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七章 血戰廣寧

熊蠻子果然在城內!

遠處是血火拼殺的戰場,近處是顯得越來越焦躁的屬下,老奴依然是沉穩鎮靜的神情,但心里卻感覺到沉重的墜落。

形如怪獸的望台、塔樓被一座座破壞、摧毀,或冒著火焰、騰起濃煙,或殘破塌倒,垂死般癱在地上。

城上的火炮、守城弩,乃至普通弓弩射出的火箭,是如此集中猛烈,將建奴數天的勞作化為烏有。

老奴知道城上的傷亡也不小,但守軍前僕後繼,仿佛切不斷的洪流,始終保持著凶狠猛烈的反擊力度。

鉤梯、雲梯很快就要架上城牆,最慘烈,也是傷亡最大的蟻附攻城,馬上就要呈現在老奴等人面前。

城頭的火光一個接一個閃現,密集得令人目炫,有些沉悶的聲音隨之傳來,那是火炮在轟鳴。

城下的建奴遭此打擊,密集的攻城隊伍如被狂風卷過的稻田,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倒伏,無數建奴倒地慘叫哀嚎。

老奴眉頭一皺,心中震驚。如此多的火炮,這明顯超出了事先搜集的情報。

他不由得轉頭看了李永芳一眼,卻見李永芳的嘴張成了O型,瞪大的眼中滿是震驚。

密集的火炮轟擊完畢,便看見無數滾木從城上推了下來。老奴等人不知道,這是松樹炮、榆樹噴在完成最後的使命。

滾木推完,便是閃著火星的火罐、轟天雷、萬人敵,如下雨般傾瀉而下。

爆炸的火光,噴吐的煙霧,升騰的火焰,瞬間在城下形成了煙火之海,視線模糊中,無數建奴倒下、跳騰、慘叫、驚呼,不少雲梯也燃燒起來。

在盾牌的掩護下,無數明軍閃現身影,將挾在腋下的三眼銃對著城下施射。鉛丸密集,激射而至,毫不留情地將建奴打死打傷。

沒有了望台、塔梯的威脅,城上的佛朗機炮調整角度,裝填霰*彈,每一炮轟出去,都能將一群建奴打得血肉橫飛。

城下的建奴承受著血火的洗禮,依舊逞著悍勇,架起雲梯,往上攀登。

呯,呯,呯!連著幾聲轟響,幾顆鉛丸從側後射來,將梯上的建奴打得連連跌落。

伸出城牆的平台上,守衛著五六個明軍士兵。

在隊友頂著盾牌的掩護下,兩個明軍士兵將還在冒煙的三眼扔回城牆,再度操起腳下的備用,透過射擊孔,點火施射。

大概十幾米一個平台,探出城牆,如同一個個空中堡壘,或弓弩,或三眼,與城牆上的武器,形成了交叉火力,不斷地把死亡帶給城下的敵人。

通!一架鉤梯搭在了平台的尖端,緊接著便一顫一顫,帶著平台也輕微震動。不用看,有建奴正在向上爬,想攻下平台,再從這里登城。

持盾明軍稍微側身,將手里的鋒刃遞了出去。就在建奴在平台外剛露出眼楮的時候,猛地一捅。

慘叫聲中,建奴仰面從梯上滾落,把後面的同伴還帶下去兩個。

殺!在齊聲吶喊中,幾桿長槍一起捅來,半個身子已經探出城垛口的建奴,被推了下去,只把驚呼聲留在空中。

第三個吧?

趙猛子收回長槍,額頭上滾落的汗水流入了眼角,辣辣的有點疼,他歪頭在胳膊上蹭了一下,又瞪大眼楮望著前方。

還是五個人一組,同刺同收,但身邊的戰友已經換了三個。一個被箭矢射中面部,傷得極重;另兩個傷勢較輕,也被替換下去。

帶領他們的老兵肩上也掛了彩,拔掉箭矢胡亂包扎後繼續作戰。出槍的速度力道已經減弱,但時機掌握得好,更能穩住新兵蛋子的心。

趙猛子自覺也掌握了不少門道,保命的有,殺敵的也有。

比如稍微矮子,借助城牆和懸牌,就能避開很多的箭矢。再比如現在,敵人剛露出頭盔時不要著急,等他……

殺!老兵喊出的聲音有些嘶啞,但另一個渾厚的聲音幾乎同時響起,彌補了氣勢上的不足。

這個建奴中了兩槍,還很頑強,摔落下去的時候一把抓住槍桿,把一個新兵手中的槍一起帶到城下。

趙猛子把自己的武器塞到有些失措的新兵手中,飛快地從地上撿起一把利刃,往前走了兩步,補上了短兵器的不足。

「小子,好樣兒的!」老兵咧了咧嘴,說道︰「把刀給我,你還用槍。」

沒等趙猛子答話,身後上來了一隊士兵,迅速替換他們,冷寒的槍尖直指向外。

呼,退到後面的趙猛子長出了一口氣,直覺得汗水透衣,卻不敢瑟縮放松。他們雖然暫時被替換,可卻要隨時補位。

而在他們後面,在刀盾手的掩護下,一排明軍緊貼著女牆,正在往三眼銃中填藥裝彈。這玩藝兒野戰不行,在守城的近戰中卻甚是犀利。

如果老奴和他的將領能越過城垛看到城上的情景,絕對會被澆滅大半的破城野望。

寬有十余米的城牆上,明軍一隊隊有序地排列著,槍刀閃亮,等著上前廝殺。

城下還不時派上援軍,運來守城武器,將死傷者抬下,並補缺換人,始終保持著優勢兵力。

城內炊煙裊裊,家家戶戶都領到了官府發放的糧食,做著飯菜,並送往前方,讓經歷激戰撤下休息的士兵吃上熱飯、喝上熱湯。

城上的炮火已經弱了很多,守軍快堅持不住,再攻一陣,再攻一陣,就能破城了。

城下已經尸體枕籍,煙火升騰。老奴也忍不住心中的焦躁,手中馬鞭子輕抽著馬靴,緊盯著攻城的進展。

一個平台上的明軍傷亡數人,撤回了城牆。幾支長槍立刻紛紛刺去,還有幾支箭矢射了過去,將後面的兩個建奴擊倒。

明軍的制式長槍有兩種,一種是抵擋騎兵沖擊的拒馬槍(長一丈三尺圍圓五寸),也就是大約四米。

另一種則是自戚大帥抗倭之後,在軍中配置的長槍,名叫「線槍」,長度為九尺(大約近三米),粗僅一寸,重量只有三斤,與腰刀比拼差不多是平分秋色。

而伸出城牆的平台差不多是三四米,明軍士兵手握長槍一端,只要往前再伸胳膊,便在攻擊範圍之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