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50章︰歸來者(求月票全訂)

旅順郡烏骨城、南扶余城位于後世遼省的丹東、東港一帶,由高句麗戰俘修長城連成一體,前者更名為丹陽城、後者更名為丹鳳城。

丹鳳城每一塊夯土、每一塊青石城磚都淌著熱血,城牆下每一寸土地都是暗紅色,地下,更有數不盡的血窪。

尸骸更是一層疊著一層,如小山一般,令人觸目驚心,斷肢殘臂隨處皆是,巨石檑木不停地向下傾瀉著,不停地高句麗軍被從雲梯上砸落下去,血肉橫飛,淒厲的慘叫聲絡繹不絕。

一波攻擊退下以後,不低于五千的高句麗士兵如月兌韁野馬,踩著地上同伴尸體,向丹鳳城凶狠的沖殺了過來,口中喊著一些稀奇古怪的話話。

淵太祚和乙支文德坐鎮在中軍,兩人的臉色十分難看,從發動攻擊至今,已經整整十三天了,損失了三萬多人了,竟然還是攻不破面前這坐堅城,隋軍將領守城之力,讓二人感到心驚,更讓他們牢牢記住左天成這個名字了。

在那城頭之上,只見左天成那挺拔如松的身影浮現出來,目光灼灼望著城下蜂擁而來的高句麗軍,面色沉穩的高舉起了右臂,頓時千名弓箭手的目光齊刷刷地聚焦在他的右臂之上。

丹鳳城建造在海岸線上,是高句麗進入旅順郡最平坦的道路,與比相比,丹陽城和和麥谷城要困難多得多,因為後兩者均是居高臨下的山城,高句麗縱有百萬雄師,也沒有展開的地形,所以敵方沒日沒夜的對丹鳳城發動猛烈的攻勢,企圖用人命打開西進的通道。

此城乃是大隋門戶,太守鄧暠給了左天成兩萬大軍,由旅順郡丞孟仲才從旁協助。

左天成是薩水之戰的幸存者,率領一支殘余隋軍游斗在叢中之中,先後收攏了幾千名失散的隋軍,他們為了生存聚在一起,親如一家人,戰勝了惡劣的環境,只是高句麗人仇視中原,視他們這伙人為眼中釘肉中刺,不斷的擠壓打壓鎮壓他們。但最終雖有損失,主力卻頑強的生存了下來,當他們听說大隋收復了遼東失地,毫不猶豫的下山來投。消息傳回鄴城之後,左天成被楊侗冊封為旅順通守,地位僅在鄧暠之下。

左天成年約四十,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弓馬嫻熟,原先只是隋朝的校尉,但相當勇猛,以孟仲才的眼光來看,正值全盛的左天成到了國內,一身武藝至少處于第二階段!更難得的是在山中游斗多年後,對高句麗的戰術相當捻熟,丹鳳城能夠堅守這麼久,左天成當居首功。

當高句麗大軍來到城外大約兩百步的時候,左天成眼眸當中寒光一閃,高舉的右臂狠狠揮落.頓時一聲炸雷般的大吼響徹城頭︰「放箭。」

守軍奮力的彎弓射出,漫天箭雨立刻一簇簇地攢落在高句麗軍上空,缺少防御工具,裝備極差的高句麗士兵瞬間倒下一大批,隨便往下一射,便能射中目標。

「啊!!」

綿綿不絕地哀嚎聲霎時間沖霄而起,不斷有高句麗兵倒在了冰冷的凍土之上,後方的淵太祚眼中滿是心疼,這一戰他們就算贏了,高句麗也得不到什麼,反而損失慘重,這就是國小民寡的小國悲哀之處。

當損失幾百人之後,士兵們終于艱難的把數十架雲梯豎了起來。

左天成抽出了自己橫刀,煞氣騰騰、有條不紊的下令道︰

「弓箭手退後,攢射殺敵!長槍兵前進,阻敵登城!刀盾刀負責!」

一千弓箭手開始以攢射的方式向城外的高句麗士兵繼續放箭.刀盾兵舉盾擋著飛上城頭的箭矢,掩護著一千余名長槍兵突前,進退有序的站滿整個城頭。好不容易才攀上城頭的高句麗士兵還沒來得及拔劍,數十枝鋒利的長槍已經凌空而至.頃刻間便將他們刺成了刺蝟。

「噗噗!!」

長槍閃電般突刺又如毒吐信般迅速縮回,失去了支撐的尸體頓時從空中頹然跌落。

下一刻!數十架雲梯被叉子推了出來,堪堪豎直之後繼續往外傾斜,最終轟然倒下,攀爬在雲梯上的數十名高句麗士兵就像落水的溺者.從半空中摔落下來,頃刻間筋斷骨折發出一陣陣淒厲慘叫。

「廢物,廢物」

後方的淵太祚看到這一幕瞬間憤怒的咆哮道,已近半個月了,將近十四萬大軍竟然絲毫撼動不了面前這座城。

旁邊的乙支文德听到這話,眼中亦是閃過一絲恨意,但還是立刻命令道︰「繼續攻城。」

「殺!」大軍再次發動沖鋒。

左天成冷冷一笑︰「給他們點顏色看看,將冷水澆下去!」

「諾!」

只見一盆盆冰冷的冷水立刻向著高句麗兵澆了下來,以後世的計量單位來計算,如今的溫度絕對處于零下攝氏度,這一盆盆冷水淋下去,那徹骨的冰寒足以令意志最為勇敢的士兵暴走。

這冰冷的天氣里,給冰冷的冷水淋個通透,高句麗兵感到格外酸爽,一個個淒厲地哀嚎、拼命的四下逃跑。

如此‘慘烈’的一幕,讓淵太祚再也堅持不住了,大喊道︰「撤軍,撤軍」

「莫離支,這才剛剛開始呢!」乙支文德不滿的說道。

「太大兄難道沒發現,士兵已經沒有斗志了嗎?」淵太祚沒好氣的回了一句,拉著馬匹直接走了。

乙支文德眼中亦閃過一絲無奈,這時節的冷水的威力的確比箭矢還厲害,雖然搞不死人,但十多天下來,勇猛的高句麗將士不怕艏矢,卻全敗給了冰冷的冷水,好些人都生病凍死了。

城頭隋軍看到這一幕,頓時發出一陣歡呼,左天成也微微松了一口氣,嘴角露出了一抹冷笑。

麥仲才一臉的無語︰「我軍箭矢不足!幸虧左將軍想到了這一招!左將軍,你這一招跟誰學的?」

左天成笑道︰「你父親,麥鐵杖大將軍。」

「……」孟仲才。

……

在丹鳳城血戰半個月後,楊侗領著嫡系五軍,日夜行軍來到了此次攻伐丹鳳城。

丹鳳城軍營建在板橋河入海口,東傍烏湖海(黃海),除去守軍,大隋水陸大軍共計七萬名,另外還有四萬突厥奴兵。

十幾萬大軍綿延十數里,營盤浩大。海灣內千多艘海船在遠處密集排列,船體如山,桅桿如林,遮天蔽日,蔚為壯觀。

楊侗在遠處遠遠眺望,這個軍營就如一棟城堡,氣勢雄偉。

想著十幾萬精兵猛將都歸他指揮,胸中豪氣自生,這是他重生以來,第一次統御十五萬大軍,只是想想就豪氣萬丈。

「殿下,鄧將軍、左將軍、孟將軍前來迎接了!」羅士信大聲稟報。

楊侗高聲道︰「有請!」

軍政其實本該分離開來,部下才不會因為權利過重而生出一些不好的想法,只是這年頭的人才全是上馬治軍、下馬治國的文武全才,很難劃分文武,所以如今的郡守、通守、郡丞幾乎都是軍政俱兼,這也是為了避免貽誤戰機,而產生的特殊制度。

不過隨著大量人才的加入,這一混亂的局面正在慢慢發生改變,除了時刻備戰的邊郡以外,身在月復心的內郡已經完成了軍政分離。以後,各邊郡和將軍的軍權也會慢慢受到限制,並非是對大家不信任,而是大隋想要健康發展,部下權利就不能太過膨脹,軍權必須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中才穩妥,說起來,這其實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事情。

這時,巨大的馬蹄聲驟然響起,震動著大地,只見一位穿著黑甲,身材高大,眼神銳利的大將帶著一群騎兵疾馳而來,騎兵大約有三十人之數。

「末將鄧暠,拜見殿下!」鄧暠遠遠看到楊侗之後,連忙從馬上跳了下來,恭敬的施了一禮。

「無須多禮,」看著增添了幾縷白發的鄧暠,楊侗嘆了一口氣道︰「兩年離別,如在昨天一般,將軍卻是憔悴了許多。!」

「殿下卻是越發威武了。」鄧暠大聲笑道。

楊侗由衷贊嘆道︰「鄧將軍設立的這個營盤水陸相通、井然有序、攻守兼備,只看如同堡壘一般的營盤,便知鄧將軍胸中韜略著實不凡,讓你鎮守旅順這麼久實在屈才了,將軍應該在鄴城,為我大隋培養更多優秀的將帥之才。」

「殿下過獎了。」鄧暠面色喜意的作揖,指著一邊的一員猛將,介紹道︰「殿下,這位便是旅順通過左天成將軍。」

「末將左天成拜見秦王殿下!」左天成一躬到地,顯得十分激動。

楊侗一把將他扶了起來,肅然起敬道︰「左將軍,大隋的勇士人人都有軍功,大隋不會忘記你們,我楊侗也不會忘記你們。」

這些失陷于高句麗的大隋勇士回到了大隋的地盤之後,沒有一人願意回家,他們覺得自己敗軍之將,連自己都無法安心,更無顏面對家鄉父老,所以全都呆在襄平、旅順二郡,打算有朝一日能夠立功贖罪,立了大功才回去。

左天成雙眼通紅,咬牙切齒道︰「請殿下務必打進高句麗國都,拆掉同袍們的京觀,讓同袍們入土為安。」

楊侗心中酸楚,鄭重道︰「我楊侗在此發誓,不拆京觀誓不班師……」

京觀是什麼?

京觀乃是砍下俘虜人頭,然後一層一層用泥土堆砌成為高塔,用以彰顯高句麗人的武勇,一座京觀起碼幾千個人頭,而這些都是大隋的勇士的頭顱。

當年收復遼東的時候,隋軍已經拆了幾十處京觀。但是在鴨淥水東西兩岸還有很多很多。

「多謝殿下!」左天成這條雄壯異常、死也不怕的漢子,此時卻是淚水橫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