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04章 環衛工曹達友

9月上旬。

黑洞垃圾回收公司的業務再次得到了擴張。

城西、城南和城東,合計15個的垃圾池,全部承包給了黑洞垃圾回收公司。

又收獲15塊合計423.7畝大部分都位于市區內的土地。

每畝地的購買價格,依然是150萬/畝。

如果把其中三塊土地拿出來,每塊佔地二十畝,繼續承擔垃圾站的功能,那麼剩下的12塊三百多畝土地,就是黑洞集團旗下的土地儲備,以後拿來建商品房、搞商場、建公司總部大樓……開發什麼項目都行。

因為自己手上有土地。

而且這次的合作,是環衛部門主動提出來的,主動想把那些垃圾池,全部交給黑洞垃圾回收公司。

因為城北範圍的合作,已經看到非常顯著的成果了。

尤其是上個月5號,城北五號垃圾站的那個容量達十萬立方米的半密封垃圾窖,正式投入使用之後。

城北範圍每天產生的上萬噸生活垃圾,全部投入到那個垃圾窖中,但是每到周五,里面的垃圾全部消失不見,新的容量重新騰出。

這種神奇現象,吸引了城西、城南、城東的垃圾車,也試著來五號垃圾站傾倒垃圾——城北郊區的田子嶺垃圾填埋場太遠了,來回一趟上百公里,如果就近傾倒的話,單油費就能剩下兩三百。

于是黑洞垃圾回收公司的管理人員發現,原本一個星期才能大半滿的垃圾窖,三五天就倒滿了垃圾。

原本一個禮拜讓老板過來一趟就行,現在每周得來兩趟。

不行!

不允許非城北範圍內的垃圾車,跑過來傾倒垃圾。

如果真想在這里倒也行,每車垃圾收費200,不給錢不許倒。

即便如此,除了城西少數離田子嶺垃圾填埋場較近的垃圾車,舍不得掏出200,城南、城東來的垃圾車,都非常爽快掏了錢,因為這樣還是劃算,省時省力。

黑洞垃圾回收公司,也開始有正常收入來源了,單每天收取的「傾倒費」,就有500多輛,日入10萬。

而這些支出成本,大多由環衛部門承擔。

此外還有數以萬計的環衛工人,數以千輛的垃圾車,清掃車,灑水車,為了維持整座城市的干淨整潔,付出的成本那止每天十萬?

一百萬,一千萬都不夠用。

但城北範圍的「垃圾處理」工作,全部包給黑洞垃圾回收公司之後,超過兩千名的環衛工人,數百台的垃圾車、清掃車、灑水車,也全部打包,轉移到了黑洞垃圾回收公司名下,單就工資支出一項,每月就省下600多萬。

加上設備費、車輛費、油費等等,一個月至少省下3000萬。

這還只是城北這一塊區域而已。

如果把城西、城南、城東的「垃圾處理」,也全部打包交給黑洞垃圾回收公司,每年省下的支出,可能會在十億以上。

即便垃圾池的土地,是賤賣給了黑洞垃圾回收公司,看似做了虧本買賣,但最多幾年時間,會發現省下的錢更多,並擺月兌了一個巨大的包袱,笑到最後的不一定是黑洞垃圾回收公司。

話說衛明真有那麼傻麼?

整個城市的垃圾。

上萬名環衛工的生計。

保持這座城市的干淨與整潔。

換那麼二十幾塊看起來非常便宜的垃圾地。

這種交易真的劃算,並且最終會有利可圖麼?

這個答案,衛明暫時給不了。

跟環衛部門合作達成,又有15塊土地到手,並承擔了整座城市的清潔與衛生任務後。

他很快就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聘請專業管理團隊,對黑洞垃圾回收公司的上萬名環衛工,進行專業化的管理。

曹達友就是一名普通的環衛工。

他今年47歲,干了近二十年的環衛工,可以說半輩子都在從事這份工作,工資卻從未超過3500。

他有高中學歷文化,能玩智能手機玩電腦,結過一次婚,有兩個孩子,又無奈離婚,其中一個孩子歸他,但跟他一點不親,總是對他有無盡抱怨。

因為他賺不到錢。

哪怕省吃儉用,也只能往家里寄回一萬,但根本就不夠用。

他也不是沒換過工資高的工作,但最多堅持三個月就吃不消,最終發現自己還是適合當環衛工,只能長期從事這份工作。

因為這份工作干累了可以歇一歇,沒什麼人監督,只要把自己負責的區域打掃完就行,比較輕松自在。

還可以一邊干活,一邊跟同事聊天,中午可以躺草地上睡個好覺。

即便工資不高,人活的高興就行。

當然不要指責他逃避屬于他的責任,他真的已經盡力了,他不是不想賺錢,但他真的做不到,如果因為賺錢少,就把他定義為「失敗者」、「窩囊廢」的話,他也無話可說,只能默默承受。

而且他不是沒有發財的機會,十多年前,他在雜草叢中撿到一個包,里面有20多萬的現金,如果他偷偷把包拿走,馬上就能過小康的生活,但想了想,他還是打電話找到了失主,把包還給了失主。

但那位失主對他的感謝,只是兩瓶礦泉水而已。

算了不說了,這樣的有錢人只是少數而已,他也踫到過大熱天送他西瓜吃的好心人,送水送飲料的也有不少……這個社會,終究是好人更多。

也因為此,他越來越熱愛自己的這份工作。

然而幾天前,得知自己已經換了東家,不再是屬于環衛部門的員工,而是全體加入一家私營企業後,他跟其他環衛工一樣,感到了無比的擔憂和惶恐。

私營企業,到底靠不靠譜。

會不會增加工作量,進行大批的裁員。

不過全新的《環衛工作改革方案》下發到每個人的手中,上百條的改革條例,逐一看完之後。

文化水平不低理解能力不差的曹達友,不僅沒有繼續擔憂和憂慮,反而臉上滿是興奮,心里滿是躍躍欲試。

這份改革方案實在是太好了。

單就以下幾條,就讓他對黑洞垃圾回收公司,充滿了期待與好感。

一、環衛工分區包干,十人一組,每組配垃圾車一輛,工具若干,自行選出正副隊長,可自由組織與安排工作,公司不作干涉,不派人監督,但會不定期檢查。

二、所有可回收垃圾,全部歸小組集體所有,公司不會從中抽成,並提供銷售渠道。

三、運到垃圾站的不可回收垃圾,將進行稱重,並以0.2元/公斤發放績效報酬。

四、基本工資每人每月800,油料費、工具損耗與車輛維修,公司全額報銷。

五、公司可以提供五險一金,醫療保險,但公司個人各承擔一半。

六、每月評出十支「模範小組」,每個團隊獎勵10萬獎金。

……

以上所有條款,看起來十分苛刻,一副資本家無情剝削無產階級的嘴臉。

每月800的基本工資,相當于沒有任何保障,簡直心黑到了極點。

但曹達友干了二十多年環衛工!

他從未見過如此良心的環衛公司。

單就「所有可回收垃圾,全部歸小組集體所有」這一條,每月就至少能給每位環衛工,帶來超過1000元的額外收入。

0.2元/公斤的績效報酬,看起來很少,但他們環衛工最忙的時候,十個人,一天處理20噸的不可回收垃圾,簡直輕輕松松,乘以0.2,一天收入可達4000元,平均每人400。

公司又報銷油料、工具和車輛損耗……這些錢等于淨賺。

又根據自己平時工作的任務量,垃圾處理量……

「6000塊,按照這個改革方案,以後我每個月收入六千很輕松,幾乎是原來收入的兩倍。」

「而且給了很高的自由度,不天天派人監督,根據清掃垃圾的多少,發放多少的績效,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干的最好的,還能拿到獎金,每人多分1萬。」

「好!太好了,只要這家公司說話算數,那它一定是這個世界,對環衛工最好的公司!」

曹達友無比激動,感覺渾身都充滿了動力。

自9月10號《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他一定會拿出百分之三百的干勁,親自實踐一下,那套改革方案,到底是不是真心實意,是不是在欺騙廣大環衛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