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三十一章 閑話重建遼東

陳子龍專心于農業,對于幾位所說的水泥不甚了了,好奇地開口詢問。在得到了解答之後,不禁眼楮一亮。

「不怕水沖刷,粘合青磚還很牢固?!這是好東西呀,遼東建設正能派上大用場。」

陳子龍扳著手指說道︰「鋪路可以吧,蓋房可以吧,興修水利更沒問題吧?這不就成了嘛!待某向巡撫大人推薦,他也定是喜出望外。」

王季重眨巴眨巴眼楮,試探著說道︰「吳大人能給我等委個官職,去遼東效力?」

「只要吳大人上奏,萬歲定會允準。」陳子龍信心十足地說道︰「對于重建遼東,萬歲是全力支持。吏部詮選的官吏,還要吳大人點頭,才能接收任命。」

徐孚遠等人互相看了看,還沒最後拿定主意。

關鍵是這個科學院的定位比較特殊,他們雖然也有品級,但上面歸哪個部,還真是不清楚。

皇帝也沒把科學院歸到官僚體系,給專心科研的人員品級,也是適應當時社會的價值觀,更好更多地留住人才。

當然,如果派出,也不會是政務官員,而是類似于專家這樣的性質。

「明天先問問孫大人。」王季重不太確定地說道︰「以什麼職務,什麼身份去遼東,總得打听清楚才好。」

眾人覺得這是可行辦法,便甩開這個話題,隨意地談笑起來。

遼東平定,既是國家之福,也是百姓之幸。

從小的來說,遼餉不收了,平頭百姓少了負擔,又能過上太平日子了。從大的方面講,多了很多官員的職缺,多了能開發耕種的大片土地。

盡管皇帝認為要循序漸進地往遼東填充人口,進行有計劃的開發。

但該做的工作還是都做了,遷入關內的遼民完全憑自願是否歸鄉,朝廷則出台政策盡量提供保障。

三年無息貸款,每家可申請的上限是三十銀元;耕牛、農具、種子,官府按價賒給農戶,三年還清……

你要覺得有這個償還能力,那你就返鄉領地耕種。第一年免賦稅,第二年收一半,第三年才正常收取。

朝廷能推出這樣的優惠政策,已經是盡了最大的努力。甚至于,遼東恢復重建的花費,並不比戰爭時要少。

沒辦法,一下子又多出了幾十萬被解放的遼民,都沒什麼財產,嗷嗷待哺。

皇帝已是攪盡腦汁,把所有能想到的辦法都用上了。新任遼東巡撫吳用先,這幾日更是忙得腳打後腦勺,為年後上任做著準備。

這不同于到別的地方走馬上任,機構完全,人員齊備,只是缺他這一個上官。

遼東新復,幾乎就是啥也沒有,他要帶著一大票官吏去管理陌生的地方。盡管也有一些象王一寧這樣的遼人相助,但到底還是太少。

到了遼東,要先安頓下來,然後就是統計人口,丈量土地,給遼民劃地建冊,分發貸款、耕牛、農具、種子等等,可謂是千頭萬緒,繁雜之極。

好在皇帝已經幫他做了很多的工作,重建計劃列得周詳,從各部抽調的官員也都是精干,考評甚佳的。

對吳用先的支持,皇帝也是不遺余力,要人要錢要物,能滿足的就不拖拉。

吳用先剛送走了幾位一起議事的遼東新官員,就收到了宮人送來的皇帝賞賜,一盒百年老山參。

吳用先謝恩之後,送走宮人,不顧夜深疲憊,又回到書房,審閱起文件來。

皇帝對于遼東重建的規劃,連吳用先這個久歷地方的老官員都欽佩不已。思路廣、辦法多,有些是吳用先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

正因為如此,吳用先就要多研究琢磨,完全理解了,才能實施到位不走偏。

農業、工業、商業、交通運輸業並舉,再加上遼東的豐富資源,開發利用起來,十年之內就將富足起來。

即便是有大災害,有了新引入的土豆、黑麥、玉米、地瓜等新作物,在種植和加工都要比需精耕細作的小麥、水稻容易很多。

最重要是東北的黑土地肥沃,而且可供開墾的耕地數量極大。而南方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耕地緊張制約了其在農業上的發展。

而同樣是地廣人稀的南洋地區,才更具有開發價值,為皇帝所重視。一南一北的問題如果能夠解決,大災害也就基本上能夠安然渡過。

移民唄,人多的地方往人少的地方遷徙,向還未完全開發的地方移動。國內的就有東番、海南,還有遼東;海外的除了湄公省,還會再增飛地。

吳用先想到的沒有這麼多,他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將要重建治理的遼東地方上。

「老爺。」夫人推門而入,親手端來了羹湯,「您要注意身體,早些休息。」

吳用先笑著頜首,示意夫人坐下,說道︰「聖眷之深,為夫只能鞠躬盡瘁、以死報效了。」

「老爺說的這叫什麼話?」夫人嗔怪道︰「在薊遼總督任上,不也是兢兢業業,殫精竭慮嘛?」

吳用先擺了擺手,說道︰「夫人,那不一樣啊!遼東重建,可不是恢復原有的官制,按照原來的辦法治理。萬歲銳意進取,是把這遼東當作首選試驗之地。能否成功,關系到大明的國運,關系到萬歲的宏圖大志。」

「這麼重要啊?」夫人女流之輩,也過中年,對此並不是很理解,「建虜已敗亡,大明的國運難道不是蒸蒸日上?」

吳用先呵呵一笑,說道︰「萬歲目光深遠,可不是局限于短期。要說短期,十數年的安寧是沒有問題的。」

「妾身听不懂。」夫人搖了搖頭,說道︰「只知道老爺是萬歲欽點的巡撫,是萬歲放心的封疆大員。」

吳用先捋須而笑,這話听得舒心,自家人不會騙自己,確實是這種感覺。

夫人侍奉著吳用先把羹湯趁熱喝下,猶豫著,終于開口說道︰「老爺,今天您的遠房親戚又來拜見,還是說帶他去遼東的事情。」

吳用先皺起了眉頭,說道︰「他一不是萬歲所派,二不是吏部詮選,又沒有功名在身,帶他去遼東名不正言不順,徒惹人非議。」

「他也不要官職,就是給老爺作個貼身長隨。」夫人勸說道︰「到了遼東,若是合用,就做個小吏,以後慢慢熬。能不能轉官,就看他自己的能力了。」

吳用先想了想,還是搖頭,說道︰「就怕他打著為夫的旗號,干了違法的勾當。既是為夫帶去遼東的,這責任可推卸不得。」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