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龍鳳胎收到了京城送來的滿月禮, 賀庭軒給他們辦了一場小而溫馨的滿月酒, 辦完後就只帶了一個小廝,孤身跑去南城了。

他想修路, 但縣衙一沒錢二沒人, 左思右想了半天,決定帶著小廝去南城「坑蒙拐騙」, 不,去南城號召善金去了。

青縈剛得知他此去目的時, 驚得目瞪口呆。這麼個書生貴公子,什麼時候臉皮厚成這樣了?

賀庭軒一邊穿他京城帶來後再沒穿過的綾羅綢緞,一邊說︰「只要能從那些富商手里討來錢,不管臉皮厚還是不要臉,我都能干!」

青縈捂嘴笑, 起身幫他收拾, 務必把他打扮得貴氣非常,盡顯國公府公子爺的派頭。

南城是個銷金窟,賀庭軒自從進了那里,真的是大開眼界。有錢人撒著錢玩, 山珍海味一上桌,他這個京城來的好像才是土包子。江邊停著一串串的畫舫,靡靡之音不絕于耳,美酒、美人、美景,讓無數男人流連忘返。

賀庭軒一連幾日醉醺醺地深夜回客棧,聞著身上的脂粉氣嘆氣, 跟小廝大著舌頭嘀咕︰「幸虧你們少夫人不在,不然我都不敢回來。」

小廝低頭暗笑。

賀庭軒也不管他回不回應,倒在床上抱著枕頭蹭蹭︰「想家了,想龍鳳胎了,想娘子了……」

小廝幫他月兌了鞋,勸︰「少爺想家那就回去吧,這些天也拉攏不少錢了,說不定少女乃女乃也盼著您呢!」

賀庭軒迷瞪著眼楮,看著燭光半天,搖頭︰「還有幾位大富商,好不容易找著機會約了飯,這些錢不經用,我再拉一些,錢夠了再回去。」

小廝搖頭嘆氣,小聲嘀咕︰「這破地方都把人逼瘋了,堂堂國公少爺,鑽到錢眼里去了……」

青縈的確想賀庭軒了,擔憂他這麼臉女敕的人,硬著頭皮去找那些商場老油條「做善事」,不知道能不能成,順不順利?

半月後,賀庭軒回來了。

一進門,青縈立刻猜測他此行不錯。

賀庭軒外衣都來不及月兌,歡喜地一把抱住娘子,好好抱了一個夠。然後偷偷掏出一疊銀票,一臉興奮地悄聲對她說︰「娘子你看,我籌措到的善金!」

青縈接過點了點,驚訝︰「這麼多?」

賀庭軒壓不住的喜色︰「南城太有錢了,這些富商小賭怡情都是幾千兩幾千兩地拋,一說做善事,又有父親的招牌,出手好不大方!」

青縈知道事情未必這麼容易,人家賭錢是自願,但是掏銀子給你卻不一定這麼人傻錢多,但是賀庭軒辦成了是事實,她只當做信了,一臉佩服地看著他︰「你真棒!」

賀庭軒大笑,收好了銀票急吼吼地要看一對小兒女︰「我走了這麼久,是不是不認識爹爹了?」

青縈搖頭失笑,拉住人親手給他換了衣裳。

賀庭軒張著手臂看著青縈圍著他忙碌,眼里的思念仿佛能溢出來。青縈一抬眼就對上了,臉微紅,拿了新衣裳丟給他︰「做什麼這麼看著我,自己穿!」

賀庭軒忙接了衣裳隨手放一邊,抱住要走開的人,親她︰「出去這些日子,我好想你。」

青縈抿了抿嘴,低聲說了一句︰「我也想你。」繼而推開他,「大白天的,把衣服穿上,我去看孩子!」

賀庭軒立刻想到了晚上,嘿嘿直笑,清脆利落地應了一聲「誒!」,笑呵呵地自己穿外衣。

小別勝新婚,更何況這是青縈懷孕後兩人第一次,賀庭軒連在南城的疲憊都拋了。

第二日神清氣爽地起床,揣著滿滿的錢包,上縣衙準備修路事宜。

賀庭軒修路,雖然一樣招徭役,但是順應大家的農時,與農忙沖突時,能避免就避免,不能,就發補償金補償百姓。而召來的徭役,不僅不苛待,還供吃供住,額外再貼補一些工錢。

起初自願報名,許多百姓不信官府,除了家里沒地或者沒法出海打漁的,沒人願意來。後來慢慢做起來了,大家看到這些人的待遇果然這麼好,立刻心動了,尤其農閑時,這樣的活計簡直是大便宜!

于是第二次第三次招工時,來的人越來越多。

這便是賀庭軒一心想要更多錢的原因了,他既不想讓百姓因為修路日子過得更苦,又不想路永遠修不成,惡性循環。

如今好了,他一點不差錢。除了他私下拉來的善金,此事上報府衙,上頭也批了一點預算,不算少,但按照賀庭軒這用工辦法,肯定是不夠的。兩筆資金加在一起,那是正正好!

這些錢,足夠賀庭軒把整個明縣都改頭換面!

當然,這些錢他也不是白拿人家的,修的每條路上,他都讓人立了一個碑,碑上刻了所有慷慨解囊的富商姓名,出資特別多的,他就以這幾位的名字給幾條路命名。官家的錢也有,他命名「天恩路」。

如此一來,等到明縣大路一條條通暢,百姓們歡天喜地之時,賀庭軒又跑去了南城,把這些富商全都請來了明縣,讓他們看看自己的錢花到了什麼地方。

話說,這麼久的時間了,這些富商都快忘記有這回事了,後來又一直沒見過這位所謂的國公二少爺,都認了倒霉以為自己被人騙了,誰知,氣都氣過了,這人又來了!

被他領著往明縣一走,小縣城,沒什麼看得上眼的,但是這些路好啊!一個個感恩的碑文,里頭有他們一家的名姓,百姓們一听說是他們捐錢修路,立刻熱情道謝,笑臉相迎。這滋味,特有自尊!這麼點錢,還沒他們往江里扔的金葉子多,但是這錢,花得值啊!

看完了路,賀庭軒又把人往家里領,青縈安排了一桌的明縣特產,在她這一年多的琢磨下,這些海鮮、山珍都被她琢磨出好多吃法來,美味極了。

吃多了山珍海味的,頭一回吃到這麼新鮮原味的東西,頓時連連贊嘆。

于是,生意也來了。

賀庭軒如今厲害了,修完了路,拉著同一幫人,又談起了生意。

青縈一邊養著一雙兒女,一邊就這樣看著賀庭軒一步步往前走,看著他一身錦緞周旋于富商貴族,一身布衣尋訪百姓疾苦,一天天的磨練,昔日臉女敕口拙的少年郎,變成上能官場游刃有余,下能民間嘮嗑家常的縣令大人。

明縣在變化。從前一年苦到頭,過年才能吃個豐盛;不遇大事平平安安,一遇大事家破人亡;夜不閉戶不是民風好,是因為家家屋中無積蓄。如今呢,從前過年的飯菜平時也能吃到,外頭的新鮮東西集市上都能買到。商人慢慢多起來了,街市熱鬧起來了。以前自家吃膩了的東西,如今賣出去就好多錢。破茅屋少了,青瓦房多了。當初覺得縣太爺富家出身萬事不懂只知道瞎折騰糟踐錢的人,如今個個念著縣太爺的好!

孩子能帶出去走走看看的時候,青縈就常常帶著孩子出門。這里小地方,沒什麼男女大防的規矩。走得多了,大家都認識了。借著賀庭軒的光,她們娘仨出去,別想著遇到壞人被欺負。誰都對他們客客氣氣的,有不知情的說他們一句,百姓們能聚過來好好給這人說道一個鐘頭。

龍鳳胎出去走一圈,回來一肚兜零食。

小孩子捧著零食見父母瞪眼,立刻齊聲念道︰「不拿百姓一針一線,我們給了錢了!我們沒白拿。」見父母又要開口,緊跟著又一起說︰「不能多吃零食不吃飯,我們知道,我們就吃一塊,一天吃一塊!」

青縈和賀庭軒對視一眼,無奈地笑。青縈指著兩個小皮猴子︰「越長越精了!」

龍鳳胎嘿嘿笑,跑過來抱著父母的大腿撒嬌︰「那是長得像爹(娘)!」

六年眨眼而過,賀庭軒從明縣縣令到青州知府,從帶著明縣致富到帶動了周邊的縣城一起發展。作為國公府的少爺,他比無數寒門子弟具有的最大優勢便是,他所做的功勞無人能搶,並且能直接被皇帝所關注到。

六年後,一紙詔令,賀庭軒被宣召回京。

時隔六年,一家六口第一次回京。離開的時候兩人還是新婚夫妻,回來時,龍鳳胎六歲了,不說早就能說會道的次子,連去年剛生下的幼女,也能顫巍巍走路了。

踏進規制變得更大的國公府,青縈看著劉氏大嫂恍如隔世。

大嫂拉住了她的手,眼眶濕潤︰「終于回來了!」

青縈回握住,同樣動情︰「大嫂!」

身邊的三個女圭女圭拉著青縈的裙擺,一臉好奇地看著她們。

青縈連忙牽了她們的手介紹︰「來,這是你們祖母、伯母,快給長輩見禮!」

三個女圭女圭懂事得很,板著小臉認真行禮,可愛得連劉氏都忍不住親自彎腰扶人。ど女被乳母抱著,同樣一一見了禮。

劉氏摟著孩子們說說笑笑,她年紀大了,女兒前幾年出嫁了,心里沒了什麼牽掛之事,就安心做官家老太太了,連管家權去年都交給了大嫂。如今見到三個小女圭女圭,兩個是龍鳳胎,一個年紀小憨態可掬,各有各的可愛,可把她高興壞了。

青縈和大嫂小聲聊著,說著這些年南北發生的事情。

大嫂這幾年也生了兩胎,都是兒子,把她愁壞了,兩個兒子肯定是要的,但是,第三個還是兒子!男娃上了三歲,簡直是人嫌狗不理,皮猴子們把後花園霍霍得寸草不生,她氣得差點維持不住二三十年淑女閨訓,親手擼袖子揍人!

如今看見龍鳳胎里的妹妹,眼饞極了。

外廳,父子四人也在敘舊。父親已經坐穩了靖國公的位子。安王出事,讓所有人意外的是,靖國公沒有過分落井下石,甚至過了段時日後,親自向皇帝上諫,替安王說好話。在他的勸說下,安王慢慢也回升了一些,許多事恢復了原樣,除了與皇帝感情沒那麼好了。

而靖國公,如今成為皇帝第一心月復,也是皇帝最信任的老朋友,連比肩之人都沒有了。

大哥三年前被封了世子,是靖國公告知賀庭軒後上書請封的,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兄弟的感情。

除了大哥,最小的庶弟剛中了舉當了一個小官,見賀庭軒說起明縣的事情,听得十分認真。

靖國公對次子這些年的成績十分滿意︰「聖上對你在南邊的政績非常滿意,此次把你召回,必然對你另有重任,你不可忘了初心,依舊要恪慎守己!」

賀庭軒連忙束手听訓,又鄭重應諾︰「兒子明白,兒子能有此成就,是有父親這座靠山,不敢自此便狂妄自大了!」他說的是實話,明縣是個寶地,從窮變富,不是他多麼了不起,而是他有背景,敢做事。從前幾任縣令不一定都不好,只是他們或做事束手束腳,或偏求安穩。

靖國公撫著胡須點頭,眼里滿是欣慰。

作者有話要說︰  過年只想癱著,走親戚就是換個地方癱著。一邊癱著一邊心疼,又是一天沒了,啥都沒干,一天又沒了……

初一嗑了一天瓜子,閑得很,結果還來不及回家碼字(捂臉),今天看了一天地方台春晚加一場戲劇,剩下最後兩個小時,終于趕上了更新。

大家過年有啥事兒可以做嗎,我感覺自己在荒度人生,雖然癱著真的好爽,嘿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