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一十章 眾望所歸!

「電腦管家」,這也是隋波早就備好的後手之一……

早在03年以後,流氓軟件開始泛濫的時候。

隋波就讓易趣的安全團隊,開始研發相關的安全軟件。

星河系旗下,

無論是電商平台,還是社交、游戲平台,都涉及到大量的用戶個人信息,尤其是資金賬戶信息。

對網絡安全的需求,無疑是重中之重!

網絡安全是個非常廣泛的概念。

其中包括操作系統安全、軟件安全、網絡傳輸安全、數據庫安全等諸多方面。

主要分為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兩大類︰

像一般常說的網絡安全,主要是針對企業。

保證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絡服務不中斷,系統數據庫中的信息,不因偶然的或惡意的行為而遭到破壞、更改或泄露。

從防護手段上,更注重網絡層面。

比如通過部署防火牆、入侵監測等設施,來保證企業的網絡鏈路層面和後台系統的安全防護。

而信息安全的範圍,則更大一點。

除了包括對企業的系統核心數據庫信息安全防護外,

主要針對個人用戶,

在電腦系統和軟件應用層面,避免木馬、流氓軟件等惡意程序、黑客惡意入侵等造成個人隱私信息泄露,財產遭受損失。

最常見的,就是各種殺毒軟件。

用戶耳熟能詳的著名殺毒軟件,有國外的卡巴斯基、諾頓,國內的瑞星、江民、金山……

但實際上,在業內眾所周知的是,

國內最富盛名的「白帽子」和安全高手,其實大部分現在都在星河系!

原因很簡單,

這個時代,星河系是當之無愧的國內互聯網公司「NO1」!

早在99年時,

隋波就高度重視公司後台系統的安全問題。

並挖來了國內頂級黑客「yuange(袁哥)」老袁,組建了易趣最早的「大中台」安全部門。

在經過了國內外黑客多次針對易趣的大規模「黑客攻擊」、「傳奇」游戲服務器的「黑客攻防戰」、百度上市前的「黑客DRDoS攻擊」等「著名」戰役之後,

老袁帶領的易趣安全團隊,在小圈子里一時聲名鵲起!

隨後,很多國內頂尖的「白帽子」都被挖角或吸引,紛紛加入了易趣安全團隊。

如于(tombkeeper,TK教主)、董志強(Killer)、吳石、方興(flashsky)、王偉(alert7)、黃鑫(glacier ,木馬冰河)、楊勇(Coolc)、吳瀚清(aullik5,刺)、鄭文彬(MJ0011)、潘劍鋒(PJF)……

頂尖白帽子的圈子很小,來一個就能拉來一串!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

目前星河系旗下,擁有「東半球最強白帽子」軍團!

而星河系擁有的無數領域的技術高手,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研究,也讓這些白帽子們發現了新的天地。

星河系擁有數以十萬計的服務器群和數據中心、優越的帶寬資源,龐大的底層數據,對于這些頂尖的白帽子而言,就相當于是「劍客」遇到了絕世神兵!

優厚的薪資福利、寬松的研究環境、強大的硬件設施……

這些都讓這些技術高手們對待在星河系工作,非常滿意。

這些頂尖安全高手的研究方向,也各有不同。

有專門研究操作系統漏洞的,有專門研究木馬病毒的,有專門研究DDoS攻防的,有專注Web端安全的……

正是在他們的努力下,

從內網安全(企業員工的PC端設備安全);數據中心安全(企業核心業務數據庫安全);系統安全(平台系統,OA、CRM 等辦公系統安全);Web 安全(企業對外服務網絡安全)……等多個方面。

形成了星河系龐大的業務生態體系背後,不為人知的強悍安全防護能力!

在這些年里,

無論是EM和QQ的盜號、網絡欺詐;還是易趣和淘寶的交易安全,支付安全;百度的數據庫、瀏覽器攻擊……

星河系之所以都安然度過,全都有賴于這只隱藏于幕後的「大中台」安全團隊!

隨著星河系的不斷壯大和拆分,

原來的「大中台」事業群安全團隊,也開始分散到了各個公司中︰

易趣雲安全實驗室,主要負責「大中台」,尤其是電商和支付平台的系統安全;

易迅的安全實驗室,主要負責社交和游戲平台系統安全、盜號木馬查殺、眾多應用軟件的漏洞安全;

百度的安全實驗室,則主要側重防御黑客攻擊和數據庫安全。

所以,

針對「流氓軟件」的安全軟件開發項目,就放在了易迅安全實驗室進行研發。

隋波盯上的,就是國內1.4億互聯網用戶的電腦安全市場!

千萬不要小瞧,這個看似沒有多大盈利空間的市場……

前世老周靠著「免費」一招絕殺,徹底顛覆了傳統的殺毒軟件行業,得罪了那麼多人,幾乎被全網「封殺」,天下皆敵!

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老周那麼精明的人會做?

他的目標,就是佔領數億用戶的電腦桌面……

在互聯網時代,用戶規模代表一切!

EM和QQ為什麼能那麼強?

就是因為,全中國的網民幾乎每個人的電腦上,都裝了EM或者QQ。

易迅靠EM和QQ收費嗎?

不靠,下載軟件聊天都是免費的。易迅靠著這些龐大的用戶,通過衍生的增值服務和產品來盈利!

老周瞄準的,就是這一點!

如果隋波沒有提前布局的話,

從現在的發展形勢看,將會和前世的歷史一樣……

老周的360安全衛士在全網抵制和行業一片罵聲中,卻受到用戶的歡迎,下載量迅速擴張。

3個月就超過了行業第一的瑞星;

短短一年,就佔有70%以上的市場份額,用戶量突破了1億!

到了「3Q大戰」的時候,

360安全衛士的裝載量已經超過3億,是僅次于QQ的第二大客戶端軟件!

如果還讓360像前世那樣發展……

這個威脅就太大了!

要知道,像360安全衛士、QQ電腦管家這類的安全軟件,有一個堪稱Bug的強悍功能。

那就是可以將一些認為有「風險」的軟件,標注為「危險軟件」,建議用戶刪除!

雖然一般而言,

除非深仇大恨,利益沖突,不會輕易采用這種手段來競爭。

但這種將自家產品命運放在別人手中的風險,隋波不能冒!

萬一有一天,老周腦子抽了,想和星河系開戰。

他可以在安全衛士里,直接標出QQ或者隨便那個產品是「危險軟件」,甚至可以通過隱藏的功能,在用戶清理電腦時,直接一鍵清除!

這樣一來,

隋波用腳想都知道,將來必然會重演「3Q大戰」的一幕。

到時候就變成了「3E大戰」了……

與其這樣,

還不如直接從一開始,就把360安全衛士扼殺在搖籃里!

反正這個時候,老周或許也感覺到了安全市場是個機會,但還沒有想的太透,對整體的商業模式和市場規模的判斷,應該還不清晰。

更多的因素,還是想「洗白」自己身上「流氓軟件之父」的罵名。

前世時,

「3Q大戰」的起因,正是騰訊在2010年推出了QQ醫生,之後又升級為QQ電腦管家,直接威脅到360在安全領域的市場地位。

之所以爆發戰爭,是因為那時的360早已是安全市場的老大。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而現在,如果在360剛剛起步的時候,就推出電腦管家。

憑借著易迅的用戶規模,360根本不可能成長起來……

不過風險就是,

殺毒行業的反彈,星河系可能要承擔一部分。

好在現在還有老周在前面抗刀……

只要這件事繼續發酵,等到全社會開始重點關注和反思的時候。

易迅在合適的時機推出「電腦管家」,說不定還能收割一大批媒體和用戶的好感。

推出的時機很重要,切入的方式也必須設計巧妙……

隋波的計劃是︰

可以先和殺毒軟件公司合作,將殺毒這塊的業務分享出去。

先重點從反流氓軟件和惡意入侵入手,同時靠著「管理電腦」的功能來獲得用戶喜愛。

等到老周按奈不住,再次在殺毒上下手,引發行業巨變,塵埃落地之後。

易迅再悄悄跟上……

反正對于普通用戶,尤其是大多數不精通電腦的用戶而言,殺毒並不是剛需。

事實上,Window系統還是很強大的。

能夠通過不斷打補丁的方式,來防御大多數的病毒……

而電腦管家最受用戶喜愛的一點,

就是「傻瓜式」的一鍵清理垃圾、電腦加速、電腦體檢這些貼心功能。

換言之,

電腦的「管理」功能,比起「殺毒」功效。

從用戶角度,感受反而會更清晰明白……

………………

不提隋波這邊正在悄悄針對安全市場進行部署……

「雙虎之爭」所引發的「反流氓軟件大戰」也開始愈演愈烈!

在奇虎和雅虎互相封殺,訴諸公堂,「口水仗」暫時告一段落之後。

江湖中的「反流氓軟件」浪潮不僅沒有消退,反而愈演愈烈,又進入了新的階段︰

先是出現了一個由「網友」組建的「中國反流氓軟件聯盟」的組織。

開始在全國範圍起訴那些「流氓軟件」公司︰

在帝都法院起訴中搜、在全國八個城市同時起訴千橡互動……

隨後,必應、一淘、Google等眾多知名公司,

也都陷入了被指為「流氓軟件」的聲討中!

必應的「必應搜霸」、一淘在和淘寶競爭時為了推廣曾捆綁多個軟件、Google捆綁lay等軟件……

在前兩年互聯網快速發展過程中,幾乎絕大多數公司,都采用過捆綁插件的方式推廣。

這樣一算,真是「洪洞縣里無好人」啊!

媒體統計了一圈,才發現︰

好像只有星河系旗下的公司,還有網易,兩家沒有過捆綁插件的推廣行為……

尤其是星河系,

不僅在火狐瀏覽器上,專門有禁止插件主動安裝的功能;

在收購了一些軟件,如千千靜听、暴風影音等工具類軟件後,還將原本這些軟件的插件捆綁全部都取消了!

堪稱是業內的一股清流啊!

到了7月,殺毒軟件公司終于有反應了……

江民在新推出的殺毒軟件KV2007中,除了計算機反病毒傳統「三反」(反病毒、反木馬、反黑客)外。

新增了如「流氓軟件」卸載、系統漏洞檢查、安全助手、網銀網游密碼保護、系統安全診斷、文件粉碎、反網絡釣魚、反垃圾郵件等多種安全功能。

開始代表殺毒正規軍,正式向「流氓軟件」宣戰。

但緊接著,雅虎中國3721又將殺毒軟件公司安博士告上法院。

稱安博士旗下一款反間諜軟件專殺工具判定其「3721網絡實名」為間諜軟件(流氓軟件的別稱),這一做法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影響了其在中國的業務。

安博士也感到冤枉……

業界絕大多數殺毒軟件都能識別3721軟件,為什麼單單告安博士?

3721這是挑了個「軟柿子」捏呢?

隨著一連串的訴訟發生後,

人們才逐漸意識到,

反流氓軟件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國內對互聯網相關法律缺失和滯後的問題。

到底該怎麼判斷,什麼樣的軟件才是「流氓軟件」?

這個標準誰來定?

在民間的呼聲越來越高之後,官方終于開始介入了!

由信產部牽頭,公安部、文化部、司法部等部委參與其中。

邀請了眾多互聯網公司、專家學者和研究機構舉行座談會和研討會,進行調研和討論。

希望能就「流氓軟件」具體的規範、技術特征進行確定,以作為判定「流氓軟件」的技術標準。

不過,因為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都不願意承認自己具有「流氓」性質。

即使是被起訴的「雅虎助手」,都明確表態自己是反「流氓」的……

單靠座談會,根本無法達成具體的決議。

之後,在信產部指導下,中國互聯網協會正式成立了「反惡意軟件協調工作組「,將「流氓軟件」更名為「惡意軟件」。

以行業自律的方式,團結廣大企業共同抵制惡意軟件的傳播,為我國互聯網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並成立了中國互聯網協會「反惡意軟件認定委員會」。

由該委員會對「惡意軟件」進行技術判定。

對于這個擁有「惡意軟件」判定權的委員會,各大互聯網公司都在爭取委員名額。

但最後出台的委員會主席人選,卻是沒人有一絲異議——星河集團董事長,隋波。

不過有趣的是,隋波卻推辭不就。

只是由百度CEO王川、易迅CEO小馬哥等人,代表各自公司擔任26名委員之一。

並幫他傳話說︰

「相信絕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都沒有主觀惡意的行為。

捆綁插件,是互聯網發展歷史中,草莽時期的產物,是成長的劇痛。

有錯則改之,大家的目光要向前看。

在發展業務的同時,要更加注重用戶使用體驗,保護用戶信息安全,這也是所有互聯網公司的責任!」

這番話傳出去,也引起了上至官方,下至用戶的一片贊許。

隋波哪有這個閑工夫去扯這些皮?

都是些狗屁倒灶的破事!

趕快干點正事才是真的……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