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09章 規劃混亂(求訂閱,票票)

「說好的賣碟回本,結果還是米老鼠最強!」

需要承認的一件事情是,無論是漫威還是迪士尼,他們肯定是在電影業務上的規劃比華納要強才踩著它崛起的。

很多人說漫威太娛樂,迪斯尼太幼稚,可有沒有想過造成這種印象恰恰是因為他們做得太突出,他們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討好哪部分觀眾,從而自己放棄了另一部分觀眾。

相比于此,華納的主要問題可能就是沒有一個靠譜的指揮者,他們對于電影的未來沒有一個長遠的計劃,而且內部傾軋太嚴重,力不能往一處使。

曾經有過編劇在網上爆料,說華納手上有一大堆的超級英雄電影劇本和拍攝計劃,但是他們的選擇是把這些劇本堆放在一起,進展依舊緩慢。

為什麼?

扯後腿的人太多,這也顧忌、那也顧忌,等扯完皮,漫威看似在票房上失敗了好幾部電影,但從沒有放棄過繼續開發,繼續沿著道路走。

《無敵浩克》賠的那麼慘,擱華納百分之百雪藏,走一兩個高管給股東們一個交代那都是正常程序,MCU估計就沒這個角色了

總結來說,漫威的管理層當然也會犯錯,也會錯估市場,但人家戰術規劃上明晰,哪怕失敗了,也不影響他們繼續決策。

或者說,一些不懂DC的指揮者究竟能怎樣開發DC一向是個問題。

別的不說,DC頹勢時,華納的制片業務並沒有那麼差,其他作品賣得還是不錯,這說明他們的制作、發行能力不是影響因素。

約瑟夫到底是有耐煩心的,與喬森聊了許久,沒得到具體答復也不惱。

當然,等他一走,喬森卻來了精神,細細盤算《守望者》是不是真有爆款潛質。

想了一圈,態度發生了一點變化。

可能連喬森自己都沒想到,只是因為萊曼太過強勢的制片能力,潛移默化中搞得他有些敏感了。

萊曼這麼做是有理由的。

原時空,《守望者》由傳奇影業、派拉蒙、華納三家共同出品,華納出資不多,還佔了大部分發行權益,所以這個項目的失敗並沒有讓華納高層覺得肉疼,充其量是可惜。

之所以如此,就是他們心理上覺得《守望者》不靠譜,拉了兩個盟友一起搞。

這個時空,傳奇影業沒上華納的船,反而跑去跟環球勾勾搭搭,但不代表華納找不到其他投行資本,如果萊曼不插手,大概率還是如此分擔。

但萊曼想試試的,是看看稍微透露螢火蟲的意圖,能不能多引起華納的重視,然後增加他們己方的投入,等到項目失敗損失大了,急需好項目找補。

到了那個時候,再去接觸華納會不會得到些好東西,比如小丑形象的進一步開發,促成其他DC項目的合作。

主要也是因為蝙蝠俠三部曲雙方看似攜手共進,中途有關利益的分配扯皮都不是一兩回了,再想從DC金礦里淘出點什麼,真的被盯得死死的。

換句話說,萊曼看好的項目,華納就不放手,既然如此,必須坑華納一把,讓他們明白DC的開發難度,或許再遇上一次超人那樣的失敗,估計心態上的變化就變得有利于螢火蟲一些。

當然,這也有可能是無用功,但試試也不會損失什麼,隨手落子

經過大半個月的籌備,《孤堡驚魂》順利開機了。

演員選擇上都是一些三線以及想賺大錢早早被父母送進電影圈的孩童。

其中,好萊塢本土演員一共有三位,芭芭拉-赫希(經常飾演老妖婆,反角專業戶,特點是年齡大,看著就像壞人,表演經驗豐富,外加片酬一般),安古斯-山姆普森,泰-辛普金斯;

其他的,能值得一提的只有胡安導演在女主人選上看中了憑借《深海長眠》一舉拿下西班牙戈雅獎最佳女演員的貝倫-魯艾達以及未來童星出道混出頭的羅杰-普林賽普。

這些演員主創加起來也就花了40萬美金,而且還是先付一半,20萬美金搞定。

胡安導演意氣風發,干勁十足,拉起團隊後很快便趕赴西班牙取景拍攝去了。

另一邊,《無敵浩克》的拍攝還是那樣,偶有爭執,但都很克制,讓李按自己遵循內心來評價的話,氛圍還是不錯的。

早先他跟環球合作《綠巨人》,片場話語權少得可憐,別說爭執了,那應該叫單方面妥協。

漸漸的,萊曼也有更多的精力放到自己正籌備的項目上。

《無敵浩克》片場。

今天結束拍攝比較早,回去房間準備寫寫畫畫的萊曼,發現托馬斯已經過來了。

前段時間他就給托馬斯打電話來著,結果這貨不在美國,現在卻是趕回來了。

萊曼看著他,對這貨的事業心不強烈也沒什麼辦法。

除了他的電影,托馬斯很少接外戲,拍完他的就休息一段時間到處游玩。

托馬斯自己倒不覺得這有什麼,他性格如此,從小沒窮過,又不喜歡大手大腳的花錢,這些年攢下的劇組收入還挺多的,除了換了輛車,給索尼新出的攝像鏡頭出了不少錢,基本沒什麼大的花銷。

不過,稍微一閑下來,托馬斯也會想念片場那種緊湊的生活,但他又不想月月都那麼忙碌,充實歸充實,放松還是需要的。

再加上他對自己的本職愛好還是願意花心思的,從遇到萊曼之後,不斷的進步。當然,也只有對萊曼的電影,他才特別上心。

要知道,除了跟扎導合作過一次,他基本沒跟其他導演拍過戲

然後前幾天,萊曼又拿出了一個新的創意,還要求他熟悉紀錄片的拍攝風格。

不過項目名字挺奇怪的,叫《第九區》

《第九區》是一部被低估的電影。

原時空,南非新人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只花了3000萬,鼓搗出了這部科幻、驚悚的熒幕經典。

以B級片那樣的塑料感,粗糙的構圖,全美拿下1.18億,全球近2億,並在那一年的檔期首周收獲3700萬(沒多少宣傳,靠著網上自來水和雅虎社區的巨多好評))超過1.7億美金制作的《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成為新一周的票房冠軍。

後來很多人稱贊這種風格為後現代美學——無序、審丑。

但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卻在采訪中說,他拍這部電影的時候,每天煩惱的不是如何拍得更好,而是怎麼節約資金把電影拍完。

換句話說,後現代美學可能是有,但絕不是帶著股塑料味的服化道,以及冒出風險去南非貧民窟實地拍攝,因為劇組沒錢在安全的地方構建外景。

想想看,3000萬的科幻片,還是講得外星人的故事,縱觀影史,有預算這麼低的嗎?

為了省錢,所犧牲的不止是畫面,甚至在演員上也大多采用素人,因為這些人便宜,便宜就意味著表演上的不成熟,好幾個穿幫鏡頭都是人員站位不成熟造成的結果。

而且身為一部科幻片,特效場景都沒幾個,外星人的飛船和武器裝備更是粗陋的一塌糊涂,感覺還不如地球人的科技發達,結果外星人可以星際航行,類似的反差感,怎麼說呢,都是這電影不足的地方。

說白了,這電影能拍出來,全靠導演拼命節約,就這樣上映後還成功了,還在奧斯卡上豪取四項大獎提名,口碑票房雙豐收,足見《第九區》的魅力——哦,對了,那一年剛好遇上《拆彈專家》和《阿凡達》,夾雜著兩部留名影史的,是預算3000萬的《第九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