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41章︰為奸佞著書立說

正午時分,楊侗踏上了鮮血染紅的興洛城,在數百士兵護衛下,騎馬在高大的城牆上巡視這座堅城,和當年相比,這已不是一個單純的倉城,完全是一座軍事重城,里面沒有民居,城池周長達四十余里,規模上不亞于一座郡城,又因為它被李密當著都城來修,城牆修得高大堅固,另外還有一座富麗堂皇的王宮。楊侗對這座城池相當滿意。

史勁在旁邊笑道︰「聖上打算把它當做糧草重城嗎?」

楊侗點了點頭︰「朕原本打算把我軍後勤重地設于滎陽縣,但滎陽縣沒有藏糧窖洞,又跟二李的軍隊離得很近,遠離洛陽不說,還不安全。而興洛城離洛陽很近,又是堅固城堡,它現在比以前更適合囤積軍糧和物資。對了,這里有多少糧食?」

史勁想了想,道︰「虎牢關失守太快,段達來不及運走全部糧食,加上末將派軍追加一部分,目前還有二百四十萬石左右。」

「哦?」楊侗大喜過望,這倒是意外之喜,短時間內,完全不用從河北調糧來援,往來船只只需搬運軍械物資即可,這樣也為攻城略地節省大量時間。

史勁接著說道︰「末將另外在兩口空窖中發現很多金銀珠寶和銅錢,還有十幾萬匹綾羅綢緞,據說是王世偉和王世惲私賣糧食的得利。」

楊侗呆了一呆,搖頭笑道︰「老王以經商起家,他的兄弟們個個都改不了貪財習性,有這樣的族人在內部敗壞基業,也難怪老王起不來。」

停了一下,楊侗又用一種略帶責怪的口吻對史勁說道︰「你這次任務完全得相當不錯,但為何一直不說自己是史萬歲將軍的後裔?難道怕朕斬草除根不成?」

史萬歲是隋朝的一員猛將,在隋朝統一天下的戰爭中,立下了不朽的功績。早年的時候,因為不滿突厥搶掠中原,對突厥展開了反搶掠。三天兩頭單槍匹馬的獨自一人深入突厥的營地燒殺搶掠,突厥無論多少人,都沒有敢抵擋他的。每次都能掠奪大批羊馬,威震突厥。他對敵人凶狠,對自己的士卒卻愛惜備至。他帶兵作戰重在提高將士素質,而不重于行伍形式。行軍作戰,常不治營伍,士卒各隨其安,宿營不設警備,因敵懼怕他而不敢輕易襲擾。在與敵人交戰時,史萬歲常常不講形式,怎樣能打贏就怎樣打。因而,帶兵數十年,深得部卒敬佩。

後來史萬歲因為過于驍勇善戰引起了楊素的嫉妒,隱瞞了史萬歲在邊塞所立的功勞,導致文帝不予褒獎,史萬歲多次上表陳情,文帝仍未醒悟,反而誤以為史萬歲冒功。史萬歲惱火之下,率領數百名將士入朝請功,見到文帝後說︰「將士有功,卻被朝廷所抑制!」他的語氣激昂憤慨,對文帝極不恭敬。加上楊素在一旁煽風點火,文帝越發震怒,令武士將史萬歲斬殺。

史萬歲死後,文帝追悔莫及,但為了自己尊嚴,卻還是下詔列出了史萬歲的許多罪名。

迎著楊侗威嚴的目光,史勁額上冒出冷汗,連忙躬身道︰「是末將大意了。請聖上恕罪。」

「你記住就行了。」楊侗嘆了口氣,道︰「文帝當初誤听楊素讒言,導致史大將軍無辜慘死。雖說不子孫不言先祖之過,但在此事上,皇室確實欠史將軍的。」

史勁愕然道︰「家祖沒死啊。」

「嗯?」楊侗愣了一愣。

史勁道︰「家祖當年帶了幾百號將士進入大興宮討要公道,是而犯下了誅滅九族之大罪。文帝問清緣由,不僅補上將士之功勛,而赦免家祖之過,只不過家祖所犯之忌實在太大,文帝便當朝暴打了家祖一百軍棍,之後便將家祖罷黜為民!但不知聖上從何听說家祖無辜慘死?」

「呃……」楊侗目瞪口呆,他因為演義的緣故,對于隋末唐初的一些歷史事跡有著一定了解,對于隋朝中前期的事情卻不太清楚了。總不能說是演義的緣故吧,他拍了拍史勁的肩膀,「是朕記錯了!前輩的事情就讓他過去吧!沒有史萬歲子孫的字號對你更有好處,否則,你取得再大成績,別人也只是說你是史萬歲的孫兒,認為你取得一切成績都是理所當然。好好干,朕相信終有一天,人們會因為你史勁,才會想到史萬歲將軍。」

「多謝聖上!」史勁感激道。

這時,一名士兵飛馬而來,行禮道︰「啟稟聖上,段達稱有要事求見。」

「帶他到官衙!朕倒是看他如何出賣王世充來保命。」楊侗冷冷一笑,縱馬下城。

回到官衙不久,段達被士兵押了進來,楊侗見他須發俱白,目光也沒有神采,但身子卻與當年相比,胖了許多,可見其在王世充麾下混得相當不錯。

段達噗通一聲,下跪道,「罪臣段達特來向聖上請罪!」

「特來?」楊侗嗤笑一聲︰「好一個特來,可朕記得段司徒是被史將軍生擒的吧?」

段達赧然。

「你為何向朕稱臣?有什麼資格向朕稱臣?」楊侗冷冷的看著這個老混蛋,當初北上冀州之時,自己哪怕有武帝密旨,也差點帶不走紫微宮、太倉、洛口倉的物資。在這其中,段達、雲定興、元文都可以立了不少功勞呢。此時見他如狗一般的跪倒在自己的眼前,心中說不出的快意。

「回稟聖上,微臣繼承父爵,依舊是大隋臣子。」

楊侗冷冷道︰「你段達無德無能、自私自利,若非是文帝、武帝和燕王兄,哪有今天的榮華富貴?你自稱是隋臣,何以叛隋?」

段達羞紅了臉,跪在那里低著頭不敢回話。

「等你到了黃泉,向文武二帝謝罪吧。」

似乎想到了什麼,段達面色大變,苦苦哀求道︰「聖上饒命,饒命!罪臣願意回洛陽為內應,將功折罪。」

「朕也想饒你。」楊侗搖了搖頭,失去了懟人的興致,扭頭看向段達,眼中露出一抹厭惡之色︰「王世充是亂臣賊子,也稱得上是梟雄,雖屬敵對,卻也服他的敢作敢為。而你這種一叛再叛之罪人,朕今天若是饒了,豈不是告訴天下人,即使叛國也可行?」

這話,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鳴,如果段達只是一個普通人,哪怕他投降敵國,也算不了什麼大事,對國家的危害也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段達和雲定興這種位高權重的人,他們不僅把一心為楊倓效忠的盧楚害死了李密之手,還以隋臣的身份逼迫楊倓退位,致使楊倓黯然謝幕,他們這種地位的人的言行舉止,往往會起到表率作用,如果楊侗今天放了他,人們錯誤的以為叛國代價極低,那日後是否會有人起來效仿?

答案顯然是肯定的,如果真到那一步,又用什麼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所以,段達和雲定興之流必須死,以正天下人之視听。

「罪臣沒有……」段達想要狡辯,但對上楊侗一雙冰冷的眸子,聲音不覺弱了下去。

「沒有?你還想狡辯?」楊侗冷哼一聲,下令道︰「來人,將這不忠不仁不義之鼠輩拉下去砍了。」

「不,楊侗,你不能這樣,我可以幫你收復洛陽城的,求聖上饒我一命。」段達大聲求饒

「區區一個洛陽,跟天下的風氣相比,又算得了什麼?給朕砍了,並為他生平事跡著書立傳,加以批判。以奸佞之臣警示千秋萬代,讓所有人都知道一個叛國者的真實面目。」楊侗最痛恨這種毫無節操的人了。

「不要啊聖上,罪臣寧死也不要什麼著書立說……」段達聞言,大是駭然,楊侗這是要讓他遺臭萬年啊。

他奮力掙扎著,只是他被五花大綁了起來,又如何能從侍衛手中掙月兌,然而對這種人,無人抱以絲毫同情之色。

段達很快就被拉了下去,隨著外面一聲慘叫,再無雜語。

「王世充收縮防線,正是收復失地的大好時機。令羅士信和李正寶率領三萬精騎、一萬奴兵收復穎陽縣,遏止李道宗于伊闕縣,防其東進;令馮立和辛獠兒率領兩萬精騎、一萬奴兵收復偃師;麥孟才、史勁、高衍、虞湛各率一萬奴兵,分別收復回洛城、轘轅關、羅口城、緱氏縣。裴尚書率領兩萬精銳坐鎮興洛城!朕要會會李世民。」

楊侗意氣風發,總算到收割果實的時候了,他要直接殺到洛陽城下,見一見李世民,告訴他中原大地永遠就屬于大隋。

單純比兵力,楊侗壓根就不怵人,自己這一邊南渡軍隊就有二十萬人,還不算伺機而動的絳郡楊善會和關中李靖。

楊侗戰術水平不夠,但是可以用兵力和武器裝備來湊,這種硬踫硬和不花腦子的野蠻戰術向來是楊侗最愛。

「喏!」

眾將興奮的轟然應喏,趕緊率領出城先行。

一時間十一萬大軍啟程,再次西進,朝洛陽方向挺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