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一十章 忠誠

此時玄德公開口了︰「孔明!」

諸葛亮回身恭謹施禮︰「主公請吩咐。」

「關于那個軍報的事情……昨夜我們緊急軍議的時候,如果有益州的將軍們參與,情況就會好很多,至少不至于使得城中無端慌亂。我想,既然荊益聯盟,兩家的軍隊也應該合同如一,以後不要再出現這種情況。」

說到這里,劉備轉向劉璋,微笑道︰「不知季玉以為如何?」

「啊,賢兄說得很好,正該如此。」劉璋連聲道︰「此事全憑兄長決斷。」

「既然季玉也是這麼想,那就再好不過了!」劉備頷首為禮,隨即轉回身來︰「那麼,請孔明、士元兩位軍師中郎將負責,就此列個章程出來,盡快完成兩州兵力的重編。今後兩軍合為一家,一應軍情的通報,也就再不會囿于荊益兩州之分。」

諸葛亮和龐統一起躬身應是。

劉備轉向李邈︰「漢南先生,以為這樣處置可好?」

李邈有些茫然,感覺話題似乎偏離了開端。

「啊?」他張口結舌地答了一句,接著便不知如何是好。雖說他性格狂直,可終究官位不過是牛鞞長,一旦話題涉及軍務,便不得其門而入。

我不是在詢問曹軍動向麼?不是在責問荊州軍為什麼不分享軍情通報麼?怎麼就滑向了荊益兩軍的重編?我提過這事兒?

劉備沒有理會他,徑自繼續原先的話題︰「當然,雖說我和季玉份為同宗肺腑,但荊益兩州畢竟遠隔千里,兩軍素少往來。改編整頓的過程中,還需要兩家的將領一同出面……張飛!趙雲!泠苞!鄧賢!吳懿!」

被叫到名字的將領閃身出列︰「在!」

「諸葛軍師和龐軍師事務繁忙,有關軍伍整編的具體事宜,便由你們協助進行。請務必深體兩州結盟之誼,把這件事妥善辦好,莫要辜負我和季玉的期待!」

五將一起躬身︰「遵命!」

荊州軍對益州軍的整編,其實早就開始。但因為戰事頻密,而又顧忌益州軍將明里暗里不那麼合作的態度,近來推進的並不順利。

直到今日,既然劉季玉本人在文武官員面前親口同意,那麼無論軍將們私底下怎麼想,此事已成必然,而且將會大刀闊斧,再不容半點阻礙。

此番玄德公點出的五名將領,也頗有意思。

張飛和趙雲,乃是此番入蜀的荊州軍重將,素來位高權重,益州軍在經整編以後,也將有大部分歸入這二將的統領。而泠苞、鄧賢則是最早支持玄德公的益州將領,承擔這一任務更確定了他們的地位。至于吳懿,他是益州軍中極具實力者,原本的地位還高于泠苞鄧賢。玄德公將他列入,當是懷柔。

唯獨雷遠明白吳懿何以得到玄德公青睞。昨日他向吳班提出了調往荊州的建議後,吳班當場沒有正面回應,但顯然當晚與自家堂兄商議過了,次日即作決斷。

雷遠偏過頭,看看站在益州武將班里的吳班。吳班露出微笑,略頷首示意。他不得不承認,此等在亂世中屹立不搖多年的將門,自有其獨特的政治嗅覺。他們在哪里,都不像是會吃虧的樣子。

眾人各自回到隊列之中,劉備不再言語,轉而示意諸葛亮繼續。

諸葛亮向李邈客氣地行禮,笑道︰「既然漢南先生說起了昨夜的情況,想來知道昨夜成都城里確實發生了一些事。我有個問題,想問問漢南先生,也想問問益州諸君。」

李邈的性子倒也剛硬,這時候還站在隊列以外,並無畏縮之態︰「諸葛軍師不妨問來。」

「我是久居荊州的鄙陋之人,剛到成都沒多久,不了解益州的風俗、人情。因而常自省惕,唯恐有什麼地方觸犯了忌諱,引起不必要的爭執。所以,諸君能否告訴我,益州的高人、士子,是如何看待背主負義之輩、負恩求榮之徒的?」

這個問題一出,益州文武列中不少人倒抽一口冷氣。

終于還是來了。

此前玄德公提起整編兵馬的時候,益州文武中的不少人還抱著幻想,所以他們沒有采用任何動作來阻止玄德公,甚至期望這場鬧劇便以對軍隊的徹底控制作為結束。

但現在的情形很明白,這樣的事情,左將軍不會輕輕放過的。

許多人的心中已經在抱怨。

益州牧尚在,某些益州官員卻只因為听到一個流言就屁滾尿流,作出種種不堪的姿態。他們甚至決絕到這種程度,以至于等不到一早的集會來確認消息真偽?

這是徹頭徹尾的背叛,根本沒法去遮掩。

還有些人呢?明明舊秩序已經被自家玩弄得稀爛,使得戶口百萬的天府之國成了他人眼中的肥肉,可他們居然沒有一點點的自知之明,以為可以像往常一樣在渾水中悠然保衛自家的利益。

他們不明白,世道已經變了。歸根到底,所謂荊益聯盟的實質,是荊州對益州的控制。益州牧仍然是那個益州牧,但在益州牧之上的左將軍劉備,將會明確地告訴所有人,新的秩序已經建立。

這就注定了某些人的謀劃並無用處,跳得越是歡騰,越是會成為眾人眼中的笑柄。

接著會怎麼樣?這場聚集了成都城中大部分文武吏員的會議,難道會成為對某些人殘酷處置的現場?如果諸葛亮就這個話題繼續下去,那在場之人根本無法反對。

既然如此,有什麼樣的後繼處置,都是理所應當的了。誰也不敢和他們站在一起,至多只能暗中嘆息,物傷其類吧。

至于諸葛亮的問題本身……畢竟過去那麼多年來,益州乃至天下的局勢翻來覆去,究竟何為忠誠,又該怎麼看待不忠,大家一時間竟不知該怎麼回答才好。

推薦下,【  \\ 】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一片靜默之中,法正出列答話︰「蜀雖荒僻,然文景以來學徒鱗萃,比于齊魯,巴、漢亦化之。不說士子,便是孺子,亦知忠孝。若有背主負義之輩、負恩求榮之徒,今日滿堂文武,當共擊之!」

諸葛亮問道︰「果然如此?」

隊列中陸續站出多人︰「孝直所言,正是我們所想。若有背主負義之輩、負恩求榮之徒,今日滿堂文武,當共擊之!」

余下不少人尚在猶疑。

這時候,荊州隊列中的許多人就這麼看著,他們的一道道目光像是如有實質般,在大堂的另半邊往來掃過。每一道目光,都帶著沉重的壓力,像是在逼迫。而高踞上位的劉備,則側過身子,與劉璋談著什麼,大概說了個笑話,引得劉璋呵呵笑個不停。

見此情形,不少人的心底里涌出悲哀來。這便是益州牧了,與雄姿杰出的左將軍相比,他究竟能算什麼?這樣的益州牧,大家都已經容忍了那麼多年,又有什麼理由來排斥一個更強有力的新主呢?

余下數十人一齊躬身︰「孝直所言,正是我們所想。若有背主負義之輩、負恩求榮之徒,今日滿堂文武,當共擊之!」

法正哈哈一笑。整個益州的臣僚都追隨他,贊同他的意見,這使他志得意滿,滿臉都快要放出光來。

「如此甚好。」諸葛亮頷首︰「孝直和諸君所言,解了我心中的疑惑。可見今日在場諸君,都能忠于益州,忠于漢室。這真是太好了。」

會議在一片歡騰中繼續進行下去。

劉備與劉璋二人向在場的文武宣布,為了更加明確權責、有益于討伐曹賊,劉季玉將推舉左將軍行大司馬,領司隸校尉;而左將軍則推舉劉季玉為鎮西大將軍,領益州牧。

自即日起,大司馬劉備統轄荊州、益州,而鎮西大將軍將會出居益州北方前線,主導討曹滅賊,規復漢家秩序的戰事。適當的時候,大司馬和鎮西大將軍還將與車騎將軍、徐州牧孫權會見,形成橫跨荊州、揚州、益州的龐大聯盟。

在這個聯盟之下,與曹操敵對的力量將會空前強大,參予其中的每個人,遲早都會得到建功立業的機會。至于今日不在場的諸君,沒有人再去提起,沒有人會在意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