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五十三章 征伐呂宋的計劃

雷霆萬鈞,猛獅搏兔,皇帝要的就是絕對的勝利。

與以前的皇帝不同,現在的萬歲不僅不吝嗇,相反還很慷慨大方,特別是對軍事上的投入。

比如下面將領們估算著伐緬要三萬軍隊,萬歲會說「這不把握吧,再添一萬」。要是換成摳搜的,就要苦著臉說「愛卿啊,能不能再少點,花費太大了」。

換成征討呂宋的西班牙人也是一樣,海軍方面認為在實力上,已經足夠完成任務。可皇帝還是謹慎,戰艦要十倍于敵,陸上兵力也要佔絕對優勢。

「萬歲的雄心壯志,不只是一個呂宋。」沈有容掃視著眾人,沉聲說道︰「平遼滅叛,皆是陸軍之功。且陸軍正在開疆拓土,伐緬勝利近在眼前,將來還有大片的土地要去佔領。」

「相比陸軍,海軍雖是初建,可萬歲的殷殷期盼,諸位想必也心中有數。兩萬陸戰隊也只是初期,萬歲之意,在數年內要達到十萬之數。」

沈有容故意停頓了一下,觀察了眾人的表情,或驚訝,或振奮,不一而足。

「至于實戰經驗,那是打出來的,呂宋的西班牙人就是很好的敵人。不算強,可也不算弱。況且,兵部還會從陸軍中抽調有作戰經驗的合適的官兵,充實進來。」

西班牙人、荷蘭人,還有後來的英國佬、法國人,呂宋、婆羅洲、巴達維亞、馬六甲,甚至是緬甸的達貢(仰光),都在未來幾十年內的征戰計劃之內。

戰艦上千,陸戰隊十萬,才足以支撐皇帝征戰四海,所向無敵的期望。

「本官將向萬歲上奏,明年三月至四月發動,那時冬季風未息,夏季風未起,正適向南航行。軍事行動在兩個月內完成,呂宋進入雨季,我軍亦開始休整。」

沈有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繼續說道︰「第一階段的作戰任務是攻佔馬尼拉,消滅西班牙人的艦船和陸上主力,並牢牢控制住馬尼拉港。」

「之後,有五千陸戰隊,再武裝當地華人,就足以控制局勢。至于分散在呂宋其他地方的西班牙人,加以掃蕩,逐步清除便可。」

沈有容說完了布署,掃視諸將,緩緩說道︰「至多還有四五個月的時間,爾等可能準備好?對此作戰計劃,有何建議?」

「大人,兩支分艦隊是否輪流出動,熟悉海路航向?」甘輝拱手問道︰「以巡航的名義,在無主海島勒石以記,也是朝廷交代的任務。」

沈有容點了點頭,說道︰「出海訓練是必須的,各個方向都要巡航,形成常態化。」

「大人,主力炮艦的裝備最好還能增強,遠程火炮的數量還稍嫌不足。」

沈有容拿出份文件向眾將展示了一下,說道︰「每個月三十門重型火炮,發動之前應能增加百門,先分配給第一第二分艦隊。」

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按照造船的速度,發動前還將有二十余艘主力戰艦加入分艦隊,你們提前準備好水手、炮手。」

廣東兵器局已經是僅次于京師的第二大兵工廠,加農炮、加朗炮及各種輕型火炮都能生產制造。

而這幾個月,更要加班生產,為遠征呂宋準備充足的武器彈藥。

至于造船,海軍還是看好中型戰艦,機動、速度和火力能達到相對的平衡。大型和巨型戰艦則造得很少,基本上每支分艦隊配備兩三艘,作為旗艦使用。

這樣的發展模式並不是固定的,但卻使海軍在戰艦數量上得以激增。

中型戰艦能裝備八門重炮,或是二十門加朗炮,依靠速度和機動,抵近轟擊時的威力巨大。

在與荷蘭人的海戰中,這樣的突擊猛轟戰術,便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幾乎是一輪轟擊,就打得荷蘭人的戰艦失去了戰斗能力。

即便遇上對手的巨艦,中型戰艦依靠數量和機動優勢,也能與之周旋交戰。

關鍵是海軍還配備了數量眾多的火箭,在射程上與重型火炮相當,算是彌補了在射程上的缺陷。

況且,那時候的前膛裝火炮的射速很慢,精準度也差,這就為突擊猛轟戰術創造了條件。

說白了,頂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其實敵人的炮火並發射不了幾輪,想擊中機動中的戰艦,也不是那麼容易。

相反,射程和精準度與加農炮相近,但密集程度和發射速度都遠超加農炮的火箭,卻受到了海軍的青睞。

輕便靈活,發射快速,又有了多管疊加,每艘戰艦能裝備上幾十上百筒,還不佔火炮編制。

除了只裝火藥的爆炸彈外,火箭還有火藥火油混合的爆燃彈,並分成海、陸兩種應用型號。

對船攻擊的火箭裝有鐵制箭頭,能夠扎進船板或甲板,然後或爆炸或爆燃。陸地所用則不考慮這些,落地翻滾彈跳也不太影響效果。

沒辦法,到現在為止,觸發引信依然沒有進入實用階段,只能使用延時。

並不是沒有研制出來,而是成本太高。借助于精密機械的發展,利用彈簧、齒輪、燧石等,觸炸引信倒是搞出來了。

但就和歷史上最早發明的燧發火槍一樣,結構太復雜、成本太高,很難大規模應用使用。

再說,以前裝滑膛炮的精準度,安裝觸炸引信也未必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可不管怎麼樣,米尼槍、彈和觸炸引信都問世了。接下來,就是沿著這個方向不斷改進完善了。

只要攀爬科技樹的路徑是正確的,科技領先也是確定無疑的。哪怕短期內無法實用,甚至還要投入巨量的資金和人力,皇帝認為也是值得的。

現在,燧發槍對火繩槍的優勢,使得明軍在兵力不是特別懸殊的情況下,能夠戰勝任何一個國家的陸軍。

等到其他國家也掌握了燧發槍的制造技術,幻想著能與明軍抗衡時,他們會發現,明軍可能有了更先進的米尼槍,對他們照樣是碾壓的優勢。

听到沈有容所報出的數據,又是增炮,又是添艦,海軍將領們都感到振奮,也明白萬歲的期待有多殷切。

而從另外的角度來看,陸軍和海軍在開疆拓土上,必然會有所競爭。誰更能為國家帶來利益,誰得到的資源就更多,發展更快,實力更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