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卷 第四十章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埃博拉疫情的迅猛發展,已經超出了人們的預期水平。

特別是在非洲這個貧窮、醫療條件落後的國家,防疫的難度又會高上數倍。

而在埃博拉疫苗研制的領域,水平第一的,就要數美國的研發水平,其次便是歐美其他國家以及日本。

至于華夏的研發水準,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都比不上印度。

印度的仿制藥產業鏈極為發達,這些間接促進了醫藥產業的發展。

而華夏的醫藥界,最常見的就是買別人成品專利,直接生產賺錢,跳過研發這一步。

……

小段走了,景蕭然獨自在實驗室,繼續做有關疫苗研制的實驗。

他目前只是做到了第一步,就是研究水皰性口炎病毒的顆粒表面物質。

前世成功的埃博拉疫苗,就是把埃博拉病毒表面的蛋白質,替換到腺病毒或者水皰性口炎病毒的顆粒表面。

這種重組後的病毒可以作為高安全性的疫苗給人使用,沒有常規疫苗的危險性。

不過,現在景蕭然不可能直接使用埃博拉病毒進行實驗。

那需要等他的實驗技術成熟,並且能夠有資格進入P4實驗室之後,才能進行的。

所以,景蕭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做試驗的準備,將一種常見病毒的表面蛋白質,替換到水皰性口炎病毒的顆粒表面物質。

等到此項技術成熟完備之後,他才可以嘗試申請進入P4實驗室,進行埃博拉病毒活性毒株的實驗。

目前,景蕭然所用的病毒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感染病毒,與埃博拉病毒之間的差異比較大。

「砰砰砰!」

「砰砰砰!」

正當景蕭然全神貫注地,進行著病毒之間的「蛋白質替換」實驗時,門外響起了一陣嘈雜地敲門聲。

景蕭然被干擾到了,雙手微微一抖,顯微鏡下的細胞直接就被戳破了。

「請進!」

景蕭然有些無奈,只好放下了手中的儀器,摘下了手套。

門被輕輕推開了,站著一個約莫四十歲的女人,她是同為科研醫療第三小組的成員,夏寄林。

「蕭然,半個小時後,在臨時實驗室的負一樓報告廳開全體會議。」

夏寄林穿著白大褂,戴著金邊眼鏡,頭發微卷,腳下則是一雙黑色的女士皮鞋。

她目前是和組長陳潤安在一個實驗室,進行已有埃博拉病毒類型的檢測。

平時醫療組有什麼活動,都是由夏寄林通知大家。

「好的,夏老師。」景蕭然起身道,「等我這部分實驗忙完,馬上就過去。」

夏寄林推了推自己的鼻梁上的眼鏡,走到景蕭然的實驗台前,掃視了一眼桌面,好奇道︰「蕭然,你這是在做什麼實驗?我怎麼看著有些眼熟。」

景蕭然笑了笑,道︰「我的那個非洲學生最近有事不能來了,我就隨便做做,沒有什麼特別的。」

「是嗎?」夏寄林彎腰拿起了桌面的一個試劑,看了眼試劑上的標簽,驚訝道︰「你為什麼要用水皰病毒啊?」

「我看很多實驗都是用水皰病毒做的,就想著試一試。」景蕭然敷衍地一笑,轉移了話題,「夏老師,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夏寄林放下了手中的試劑管,搖搖頭輕笑道︰「蕭然,埃博拉病毒屬于絲狀病毒科,你如果選替代病毒,也應該往這方面考慮,而不是水皰病毒啊!」

景蕭然當然知道水皰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的差異性很大,但是前世成功的疫苗就是來源于水皰口炎病毒。

他不知道為什麼要用水皰病毒,也不明白其中原理。

因為即便是科學真理,很多東西也都是偶然間發現,沒有那麼多必然的聯系。

「謝謝夏老師的指導。」景蕭然笑道,「我之後會努力改進的。」

夏寄林微微點頭,「那我先走了,開會記得別遲到。」

「好的。」景蕭然道。

關上實驗室的門,夏寄林心中感嘆︰「這小子還真是年輕啊,有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兒,但這勁兒好像用錯了地方,最基本的實驗對象都挑選錯了。」

所有醫療隊的成員,都听說過景蕭然——此次支援最年輕的醫療隊員。

同時,也可能是華夏國際救援隊歷史上,最年輕的成員。

大家對景蕭然的背景,都有所了解。

甚至很多人都知道景蕭然作為通訊作者,發表了數篇高分SCI論文,其中還包括比較知名的「新口服抗凝藥」專利。

不過,在華夏,這種「學二代」太多了。

醫療隊的成員也都是醫療界的老專家(老油條),知道這個圈子的潛規則。

比如某某研究所所長,他的孩子在小學四年級,就能寫出一篇比博士水平還高的論文。

這種情況屢見不鮮,在圈內算是個「公開的秘密」。

畢竟,還不想自己的孩子在未來有好的發展呢?

只不過,有些人的行為太過于出格,完全將外界人當傻子。

你讓一個再怎麼聰明的小學生,去理解微觀生物,然後還要設計出復雜的實驗,最後親自上手完成。

這可能嗎?

景蕭然的情況,在這些醫療的大佬的眼里,就是「學二代」!

一個大三的學生,研發了「新型口服抗凝藥」,發表了十多篇高分SCI論文,甚至還在輝瑞所建的實驗室工作。

這可能嗎?

眾人堅信,景蕭然的背後,肯定站著一位大佬級別的人物,想要將景蕭然推到世人面前。

只不過這位大佬的心太急了,甚至有些過了。

俗話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槍打出頭鳥的道理,大家都懂。

特別是當一個人的地位、名聲,和他的專業水平不相匹配的時候,大家都在等著看笑話,等著看一個「天才的隕落」!

不過,對于那些對景蕭然知根知底的人,比如說李秋雨、輝瑞的哈默、朱獻清,甚至包括林奕田,他們清楚的知道景蕭然的成長軌跡。

甚至,景蕭然的很多論文,都是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完成的。

在這些熟悉景蕭然的人眼里,他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天才,甚至都不拿景蕭然當一個後輩來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