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九章 名人大佬哇!

「啟駕回宮。」王體乾趕忙命宮人侍候著,走了兩步,又轉頭對愣怔著的張裕兒吩咐道︰「別傻跪著了,你的福份來了,快把白娘娘抱好,隨皇爺回宮。」

張裕兒眨了眨眼楮,雖然不太懂這個「鏟屎官」有多大,可讓她照顧貓咪卻是明白的。

她趕忙爬起身,胡亂撲打掉身上頭上的雪,把小白抱在懷里,小跑著跟上隊伍,隨著皇帝返回了乾清宮。

……………

半輪冷月在雲間浮動,宿雪映著月光,把殿外的階下空地照得白皚皚一片。

殿內暖意融融,少年皇帝正在听劉若愚念奏書,外間的暖閣內,新任「鏟屎官」張裕兒則陪著小白在玩耍。

明明是只小母貓,竟然不喜歡讓英俊聰慧瀟灑無敵九五至尊的皇帝擼,竟和一個宮女親近,葉軒都覺得奇怪。

「陛下,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徐光啟上疏辭歸。」劉若愚的稟奏打斷了葉軒的糾結,更讓他精神一振。

誰,徐光啟?!哇,名人大佬啊,竟然就在京城,可這辭歸是什麼意思?

「徐光啟因何辭歸?」葉軒精神一振,隨後便皺眉詢問,也開始在腦海中搜索融合了天啟帝的記憶。

在融合的記憶中,天啟元年徐光啟上疏回天津養病;六月遼陽失陷,他又奉召返京,然後就沒有了。

光看奏疏,就是辭歸養病,但劉若愚卻知道些之前的事情,盡管不是很清楚。

「奴婢听說徐大人奉召返京後,力請使用紅夷大炮守城,因此與兵部尚書意見不合……」

哼!不待劉若愚說完,少年皇帝便一拍桌案,滿臉的怒氣,「又是兵部尚書張鶴鳴,狗屁不是的東西。」

劉若愚垂下頭去,裝作看奏疏,既不附和,也不反對。

少頃,便听見少年皇帝的聲音響起,「徐光啟的辭歸奏辭朕不準,明日派內官宣他來乾清宮覲見。」

「是,奴婢遵旨。」

少年皇帝似乎還有些余怒未息,停頓了半晌,沉聲說道︰「把兵部所有官員的名單找來,朕倒要看看,還有沒有可用之人?」

「是!」劉若愚答應著,卻不是很明白皇爺因何發這麼大的火,連兵部所有官員都牽連上了。

別人不知道,葉軒難道不清楚徐光啟是多麼牛逼的人物?

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學貫中西並掀起了第一次「西學東漸」,而單只憑翻譯《幾何原本》,葉軒覺得就值得稱其為偉大。

這樣的國寶,朝廷不能重用,反倒是張鶴鳴之流竊據高位,阻礙賢路,豈能不讓葉軒生氣憤怒?

「喵嗚!」小白不知何時跑了進來,跳到書案向著葉軒叫。

張裕兒怯怯地跟進來,微垂著頭躬立,手絞在一起,指甲蓋都擠得發白。

葉軒無奈地搖搖頭,伸手模模白娘娘的大腦袋。

小白只讓他模了兩下,便「喵嗚」一聲跑開,又跳進了張裕兒的懷里。

看著小白親昵地蹭著張裕兒胸前的飽滿,葉軒直吐槽,你特麼的是只小母貓好不好,同性相斥的道理怎麼不好使了?

張裕兒抱著貓,躬身一禮便要退下,葉軒已經吩咐道︰「就呆在那兒吧,朕看著小白,心情還能好些。」

「是,奴婢遵旨。」張裕兒恭謹地應著,卻沒敢坐下,抱著貓站在那里,手上擼著白娘娘。

葉軒端起宮人奉上的茶水慢慢喝著,思路又轉回到徐光啟和紅夷大炮上。

徐光啟可稱為全才,既能文舉中榜,又精通科學知識。這也是古人的一個特點,很多文人就是這樣,什麼醫學、佔卜、數算等等,讓葉軒佩服不已。

但葉軒卻認為一專多能固然厲害,可要發揮全部的智力和精力,還是要專業才好。

當然,古代也沒有提供那個土壤。沒有科學院,沒有研究所,讀書人除了科舉當官,哪有別的選擇?

要不,徐光啟還是別在官場混了,扯皮倒灶的事情太牽扯精力,還是專心搞科研最對路。

葉軒有了大致的思路,心情稍微舒緩,抬起頭,便看見張裕兒笑得開心,正給小白撓癢癢。

小白咪著眼楮,舒服得發出呼嚕聲,還不時動一動,換個地方讓貓奴撓。

喵星人倒是會享受,葉軒的視線從小白身上移到張裕兒的臉上。

這丫頭笑得發自內心,再加上充滿青春氣息,一下子就讓人也跟著輕松快活起來。

「嗯——」葉軒發出聲音,引起了張裕兒的注意,不由得手上稍緩,抬頭看向皇帝。

「那個,你叫張裕兒?家在哪里呀,什麼時候進的宮?」

「回皇爺,奴婢是順天府涿州人氏,六歲入宮,模模糊糊記得小時候在家,父母便是這麼叫的。」張裕兒恭謹地施禮回答。

葉軒點了點頭,六歲入宮啊,雖然記事兒了,可這麼多年過去,也忘得差不多了。

六歲入宮,順天府,張裕兒?

葉軒眉毛一挑,略有些驚疑,目光再次移注到這個青春少女身上。

歷史上的天啟帝有個妃子,姓張,也是六歲入宮,初為宮婢,得天啟帝臨幸有孕,得封裕妃,史稱張裕妃。

然而,身懷龍種,由宮女到妃子,並不是張裕妃幸福生活的開始,而是淒慘結局的開端。

因為張裕妃為人直爽,對客氏、魏忠賢的惡行有不滿的言論,所以被魏、客視為異己,關系不睦。

借著張裕妃懷孕十三個月,依然沒有分娩,客氏和魏忠賢便以欺君之罪,將她廢掉,幽于別宮。

所謂「別宮」,據考證還不是單指冷宮,而是比冷宮環境更惡劣的宮殿夾道,也就是宮牆間的過道。日曬雨淋,連個遮擋的地方都沒有。

不僅如此,客氏還下令斷絕張裕妃的飲食,也不派人前去接生。

數日後,天降暴雨,張裕妃饑渴難忍,只能拖著沉重的身體,匍匐著爬到屋檐下喝雨水止渴,想保住性命。

可身體虛弱,又喝下髒水,張裕妃更難支撐。

十四天後,張裕妃終于饑渴加疾病,香消玉殞,年十八歲,以宮女身份下葬。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