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六十章 啟程

隋波是什麼人?

如果要評選近十年里,中國最有名的十個人……

隋波在其中,就算不是第一,也能排在第二!

很多不關心時事的普通人,可能說不全現在長老會里的每一個人名字。

可是,幾乎所有人現在都能說出隋波的名字……

「全中國最有錢的人」!

「華人首富」,「美國的比爾蓋茨,中國的隋波」。

現在的隋波聲望地位,就相當于是2020年左右的老馬!

雖然隋波平時很少接受采訪。

但他的樣貌,早已被無數媒體曝光過……

老馬是因為「特征明顯」而好記,隋波則是因為「帥」,同樣讓人印象深刻。

開心麻花的根基本來就是帝都,遇凱還是帝大中文系畢業……

怎麼可能會認不出隋波?

震驚之余,麻花團隊的所有人,一時間都顯得非常激動。

隋波耶!……自稱是他們的粉絲?!

這個排面給的太大了啊!

眾人都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

當下就好像接受領導「慰問」一樣。

演出人員和創作團隊紛紛圍上來,略帶拘謹和激動的和隋波握手。

隋波也笑呵呵的稱贊,他們今晚演出非常精彩。

還打趣了幾句,說自己以前在大學時也是話劇社的成員,表演上比他們差遠了雲雲……

和大家客氣了幾句之後,氣氛稍微顯得正常了。

看眾人都恢復了平常心態。

隋波才表明來意,單獨和張晨遇凱兩人,聊起了投資的事。

開心麻花的股權結構,現在非常簡單。

最早03年創業的時候,30萬創業資金是張晨、遇凱、田有良每人出10萬。

後來到04年,田有良退出。

由于公司虧損的原因,他的股份無償轉讓給遇凱。

又有個叫張一微的加入,投了40萬,遇凱同時增資了30萬。

所以,現在麻花的股權是︰

遇凱50%、張一微40%、張晨10%。公司注冊資金100萬。

本來在前世歷史上,

不久後,遇凱就會把20%股份轉讓給張一微。

然後張晨會把張一微的股份,作價300萬全買下來。

最後變成張晨70%、遇凱10%,另外有一個新股東孫梅翠20%(遇凱轉讓)。

直到後來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進入,麻花登陸新三板。

張晨還是持股58.953%的大股東。

但現在這個時間……

將來的第一大股東張晨,還只是小股東。

而遇凱這個未來的小股東,現在卻是第一大股東。

與前世,後來開心麻花登陸新三板,估值60億相比,

如今的開心麻花,如果按公司估值來計算的話,也就值個幾百萬左右……

原因就在于,話劇演出市場真的不大。

以麻花為例︰

成本上看,

首先是人員成本︰開心麻花團隊現在基本上是一年推出一個新話劇,至少先排練2-3個月,這是沒收入的。

台前幕後光是創作團隊就大約20人,每人平均工資5000一個月,一年這就是100萬。

演出時,演員另外還有演出費。

舞美、燈光、道具等硬件成本至少要30-40萬(小劇場)。

開心麻花都是走大劇場路線,投入成本更高,就按100萬計算。

這還不算雜七雜八的成本。

比如給票務公司(大麥、永樂票務)的銷售抽成(一般都是8%-20%)、排練成本(場租、演員排練費、導演費)、劇本成本(10萬-30萬)等。

這也就是開心麻花自己原創劇本,相對編劇成本低一點,但該給還得給……

而收入,主要靠門票。

像帝都劇場這樣的劇場,基本上場租在2-3萬/天。

座位大約1000人,票價平均200,滿座就是20萬/場。

也就是說,

光是達到平衡收支,一年至少需要演出15場左右。

還必須滿座。

實際上,每場演出能達到70%上座率,就已經很牛逼了!

至少20場保本,20場以上才能盈利…

所以,光是靠演出,其實是賺不了太多錢的。

現在開心麻花一年淨利潤,能有個幾十萬就很不錯了!

而從公司發展的角度,

張晨和遇凱現在的規劃,就是走出帝都,開拓外地演出市場……

完全是靠增加演出場次,來盡量分攤掉前期的投入成本,獲得更高的利潤。

而風險就是,

一旦排演的新戲市場反響不好,一年都虧!

其他還包括盜版、市場競爭、核心人員流失等等,諸多風險……

這也是為什麼在演出領域,很少有資本進入的原因。

不賺錢,風險高,市場小。

所以,听到隋波想投資,張晨和遇凱都很驚訝。

而隋波一開始,也並沒有直接聊投資的事。

反而幫他們分析了一下公司戰略發展方向。

隋波的視野和高度,比起兩人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首先是開設各地分公司。

吸收各地優秀的話劇人才和團隊,擴大「產能」。

至少要有5-10個劇組在全國演出,每年能同時排演幾部新戲;

其次,投資建立自營劇場。

無論是從固定資產升值,還是對穩定的演出和品牌號召力,都更加有利;

第三,發展話劇的衍生產品。

雖然話劇的藝術形式比較特殊,不適合把演出視頻放在網絡上付費播放。

但優秀的劇本和演員,還是可以擴展出新的業務模式。

比如影視劇制作、藝人經紀等,完全可以通過多種渠道進行營銷和包裝。

此外,麻花還可以進行商業演出、包場演出等,多種演出模式的創新探索……

隋波不過隨意的列舉了幾點。

兩人都大是心動!

但對視一眼,他們也只能苦笑。

這些發展方向都非常好,但就兩個字——「沒錢」!

這時,葉薇就出場了……

她雖然一直一副小鳥依人模樣,乖巧的坐在隋波身邊。

但一開口,卻盡顯女強人和資深投行人士本色。

「我之前對演出市場做過一定的調研。

話劇去年在帝都演出場次和演出收入,達到了7%以上增長率。

而開心麻花是目前國內較有影響力的民營話劇品牌之一。

2003年《想吃麻花現給你擰》共六輪演出43場,最後7場爆滿,一舉成名;

2004年《麻花2.情流感》共4輪38場;

2005年《麻花3.人在江湖漂》2輪演出16場,因市場火爆加演5場……

麻花系列演出超過百場,觀眾規模超過十萬人……」

她看著兩人微笑道︰

「綜合評估後,

我認為,開心麻花團隊是國內具有創新精神和專業素質的優秀團隊。

值得投資。

所以,作為薔薇資本合伙人,我希望和兩位洽談關于投資事宜。」

她瞥了眼隋波,又對兩人笑道︰

「隋波是薔薇資本的主要投資人。

你們也知道,他旗下有新浪、百度、易迅、星辰影業、星辰視頻等眾多平台。

我相信薔薇入股之後。

開心麻花除了能夠獲得快速發展和擴大的資金之外,還能夠獲得更多的營銷和衍生產品的渠道合作機會……」

隋波坐在一旁,含笑看著葉薇和開心麻花的兩個創始人談判。

心里頗有些唏噓之意。

恍惚間,

前世和今生,葉薇的樣子漸漸融合到了一起……

她是那樣鮮活,也是那樣真實。

雖然相比左清泉和林馨,這幾年兩人在一起的時間不算太多。

但這種深入骨髓的熟悉和親近,卻是無法改變的。

這時他已經忘了,

葉薇辭職之後,就會長年留在帝都……

他的時間管理可是個大問題!

…………

像開心麻花這種幾百萬的項目,

對于隋波而言,幾乎是小的不能再小的投資了……

要不是為了陪葉薇看話劇,他都懶得直接出面。

而對于薔薇資本入股的意向,張晨兩人都非常歡迎。

說實話,

就算目前文創產業開始呈現出發展態勢。

但是現在,像話劇這種項目,在資本市場上還是很少人關注的。

有「資本」願意進入,尤其是有隋波這種「超級大佬」背書。

遇凱和張晨都快樂劈了……

最後,薔薇資本以600萬人民幣入股,獲得了60%股份,成為「帝都自由元素影視文化傳播公司」(還沒改名開心麻花)第一大股東。

原股東中,遇凱出讓了20%股份,張一微出讓40%(全部套現)。

張晨沒有套現。

光是從這一點上看,張晨無疑更有「長遠眼光」。

除了開心麻花之外,

隋波還給葉薇「欽點」了幾個項目。

比如︰動畫領域的粵東原創動力,主要產品《喜羊羊與灰太狼》;

實景演藝領域的帝都觀印象,主要作品《印象.劉三姐》等印象系列;

此外,還有影視制作領域的魔都燦星文化(綜藝)、華策影視(電視劇)……

當然,像燦星和華策這樣的大項目。

都是易迅戰投部和薔薇資本一起投資,薔薇只是跟投。

其中燦星還是隋波親自和黎叔通了個電話談的。

易迅和薔薇是唯二入股的外部資金,大股東還是魔都文廣。

這樣一來,

通過幾個領域的「明星項目」,基本上就把薔薇資本在文創投資圈里的地位,給樹立起來了。

後續投什麼,就讓葉薇為首的薔薇娘子軍們,自己去玩了。

用隋波私下和葉薇開玩笑的話︰

「這幾個億就是給你投著玩的。

賺了是你的零花錢,賠了就回來,給我當全職好太太……」

………………

今年對于隋波而言,

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年底前推出「Android聯盟」和Xphone。

之所以年後還在帝都留了一段時間。

主要就是「安撫」好葉薇,同時安排好國內的事務。

之前在今年的戰略會上,

他已經對易趣、百度、易迅等核心業務今年的工作做好的部署。

現在搞定了薔薇資本的事情,他也該動身了……

4月1日,隋波登上了「星河號」。

開始了他的第一站行程。

香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