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二章 誰是朕的能臣

何況,都說時勢造英雄,牛人猛人是歷史造就的,還是無論何時都能正常發揮,葉軒也不能確定。

比如孫傳庭,明末猛將,可創出功績的時間卻不是現在。

現在的孫傳庭是否已經具有了那種牛掰的能力,還未可知。

所以,葉軒把孫傳庭的名字記下,也要考察後才能決定是否重用。

或者說,他準備提前給孫傳庭施展的空間,以便他盡快地成長。

找到了孫傳庭,葉軒感覺收獲巨大,心中歡喜。

雖然名單中可能還有人才,但他不認識啊,只能委屈他們,慢慢地熬,自己尋找閃光的機會了。

滿朝文武,誰可用,誰不可用,誰將是自己能夠重用並依靠的既忠且能的臣子?對于葉軒來說,正是目前要解決的大問題。

以皇帝的身份力壓群臣,不服就罷黜,甚至是象崇禎那樣濫殺濫換,倒是痛快了,可結果卻未必樂觀。

據統計,崇禎執政十七年,一共殺掉七個總督,十一個巡撫,還象走馬燈似的換了十七個兵部尚書和五十個內閣大學士。

在葉軒看來,對那些不顧大局,只顧黨爭和爭權奪利的王八蛋,大開殺戒是沒錯的。但不分青紅皂白地濫殺,卻會危及到政權的基礎。

崇禎殺了那麼多人,有「扶危定傾」的人物頂上來嗎?

事實證明,不僅沒有,反倒是形勢每況愈下,並和官員們走上了徹底的對立面。以致自縊煤山時,身邊只有一個太監跟隨。

哪怕你是至高無上的皇帝,金口玉言、出口成憲,想殺誰就殺誰,想怎麼干就怎麼干,可也難憑一己之力挽大明于危難。

實心任事的官員在哪,是誰?忠肝義膽、力挽狂瀾的名帥、猛將在哪,是誰?

想殺的,要換的,葉軒已經在小本本上記了好些名字。可誰能頂上來,並更新氣象,卻著實令他頭痛不已。

朕的心月復,朕能放心托付重任的股肱之臣,朕能寄予勝利期許的能戰將帥,朕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咋就辣麼的少呢?

「啟稟萬歲,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東廠廠督魏忠賢,在外候見。」小太監的通傳,打斷了葉軒的思緒。

魏忠狗來匯報工作了呀,這可關系到朕醞釀的反*腐風暴是否能刮起,風力能達幾級的大事情啊!

葉軒吩咐一聲,令魏忠狗來御書房奏事。

………………….

護國寺始建于元代,原來叫崇國寺。最早是元丞相托克托故宅。

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更名為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賜名大隆善寺護國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廟和廟會便聯系起來,除了進香敬神、借佛游春外,集市交易也應運而生。

護國寺廟會上的攤子名目繁多,如綢緞、布疋、衣飾、瓷器、古玩字畫、扇子、炊具、醫藥、食品、花木、測字算卦、賣藝、雜耍等等。

商攤多,貨全人自然多。「自山門內,夾道支棚為攤,百貨雜陳,游人輻湊至不能駐步」。

別看象個雜貨市場,可消費額卻不少。

有詩為證︰「東西兩廟貨真全,一日能消百萬錢。多少貴人閑至此,衣香猶帶御爐煙。」

而在逛廟會的人群中,不時能參加會試的舉子。院試、鄉試已經完畢,會試將在開春後由禮部舉行,又稱春闈、禮闈。

會試的日期基本上是固定的,時間為二月初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

而會試的錄取時間為二月二十七日,發榜則在二月二十八日。榜上有名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會試之後便是殿試了,日期定在三月十五日。殿試之後,三甲及黃榜產生,也就是狀元、探花、榜眼,以及其他進士的名次。

限于古代的交通工具和道路情況,一般江南甚至更遠的閩粵學子往往鄉試剛考完便踏上旅程。

而江北的學子由于路途較近,往往是在年後才會上路,于正月中下旬抵達京城。

當然,會試的舉子多數都會提前十天半個月來到京城,安頓好後或是溫習功課,或是走親訪友,或是遞帖拜訪名士,或來個聚會吟詩作對酸上一酸。

朝中有人好作官,千古不變的定律。

即便會試落榜,舉人也有做官的資格。若是結交到朝中權貴,或是名門望族的子弟,放個實缺也是美滋滋。

當然,外地舉子來到京城,見識下天子腳下大都市的繁華,以及風土人情,也是應有之意。

逛逛廟會,嘗嘗風味小吃,幾個相熟的舉子說笑著走在前往廟會的路上。

「這京城風貌確讓人大開眼界,我等處處新鮮,只有文兄處之泰然。」王姓舉子一邊欣賞著街旁酒樓茶肆,一邊對著文震孟說道。

文震孟苦笑著搖頭,伸手指了指鬢邊的白發,自嘲道︰「在下已是十次會試失利,于這京城甚熟,自然不覺新奇。」

另一個舉子姓陳,趕忙安慰道︰「文兄博通經史,尤長于《春秋》,加之又有會試經驗,此番定能高中。」

「正是,正是。」剛才說文震孟處之泰然的王舉子自知失言,觸到了文震孟的痛處,也趕忙點頭贊同。

文震孟已經四十有六,心理成熟,自然也不會糾結此事。

時間不大,眾人又說笑自如,談天說地。

「听說此番會試以策問為重,聖上親出試題呢!」王姓舉子不太確定地說道。

陳姓舉子微微頜首,說道︰「聖上登基後的第一次會試,重視倒也不以為奇。只是這策問的試題,倒是不好猜測?」

文震孟想了想,說道︰「兩位賢弟可看過昨日的朝廷邸報,聖上下旨重開武舉,且動用內帑給予入京參加武舉者盤費銀,並允許宿住驛館。」

「咦,武舉給盤費銀,這可是我等亦未有的待遇啊!」王舉子發出驚咦之聲。

參加科舉考試,路途漫漫,行旅艱難。近的還好說,遠的有幾千里的路程,便要行走數月,吃住行的費用不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