常。

「宣熊廷弼入宮覲見。」

皇帝結束了沉思,開口吩咐宮人。

虎墩兔的先安內後攘外的統一蒙古策略,加上改信紅教,在左翼蒙古諸部便落得眾叛親離。

科爾沁敗亡,又被明朝扶持而起;內喀爾喀五部在虎墩兔的壓力下,歸順明朝;討伐奈曼、敖漢,又將這兩個鄂托克逼得投靠了大明。

折騰來折騰去,虎墩兔的察哈爾部由原來的八個鄂托克,現在只剩下了六個。

虎墩兔把目光轉向右翼蒙古,繼續自己的統一蒙古的大業,其實是可以預判的事情。

右翼蒙古力量薄弱,虎墩兔可以兼並擴充實力,恢復他蒙古大汗的共主地位;還能夠奪了大明對右翼蒙古的「市賞」,在物資糧草上得到供應。

顯然,虎墩兔沒有看出大明皇帝的算計,也低估了皇帝的陰險。

對于市賞,皇帝早想革掉,改成自由交易,各取所需。之所以留著,就是對虎墩兔的誘餌。

等到虎墩兔對右翼蒙古諸部展開秋風掃落葉的進攻,擊潰蒙古諸部後,皇帝才不給他市賞,就讓他白給明朝打工,把右翼蒙古諸部逼到大明懷抱中。

時間不大,熊廷弼匆匆趕來,入殿拜見。

「熊卿,免禮平身。」皇帝抬了抬手,示意宮人把情報遞給熊廷弼。

熊廷弼看過情報,思索了半晌,才躬身奏道︰「萬歲,微臣以為此乃收服蒙古諸部的良機,當給各邊鎮下旨,令他們加強戒備。」

停頓了一下,老熊又補充道︰「其中以宣府和大同最為重要。」

皇帝點了點頭,說道︰「遼東那邊也要有所準備,察哈爾部留守的人馬不多,可伺機發動,奪其故地。」

「微臣明白。」熊廷弼領會了皇帝的意思,這是要讓虎墩兔無家可歸,在外飄著吧!

皇帝有些遲疑地問道︰「熊卿,收復前套的行動是否要推遲?如按期進行,對右翼蒙古諸部,還有虎墩兔的西進,可有什麼影響?」

熊廷弼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道︰「回萬歲,兵部和武學都有過推演,按照萬歲所預測的察哈爾部西遷。兩邊得出的結論相似,認為收復前套有利少弊。」

皇帝微笑頜首,心中松了口氣,說道︰「未雨綢繆,熊卿做得很好。」

熊廷弼躬身謝過,說道︰「進攻察哈爾部故地,可征調歸順的蒙古諸部出兵,我軍倒不用大舉出動。」

「好。」皇帝深以為然,贊了一聲,說道︰「遼東軍隊強悍,只出動少量人馬即可。蒙古諸部嘛,正可一報舊仇。朕看,虎墩兔極有可能成為最後一任蒙古大汗了。」

「萬歲所言極是。」熊廷弼說道︰「虎墩兔志大才疏,卻存了統一蒙古諸部的痴心妄想,蒙古之患,必由萬歲終結。」

「虜中名王,尤稱桀驁。」皇帝嘿嘿冷笑,「真是可笑啊!」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