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章 萬事俱備,只待廝殺

這也是熊廷弼想看看騎兵的訓練成果,檢驗一下飛騎營和龍騎營的配合作戰的效果。

金國鳳給楊國柱倒了杯酒,說道︰「你說的杏山、塔山哪里有覺遠這般堅不可摧?不把建奴放過來,花那麼多錢修的城、布置的紅夷大炮不是都浪費了?」

楊國柱嘿嘿一笑,舉杯示意了一下,說道︰「某自然知道輕重。龍騎營訓練出來不容易,某也不舍得有大的傷亡。」

金國鳳陪著楊國柱喝了杯酒,說道︰「建奴的前鋒明日應該能到,老奴所率的大隊也晚不了多長時間。看來,大年初一還能消停一天啊!」

「某覺得未必。」樊化龍放下筷子,說道︰「建奴前鋒是莽古爾泰的瓖藍旗,憑那家伙的不知死活,沒準到了就進攻呢!」

金國鳳沉吟著說道︰「就憑一旗人馬,縱是再狂妄,也不敢輕舉妄動吧?只是不知道老奴所率的大隊距離有多遠。」

「怎麼?」楊國柱大概猜出了金國鳳的想法,問道︰「還想主動出擊,先滅了莽古爾泰?」

金國鳳眨巴眨巴眼楮,苦笑了一下,說道︰「倒是想,可惜天公不作美。」

楊國柱和樊化龍相視一眼,也都無奈搖頭。

下雪了呀,還真是建奴的運氣。恐怕這也是熊廷弼力持謹慎,要在防御最完備的寧遠城下決戰的重要原因吧!

當然,即便天氣影響,憑寧遠城內的兵力,全力圍攻莽古爾泰的前鋒也有勝利的把握。但損失肯定不會小,接下來面對建奴的主力時,就要吃力了。

因為所處的角度不同,朱由校和熊廷弼是著眼于長遠和大局,在保存實力和消滅敵人之間采取相對平衡的戰略戰術。

而中下級的將領們則更期待軍功和晉升,考慮得不夠深遠,也是正常。

其實也不用擔心建奴抵達城下後不進攻,他們來干什麼自己不清楚嗎?

圍困更是不可能,後勤補給線已經被拉長,想從後方得到供應,後金沒有那個後勤能力。

隨軍運來的糧草物資頂多能支應半個月,甚至更短。建奴想要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就是攻下寧遠或覺華。

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覺華海面雖在近岸處有結冰,但卻沒有冰封,幾乎已經不會是建奴所攻打的目標。

所以,攻打寧遠是建奴唯一的選擇。如果拔除了明軍設在關外的最後堅城,不僅會得到物資糧草,遼東的形勢也將為之一變。

寧遠城內的經略府中,熊廷弼吃完了餃子,卻是滴酒未沾。穿戴整齊後,老熊大步而出,帶上數十親兵,前去巡視城防。

固守是有絕對把握的,問題是要盡量多地殺傷敵人,使其兵力受損,更有助于四方布置的圍困和封鎖。

所以,老熊有了計劃。簡單地說,就是不能一下子打得建奴喪失信心,甚至要給他們點希望。

而且,如何充分發揮紅夷大炮的威力,最好能打死打傷建奴的大頭目,也是個需要掌握時機的問題。

說白了,先隱藏殺手 ,或者與敵人在陣地上展開拉鋸戰,使建奴不斷地投入,也不斷地死傷,就是老熊要達到的目的。

雪花還在稀疏地落著,並不令人心煩,倒是讓人有清爽的感覺。

地上只是薄薄的一層,城牆也瓖上了銀邊。走上城頭向外瞭望,縱橫的壕溝、遮頂的草棚盡收眼底。

「大人。」負責值守的黃得功上前躬身施禮,「末將剛剛巡視完畢,官兵們都很好,只待明日與建奴廝殺了。」

熊廷弼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說道︰「明日未必有戰。東虜初抵城下,還要打造攻城器械,沒有兩三日準備,是斷不會攻城的。」

「但我軍戒備萬不可松懈。」熊廷弼又說道︰「你做得很好,巡視不可少,督促也不可缺。」

黃得功躬身領命,陪著熊廷弼在城頭上巡視。

「東虜進抵,必先截斷山海大道,扎設大營當在城北。」熊廷弼伸手指了指,說道︰「我料其不會四面圍攻,而是專攻一面。」

「先攻北面嗎?」黃得功瞪著眼楮猜測道︰「那敢請大人調末將守北面。」

熊廷弼笑了笑,說道︰「北面不能交予你,且建奴要攻,也當是東北、西北兩個方向。因為,他們會以為角台的守御當是薄弱之處。」

這是常規的攻城戰法,而寧遠也不是嚴格的稜堡,建奴十有八九會按照這個套路來進攻。

「如果攻城有進展,東虜又不知城頭有紅夷大炮,說不準會向前移營。」熊廷弼捋著胡須,冷笑起來,「只要在大炮射程之內,便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黃得功不是很明白,問道︰「要讓建奴攻到城下嗎?那城外的防御體系豈不是要放棄?」

熊廷弼微微一笑,說道︰「稍微放棄一些陣地,或是攻防進退,才能讓東虜繼續投入兵力,陷入與我軍的反復廝殺。有擲彈車,有手榴彈,建奴在陣地爭奪戰中,豈是我軍的對手?」

黃得功有些听明白了,說道︰「經略大人高明。若是一下子打狠了,建奴不再敢攻,咱們就白準備了。」

「此戰若能殺得東虜慘敗而回,半年之內怕是緩不過來。」熊廷弼眯了下眼楮,說道︰「明年,可能就會逼得東虜龜縮遼沈。我軍亦能前出至大凌河、錦州,對東虜形成更大的牽制。」

黃得功用力點頭,說道︰「這回再搶不著,建奴的日子就更難過了。等到我軍重佔廣寧,建奴怕是要完蛋了。」

熊廷弼笑著頜首,重回廣寧,與東江軍對建奴形成更大的壓制,確實是他的戰略設想。

以退守穩住陣腳,再到光復廣寧,確實意味著遼東形勢的大轉折,也是熊廷弼一直沒忘的執念。

這個執念從棄守廣寧時,就深深地種在了熊廷弼的心里。一定要再打回去,從某手里丟掉的,也要某再親手奪回來。

而皇帝對于他的信重支持,對遼鎮軍事的大力投入,無疑給熊廷弼增添著越來越強烈的信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