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五十一章 兵臨阿瓦城下

將近四萬裝備齊全、武器犀利的明軍,已經不是緬甸能夠抵擋的。

如果不是地形地勢、氣候和後勤等原因,佔領上緬、中緬、下緬,都不算困難。

但皇帝要的是穩固佔領、長期佔踞,以及有絕對把握的勝利。

況且,這是第一次大規模的對外征伐,與平遼平叛的性質並不一樣。勝則民心士氣大振,敗的話,開疆拓土的計劃肯定會面臨諸多的阻力。

所以,才調動了如此數量的軍隊,投入了巨量的錢財和物資。

所要達到的目的便是盡量殺傷或俘虜緬人的有生力量,使其在上緬甸和佔領區基本喪失反抗之力。

鯨吞滅國固然痛快,可接下來的佔領和維持費用,卻相當高昂。遠不如佔領一地,消化一地,先把眼前的利益撈足。

說白了,皇帝要先收回成本,並見到效益,然後再鼓動大家投資,繼續開疆拓土的宏偉計劃。

同時,皇帝也要向大明子民展示對外戰爭的正確姿勢。越打越強,越打越有錢,越打土地越多,大家都能從中得到好處。

「萬歲還是太持重謹慎了。」徐弘玉舉目瞭望戰場,沒敢把這話說出口,卻在心里這樣想︰「給某兩萬大軍,彈藥供應充足,就能橫掃緬甸。」

沒錯,很多明軍軍官都信心爆棚,可也心知肚明,光是彈藥供應充足,就不是那麼簡單能做到的。

為了伐緬,可是準備了一年多的時間。軍隊訓練,熟悉氣候環境,騰沖建立兵器司,差不多把皇帝一年的金花銀又給花光了。

當然,皇帝長袖善舞,手握玻璃鏡子、皇家織造、御用瓷窯等財源,倒不是很在乎每年一百多萬的金花銀。

嗯,把阿瓦城攻下,給萬歲多搶點金銀財寶,讓萬歲高興高興。收到回頭錢兒了,這以後的戰爭,打得還要更多。

徐弘玉雖是勛貴家庭出身,但幾年來的經歷,已經使他徹底喜愛上了軍人這個職業。

縱橫沙場、鐵血征戰,最能彰顯男子漢氣概的職業,最能青史留名的功績。

「將軍。」徐小七帶著幾個騎兵,卻押著上百俘虜,交給土兵後,縱馬奔來,笑著敬禮。

徐弘玉很滿意,終于把「少爺」的稱呼改掉了。在軍中這麼叫,別人听到了會怎麼想,很沒有威嚴,很沒有面子的。

「追殺得痛快吧?」徐弘玉呵呵笑著,心中很是羨慕,可縱馬沖殺,已經不是一個指揮官該干的工作。

徐小七撇了撇嘴,不屑地說道︰「一群土雞瓦狗,追殺起來沒啥勁。」

徐弘玉翻了翻眼楮,說道︰「對了,我讓土官留意,有漂亮的女人,給你留著。」

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也到了成家的時候了。」

「別,別。」徐小七把頭搖得跟拔浪鼓似的,急道︰「俺都是軍官了,想要老婆,漢家姑娘多的是,弄什麼緬女,話都听不懂。」

「我看緬女也多有漂亮的,听說性情也好。」徐弘玉笑道︰「沒想到你還挺挑的,就是要來做妾不也挺好。」

嘿嘿,徐小七壞笑了兩聲,說道︰「那長官就做個榜樣,您要娶緬女,俺跟著就是。」

「我——不行。」徐弘玉說道︰「級別太高,娶個異族女子,以後還怎麼升官?」

徐小七睜大眼楮,說道︰「長官,俺也想當將軍哩!難道,你覺得俺就不成?」

徐弘玉張開的嘴巴半天才合攏,干笑了兩聲,說道︰「好,有志向。此事作罷,你好好努力,多多立功吧!」

徐小七這才露出笑容,勒轉馬頭,和幾個騎手馳奔而去。

搶錢、搶糧、搶人,當然也包括女人。

對于徐弘玉這樣的高級軍官,甚至是徐小七這樣的中級軍官,很多人都擔心前途,而拒絕緬女。

但這不包括普通士兵,朝廷和兵部也沒有什麼限制的規定。為了鼓舞士氣,出征前甚至有這樣的激勵。

而且,在當時,國家、民族的分野,乃至領土、領海等的概念,並不是特別清晰。

佔領區也不可能把緬人殺光,或者全部趕走,歸順、歸化、同化,皇帝也有這樣的安排。

對于俘虜政策的粗放,其實也是對前線軍隊的一種放縱。侵略擴張、掠奪財富,本質就是如此,不是請客吃飯,裝什麼仁義之師,搞什麼秋毫無犯?

但屠殺是被禁止的,對勞力的需要,使俘虜也是財富,海商總會就預定了一萬人,準備遷往婆羅洲;媚公省的南擴也需要人手墾殖,希望能拔調兩萬。

這還是朝廷已經確定的數量,參戰的各家土司,對于土地和人口的需求,還未計算在內。

如果不是東北的氣候不適合緬人,開發北大荒需要的勞力更多。

還是那個思路,沒有文化和語言,就算不上獨立的民族。兩代三代之後,都是大明子民,誰還管祖先是什麼民族?

沒錯,都是大明子民,大明也是多民族的國家,皇帝的認知和胸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大明對于其他民族的態度。

…………………

曼德勒戰役,或者稱為會戰,緬軍慘敗,數萬人馬被右路一萬五千明軍殺得丟盔棄甲,只有數千逃出生天。

而左路明軍沿伊洛瓦底江南下,連克江頭城、太公城、安正國城,晚于右路友軍一天,抵達曼德勒。

至此,明軍主力順利會合,兩路明軍與巡撫王三善的中軍,共計四萬余人,撲向阿瓦城。

曼德勒慘敗,阿瓦城再無屏障,面對氣勢洶洶的明軍,阿瓦城的緬王、王公大臣慌作一團。

他們一邊做逃離的準備,一邊把數萬緬軍沿河布防,希望能憑借阿瓦河阻擋明軍。

之前,緬王便派出使者,希望明軍能夠停止進攻,緬甸願恢復明朝的藩屬身份,年年朝貢。

派使者商談這樣的條件,緬王既有懼怕之意,也存著僥幸,希望利用這種不痛不癢的讓步,暫時讓明軍息兵。

但使者被放回,條件被拒絕。明軍只有一個條件,投降,再由朝廷冊封緬甸安撫使司。

也就是說,大明帝國要將緬甸回復到明初太祖時的狀態,大明皇帝更不稀罕什麼稱臣納貢、四夷賓服的虛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