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奇幻世界的好東西太多,魔鬼爆炸花的孢子粉末可以提升身體素質,蕈人菌落精華可以提高精神力量,都是求之不得的寶物。

杜恪緬懷片刻,便不再糾結。

他整理好這一次穿越所得的資料,便開始處理受到的消息,事實也沒有多少消息,畢竟他才穿越一天時間而已。本以為能在奇幻世界混上十天半月,誰知道就呆了一天便受不了回來了。

「繼續改良杜恪一代吧。」

杜恪一代只是試驗型號,距離成品還有很多步驟要嘗試。

他在市面上幾乎復刻了所有能接觸到的蓄電池,用以對比,這樣能給杜恪一代提供最好的參數,讓他調整數據,從而保證杜恪一代在吊打同行的同時,又不顯得那麼驚世駭俗——原因很簡單,杜恪一代一旦量產,必然會被逆向研究,從而破解其中的技術。

即便有專利確權,也很難說競爭對手會不會繞開專利,山寨技術。

所以先出第一代技術含量不算高的類型,等別人開始仿制並競爭時,再放出第二代技術含量稍高的類型,等別人追趕上來,再把第三代放出來。

以此辦法不斷更新換代,就能每一步都領先對手,然後不斷割韭菜,享受領先市場的暴利。

……

科研總是枯燥的,但時間又總是匆匆過去。

杜恪在杜恪一代的基礎上,陸陸續續的改良出杜恪一代1.0、杜恪一代1.1、杜恪一代1.11、杜恪一代1.2、杜恪一代1.3%等等一系列的新產品。幾乎每一次改良,都能讓電子流電池的結構更加隱藏,哪怕只是一個微調,都會給電池結構帶來巨大的改變。

「真真假假的隱藏手段,相信再牛叉的科學家,也逆推不出真正的極簡版壁壘結構。」杜恪自信表示。

實在是藍色繭蛹的壁壘結構過于完美,這是大自然無數代自然進化所形成,就像人類的雙螺旋DNA結構一樣,完美到不可思議。在沒有解開DNA結構之前,誰能想到,只是24對基因,就能從一枚受精卵,發育生長為一個完整的人。人類研究機器人這麼多年,也無非是弄個能蹦能跳的無頭機器狗。

想要讓機器人達到人類的復雜程度,估計還得再過個幾十上百年。

一周之後。

杜恪重回夏科大校園。

電子流實驗室的招聘廣告發了這麼長時間,已經有不少人遞來簡歷,經過李娟的整理,匯總到杜恪這里。有著教授職稱的一個沒有,副教授也沒有,唯獨有一位副研究員職稱的微尺度研究員,遞了簡歷。其它都是在讀研究生,甚至還有在讀本科生。

「有點寒磣了,難受。」杜恪微微嘆息,「我以為發表了,開創了電子流理論,接下來就該應者雲集、匯聚光環,沒想到現實這麼骨干。」

說起來,他的論文可是連薛忠坤這樣的國內大都關注的,夏科大的包校長親自為他背書,籌備了電子流實驗室,一看就是前途無量。但是礙于他在讀碩士研究生的身份,已經有所學術成就的教授們,願意來電子流實驗室的一個沒有。陶勛還可以說面子問題,其他人呢?

搖搖頭,他也不糾結,開始看起來這位副研究員的簡歷。

嚴嗣同,81年生,微尺度低維物理與化學研究部副研究員。99-03年,夏科大物理系,應用物理學士;03-08年,夏科大凝聚態物理,博士;08-09年,法蘭西卡昂大學CRISMAT實驗室,博士後;09-11年,夏科大理化科學中心,博士後;11-19年,微尺度,講師;2019年至今,微尺度,副研究員。

「唔,夏科大的嫡系啊,目前研究方向是……過渡族金屬化合物中的量子有序態,關聯電子體系中的自旋調控……咦,這個嚴嗣同,我好像有點印象,他給我發過郵件吧?」杜恪看到這里,立刻打開電子郵件,一封一封查閱,很快就找到了嚴嗣同署名的郵件。

還不是一封,而是三封。

不過令杜恪汗顏的是,他貌似這三封郵件都沒有閱讀,給他發郵件的人真不少,尤其是論文發表之後,但很多非專業研究人員也給他發,導致他後來看郵件的心思就沒了。

真正有心的研究人員,肯定能直接聯系到他本人,就像薛忠坤院士,隨便派個研究生就能聯系上杜恪。

他想了想,按照簡歷上附帶的手機號撥打過去,很快接通︰「喂,你好,是嚴嗣同研究員嗎,我是電子流實驗室的杜恪。」

「是杜恪本人?」話筒里傳來一個干燥的男聲。

「是的。」

「哦,我投了電子流實驗室的簡歷,應聘副主任。」

「對,我看到了你的簡歷,如果你有時間的話,我們約個地方見一面當面聊?」杜恪問道。

「好。」

「你什麼時候有時間?」

「最近沒有研究項目,都可以。」

「那就明天上午吧,直接在先研院的電子流實驗室見?」

「好。」

電話就這樣掛斷了,杜恪感覺這個嚴嗣同,是個不擅交際的人,說話聲音干燥,內容也很干燥,沒有一點客氣的意思。這不是高傲,或者冷漠,就是單純的干燥︰「感覺是個純粹的研究人員,如果是這樣的話,當個實驗室副主任,還真沒啥問題……希望如此吧。」

沒有其他人選的情況下,嚴嗣同就是目前實驗室副主任的首選了,畢竟這個職位沒一定職稱、資歷,很難勝任。

他又接著看了不少李娟挑選出來的研究生簡歷,博士研究生分一類,碩士研究生分類一類,杜恪主要看的是博士研究生。不過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大家簡歷都差不多,論文基本也都發過國內的SCI期刊或者核心期刊,不拘是第一作者還是第二作者。

「到時候都喊過來面試,性格好的話就留下,性格不好的就算了。」

在稱職這一塊,杜恪顯然是不合格的,不過他也不是很在乎,電子流實驗室就是個牌子而已。他又不是真的需要電子流實驗室,做出什麼驚世駭俗的科研成果,無非是把他早就研究好的內容,拿過來走一遍形式。所以不需要研究人員有多牛,會做實驗就好。

「喂,李娟。」他打給李娟。

「有啥吩咐,老板?」

「明天我上午跟嚴嗣同在電子流實驗室見面,你也過來,弄弄材料啥的。如果我跟嚴嗣同談好了,中午你安排個飯店,一起吃頓飯。」杜恪直接吩咐,很有老板的架勢,「另外,從後天開始,你把投簡歷的都喊過來,我們直接開始面試,先把實驗室架子拉起來。」

「老板,才發招聘一個星期時間,是不是再等等,可能很多人都沒看到招聘。」

「不等了,真有心的,咱們電子流實驗室籌備的時候就該關注了,那麼大的動靜都看不到,說明不是對電子流理論不關心,就是看不上咱們實驗室,反正沒必要等。」杜恪說著,又補充一句,「當然,如果後續有副教授、副研究員及以上職稱的來投簡歷,還是可以關注一下。」

「懂了,我這就去安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