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九十五章 對錯

雷遠和傅肜急步出外,將諸葛亮迎進堂內。

諸葛亮穿著一身長途跋涉所用的束袖騎服,外罩一件寬大的灰布斗蓬,沒有帶著羽扇,反而腰間佩劍,顯得十分精干敏捷。

為了避雨,他在斗篷外面又加了件簑衣。大步進屋的時候,先卸下簑衣擱在門外,但腳步仍在廳堂的地面上留下一灘灘的水漬。原來他冒著大雨趕路,這會兒半身的衣服都已經濕透了。因為雨水帶走大量體溫,他的臉色有些青白。

雷遠慌忙又讓驛置里端了熱水和干布,再額外加了一個爐子。

三人待要落座,傅肜忽道︰「軍師來得這麼急,與續之必有要事商議。不如,我先告退?」

諸葛亮正端著杯盞小口啜飲,這時喟嘆了一聲︰「伯祀,你留下。我有話問你。」

「是,是。」

諸葛亮繼續飲水。顯然他這一路辛苦的很,以至于不復平日里的神采飛揚,臉上流露出明顯的疲憊之色。

傅肜的額頭沁出汗來,向雷遠連連遞眼色。

但雷遠不知該做什麼,也不知該怎麼起頭說話,于是看看諸葛亮,再看看坐立不安的傅肜。一時間,堂上氣氛詭異。

過了好一會兒,諸葛亮的面容才恢復了幾分血色。

他沉聲問道︰「伯祀,你是來傳遞軍報的?」

「是,是。」

「是那份關于攻佔成都的軍報麼?我和續之各一份,對麼?」

「是,是。」傅肜好像除了應是以外,就不會說別的。

「我看外面停留的那些人,都是你的部下……你是今日剛追上續之的?」

傅肜忙道︰「原本打算從梓潼到閬中傳信。到了閬中,才知道雷將軍先往宕渠集合部眾,所以又趕到宕渠,追著雷將軍一路過來,前後繞了遠路。若非這幾日秋雨阻路,只怕這時還趕不上。」

諸葛亮輕笑一聲︰「如此說來,不枉我從江州一路輕騎快馬,來得正好。」

「是,是。」傅肜繼續贊同。

諸葛亮不再理會他,轉向雷遠問︰「續之,那份軍報,你看了麼?」

雷遠欠身道︰「伯祀確實攜來軍報,說的是攻佔成都之事。但不知是否便是軍師所說的那份。」

「續之不妨看一看,應當便是這份了。」諸葛亮從懷里取出一份軍報,推向雷遠︰「說是軍報,內里提的多是張子喬的事。」

「那應該便是同一份。」雷遠應了一聲,謹慎起見,仍然拿起軍報看過。

這份軍報內容與雷遠先前所見完全一樣,唯獨在最後的空白處多了幾個墨汁淋灕的字,字跡頗潦草,有好幾處筆劃甚至抹出了尺牘的範圍,似乎寫的時候心緒不寧。

雷遠低聲讀道︰「宣明德道,可以解惑乎?」

他仔細看看筆跡︰「這是主公親筆?」

諸葛亮道︰「正是。」

劉備雖然久在軍旅,但年輕時曾隨大儒盧植學習,月復中自有書卷。好在雷遠此世年少習文,頗曾閱讀經籍,想了想,記起這兩句話出于易經。

這兩句話原本前後各有辭句,劉備將之單獨截取出來,寫在這份軍報上,話語雖短,頗蘊深意。

雷遠明白,這兩句可以理解為劉備在問諸葛亮︰你擅長闡述德行和道理,能夠解除我對此的疑惑麼?也可以理解為劉備在問︰如果只靠道德、大義,能夠解決我面臨的難題麼?

看來,那場刻意造就的成都攻防,也並不讓劉備感到舒適,這樣的行為終究與劉備數十年來的道路太不相同的。劉備是英雄,也是梟雄,並不會因為做過的事情後悔。但他或者會茫然迷惑,所以才等不及諸葛亮前往成都,便以這方法火急求教。

哪怕近年來左將軍羽翼漸豐,身邊能夠出謀劃策的能臣已不止一人。但真到了心中深藏疑問之時,他最信賴的還是那位使他「猶魚之有水」的孔明先生。

「五天前,宗預為我帶來這份軍報。宗預說,前些日子攻取成都,其間有些謀劃。但主公後來夙興夜寐、反復揣度,始終疑慮不安,不知辦得是否妥當。所以將此軍報另外謄寫一份,交到我處,想問問我的意見。」

諸葛亮徐徐道︰「我本想乘著去成都的機會與主公會談,後來無意間問起,既為軍報,之前是發送給誰的?德艷便告訴我,之前向續之你發出過一份同樣的軍報,另外龐士元還附了書信,讓伯祀一起帶給你。我知道以後,立即動身來找你。」

原來傅肜出發比宗預還早一步,因為繞路的關系,卻與諸葛亮在同一天聯系上雷遠。

雷遠想了想,取出龐統的書信放在面前︰「便是這份了。軍師,你要看一看麼?」

諸葛亮待要去取,又收手回來,搖了搖頭。

「不必了。」

「不必。」諸葛亮加強語氣重復了一句,但眼楮一直注視著書信,好像能夠透過阻礙,看清楚里面寫得是什麼。

須臾之後,他微微閉眼,長嘆一聲︰「我不用看,但能猜出士元寫了什麼。」

傅肜隱約覺得自己牽扯進了什麼復雜情況,身在廳堂,愈來愈如坐針氈。他忍不住道︰「軍師,雷將軍,我在外間有事,先去安置一下部屬。」

諸葛亮沉吟片刻,笑了笑︰「……也好。」

他客氣地道︰「伯祀的部屬們這一程也辛苦了。此時霖雨,不妨休息幾日,不必急著趕路。」

傅肜連忙趨出堂外。

雷遠以為,諸葛亮讓傅肜離開以後,便會看看龐統的書信。但諸葛亮絲毫都沒有這個意思。

他露出思忖的表情,慢慢道︰「我和士元相識多年,深知他的行事風格大膽果決,一旦捕捉到合適的機會,立即投入激烈手段。為圖結果,更不憚捭闔權變。主公在荊州的時候,雖據數郡之地,但終究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直到如今益州在握,才真正獲得翻然翱翔的威勢。其間的謀劃,多賴士元之力……這也增強了士元的信心,使他敢于促使主公采取一些特殊手段,便如成都之事。」

雷遠微微點頭,而廳堂里一片寂靜,只有諸葛亮舒緩的語聲回蕩。

「之前他既已制造理由清洗成都文武,為主公驅除不需要的益州舊人,那麼之後,他的目標就該是劉季玉了。因為在他看來,劉季玉這個益州牧是主公賴以獲取益州的憑籍,也是主公徹底掌控益州的阻礙。至于以什麼理由來處置劉季玉,那便需要續之的協助。畢竟張魯掌握在續之手里,續之讓他做什麼,他就得做什麼。」

雷遠苦笑道︰「那倒也未必。」

諸葛亮擺了擺手,向雷遠所坐的位置傾斜身子,沉聲問道︰「如果士元和續之達成一致,不難制造一起事件來解決劉季玉。問題是……續之你覺得,這樣做對麼?」

雷遠應道︰「或許能有其它的辦法,不一定要這麼做?或許……」

「續之,我們不談其它。」諸葛亮截斷了雷遠的話頭︰「我只問,成都之事,或者將要處置劉季玉的手段,你覺得這樣的做法,是對還是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