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77章 太陽系漫游計劃

其實跟失業潮相對應的,是無數公司的裁員潮。

以IT行業舉例,世面上已經出現了不下于十款的智能編程工具,程序員不需要把一行行的代碼敲出來,只要畫出流程圖,設計好網頁界面,表格化設計數據庫,再一鍵生成。

一個網站或者APP就這麼做好了。

除少量頂級的程序員,數百萬的中低級程序員,工作量降低了90%,隨即也被裁員了90%。

甚至新生代的程序員,沒有編程能力都行,而是更加看重他的設計能力。

簡單體力勞動。

初級腦力勞動。

都在遭到滅絕般的淘汰。

不說普通公司在大批的裁員。

華國民營科技企業中,佔據了50%以上利潤的戰略聯盟,也出現了一些變化。

比如龍耀公司,優化掉了15%左右的員工。

雇員將近百萬的比奧帝公司,優化了30%的流水線工人,宣布未來三年都不招人。

藍光公司沒有裁員,但未來五年不會招人;魔都微電子也放緩了人員擴張步伐。

最受關注的是有接近8萬雇員的黑洞集團,會不會也高舉裁員大刀,一下砍掉大量工作崗位。

說實話,這個問題不僅整個科技圈在關注,黑洞集團的員工們更加緊張不安,十分焦慮,唯恐被智能機器人或智腦程序所取代。

「未來的話,黑洞集團不僅不會裁員,還會招募100萬以上的優秀人才,我們不排斥先進的智能技術,但依然重視潛力無限的人,沒有人能被機器取代,而是借助更好的機器,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衛明的這番話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

黑洞集團內部的軍心,頓時穩定了下來,每個人都松了口氣。

其實建議衛明裁員的不是沒有,比如龍耀公司的于大嘴,比奧帝的孫總,都認為黑洞集團有點臃腫,維持成本較高,也可以學學他們,稍微優化一下。

但衛明有他自己的考慮。

智能機器人跟AI智腦的優勢他不是沒有看到,取代70%的員工完全沒問題。

但……

到底是人重要,還是錢重要?

這個問題有點傻逼,相信大多數人會認為後者重要,畢竟沒有錢是萬萬不能。

衛明卻覺得,在錢足夠的情況下,還是人更重要。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這個世界,可以沒有機器人,但沒有人類能行麼?

站在一名人類的角度,你不應該為了單純的追求利潤,而把人類員工大量的裁減,降低他們的生活品質,陷入長期失業+低收入的環境中,永遠在底層的泥潭中難以走出。

或者沉淪于虛擬網游世界,以游戲打金為主要職業……虛擬網游從2025年開始流行後,目前以虛擬游戲打金為生的職業玩家,人數超過千萬之多。

衛明也曾去一款名叫《神聖大陸》的虛擬游戲玩過一段時間,一路裝逼打臉,確實有點意思,化身土豪在里面砸了上百億,但後面不知怎麼的,又覺得沒什麼意思,便退出不玩。

畢竟只要砸錢就能得到一切的地方,就如同開了無敵掛一般,時間長了會很無趣,毫無成就感可言。

游戲中砍一天怪能得到若干經驗,以及大約相當于15塊的打金收入,玩的時間越長,其他玩家的增多,打金收入反而減少,投入與回報呈反比。

但現實當中,加工一天的材料,可收入千億。

合成一天的水滴晶體,價值可達五千億。

只要他不同意,價格永遠不會下跌。

兩種事情擺在你的面前,你是選擇在游戲里刷怪,還是在現實中刷材料?

扯遠了……

總而言之,衛明認為人口是非常重要的,更不認同「有工作的是精英人口,沒工作的是垃圾人口」這種殘酷說法,沒有人願意當垃圾,作為創造出人工智能的人類,理應遠在其之上,而不是反而被自己創造出的東西所取代和淘汰。

「未來,應當是人人如龍的時代,人均收入至少是現在的百倍,每個人都住得起別墅,都有一塊足夠大的地,家里有各種各樣的服務機器人,工作中也大量用到機器人,無需親自動手勞動,只要負責設計藍圖、制定規劃、現場指揮即可,工作過程有點類似于玩一款即時戰略游戲,考驗的是全局統籌規劃的能力。」

「機器人只是工具,人類是永遠的主人,若要最大程度的發揮出機器人的作用,靠的還必須是人。」

再考慮到以後還要大規模移民外星,開拓宇宙,進入到星際大航海時代,區區八萬員工、百萬員工,數量遠遠不夠用,甚至以後還要招募更多。

所以他的黑洞集團不可能裁員。

……

三月份。

百無聊賴的生活,流水線般的繼續著。

要說有什麼波瀾的話,那就是徐初夏最近又有了,懷上了第三胎,衛明在DNA層面掃描一番,發現這一胎終于是個女兒,一連高興了很多天。

但再想抱到女兒也得等到年底12月。

所以看了看頭頂的星空。

突然想出門解解悶的衛明,制訂了一個《太陽系漫游計劃》。

他打算拿出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在太陽系中好好的轉一轉。

由近到遠的漫游一圈。

太陽、水星、金星、小行星帶、木星及其周圍衛星、土星、天王星等這些地方,都靠近過去看一看,或者在表面停留一番,采集一點土壤樣本。

拍點照,留個影,打個卡等等。

話說這有什麼具體的意義麼?

衛明不是科學家,但經過科普後也知道,從資源的角度上看,沒有任何一顆星球可以被評價為「無價值」。

不論是太陽、重元素星球,還是氣態行星,都具有難以估量的價值。

太陽附近的光照強烈,如果在太陽附近建造太陽能發電站,等于把太陽當成了「核聚變發電站」,可獲得無窮無盡的能源。

比如有的星球,大氣層的主要成分居然是甲烷。

木星的高層大氣中,氫氣重量佔75%,衛明當時就在幻想︰如果弄跟管子連通木星大氣,豈不是有源源不斷的氫燃料可用?

即便管道的想法不太現實,也可以使用太空郵輪,一艘艘的去抽甲烷或者木星大氣,以後百姓家里的煤氣灶有燒不完的燃料。

「去逛一圈吧,好好盤點一番太陽系的資產,再作下一步的規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