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922章 09年,第一個邁進10億俱樂部(求訂閱,票票)

《雷神》的放映強勢期過去後,開始被各路新片壓在身下。

七月的最後兩周,影片北美入賬5300萬美金,不及前兩周總成績的三分之一。

隨後進入8月,萊曼除了抽空去了趟《盜夢空間》劇組,探班諾蘭、希斯-萊杰等主創的磨合進度,就是一直撲在卡梅隆那邊,學習全新的3D拍攝系統。

哪怕《雷神》被號稱「2009年暑期最後大作」的《特種部隊︰眼鏡蛇崛起》以5620萬的首周末票房趕至周榜第8,也沒有多麼關心。

不過別看《特種部隊》的開畫票房沒有顯現出一種大熱商業電影的碾壓之勢,5602萬在今年的暑期檔大作里也只能排在第7,票房算是並不盡如派拉蒙的心理預期,但該片在登陸大銀幕後迅速成為僅次于《變形金剛》系列的「影史第二暢銷的玩具改編作」,利潤空間還是不俗——

如果再對比一下《芭比女圭女圭》、《美國女孩》等電影版的銷量,果然還是男性觀眾願意為童年舊夢買單。

更加重要的是,派拉蒙終于醒了,從迷信大導演、巨星的卡司班底,抓住了玩具改編的路子,悄然完成改變,迅速成為好萊塢之中業績能問鼎冠亞的制片廠,與此對比,今年的華納卻是頻頻走了歧路。

只說現在,派拉蒙在《變形金剛2︰卷土重來》上映的第3周,該片北美累計2.49億美金時,就振奮的表示他們已經在北美市場上賣出了過10億美金的票房,市場份額暫時排在第一,也是第一家率先沖破門檻的影視公司——

以頭號功臣《星際迷航》為首,《變形金剛2》、《大戰外星人》以及春季的喜劇《流浪狗之家》、《尋找伴郎》,外加去年的《返老還童》在今年年初的「附加分」(後三部的平均成績約為7000萬),203天破10億(不計算發行業務,全是出品的電影),其搶錢速度,令人羨慕。

再看看昔日連續登頂第一的霸主華納兄弟,卻是直到《混血王子》吸金強勢,才堪堪模到10億關卡——

春季檔的《他沒那麼喜歡你》、《黑色星期五》、《重回17歲》(三部累計進賬約2.32億美金),被寄予厚望的《墨水心》、《終結者2018》和《守望者》則全都欲振乏力,三部大作加起來沒人家一部高,要不是《老爺車》爆了個冷,以及絕對王牌力挽狂瀾,估計就涼了。

就這,華納也是用了226天時間才突破10億,比往年慢了許多,而且利潤回報並不高,想爭奪2009年的第一市場佔有率更是差距不小。

回望過去,1995年的迪斯尼靠著動畫業務的強勢北美票房額度第一次破10億,乃是行業之中很難觸及的壯舉,到現如今「10億俱樂部」逐漸淪為「習慣」,算是與「高投入、高宣傳、高票房、系列化」的戰略方針,有著很大的關聯。它已經成為了全體片商們都認可的制作理念。

一晃眼,當這個暑期即將結束之際,螢火蟲終于也是靠著《雷神》、《美隊》、《博物館2》外加8月末《宿醉》的上映以及一部小成本驚悚電影《丑陋的真相》,以243天的時間,第4位沖破北美10億門檻的身份收獲一大波的關注——在這之前,哥倫比亞也進了。

其中,《雷神》落畫後,北美總累計2.94億,全球4.87億,算上制片成本1.5億,乃至其他的支出、院線分潤,哥倫比亞能從票房分賬上收獲4590萬,線下預計盈利3430萬,項目運作總收益大致在8020萬美金。

投資方漫威則能從票房上入賬5265萬,線下預計盈利1.88億,形象衍生品2.47億,品牌周邊4600多萬,漫畫業務820萬,項目收益大致是5.4185億美金,比美隊高出6000多萬利潤,營收層面更是進步不小

9月初的一天,《阿凡達》劇組拍完一天的戲份,回到酒店的萊曼卻是收到了瑞恩發來的幾封郵件。

近兩個月,他把精力都放在了電影和渠道的開拓,有些忽視了電視劇部門的發展,結果今天看了前三個季度的營收後,才注意到做出的成績同樣不少。

首先是以《絕命毒師》、《怪奇物語》、《地獄廚房》為首的三架馬車,口碑越加突出,流量暴增,廣告業務收獲頗豐,給公司帶來了2.6億的純利潤。

不過細細瀏覽,在這種增長之下,其他部分的劇集卻是越加尷尬。

尤其是《越獄》和《行尸走肉》都面臨收支下滑嚴重的不利局面,萊曼打開IMDB一瞧,後者還好點,只是被批劇情沒新意,觀眾還看得下去,收視率終歸還有拍攝的必要,前者干脆都沒什麼太多正面評價了,瑞恩直接建議不再啟動,任其完結。

或者說,《越獄》拍完第六季播出後,實在沒什麼盈利空間,觀眾也都煩了,罵聲一片。

瀏覽完畢,同意割掉《越獄》並且減少《行尸走肉》的資源投入後,萊曼不禁嘆了口氣,隨即又生出一種新時代來臨的輕松感,舊的東西過去就過去了,現在的螢火蟲支柱更多。

待到次日,萊曼繼續在片場當一個隱形人,在不妨礙卡梅隆施行執導手段的前提下,默默汲取著3D拍攝的經驗。

畢竟這套技術運用起來雖然花錢,但效果是真不錯,再套路化的東西,呈現在銀幕上能給予觀眾的觀影體驗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正這麼快樂學習著,萊曼又接到了凱文-費奇的電話。

這貨為的不是《鋼鐵俠2》的拍攝、不是衍生品銷售,也不是其他涉及漫威核心的利益的事情,而是莫名為什麼華納會跳出來「崩瓷」,以及詢問萊曼該怎麼回應,或者干脆不理。

剛听到這些的時候,萊曼也有些懵,畢竟他人不在美國,不了解報紙新聞的走向,等到問清楚所謂的「踫瓷」事件整個的來龍去脈,才覺得有些好笑。

好笑之余,這場戲卻是得跟著華納玩一玩,因為這完全是一個很好的炒作話題,而且也不用漫威付出什麼,最多是花點買版面的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