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

「昨日拂曉,末將越過上黨城後,徑直向南輕馳,一直到潞、澤交界的羊頭山,方才停下。休整的足足半日,正欲繼續向南,便發現契丹斥候已入羊頭山界!」

府堂間,張彥威、郭榮坐陪,劉承祐端坐主位,听著韓通的匯報。一提到契丹人,幾個人精神一下子便提了起來。

「那一隊契丹斥候,只是北上略作偵察,至羊頭山而止。為了不被其察覺,末將選擇回避,其後帶了一小隊精干弟兄,小心南下。傍晚的時候,潛至澤州高平縣時,發現了契丹的軍隊!」韓通繼續說。

「高平」劉承祐起身在堂間掛著的一幅地圖上停下,很快找到了澤州北部的那座縣城,問︰「是耿崇美軍?」

「應該是!」韓通點頭︰「末將擇高處而察之,隔得雖遠,卻也能瞧見‘耿’、‘遼’旗號!」

「有多少人?」

「就末將的觀察,當有四千人往上,但具體對方有多少兵力,末將不敢妄言。」韓通回答很保守,卻同樣實際。

見著劉承祐眉頭蹙起,韓通又立刻補充道︰「不過,末將觀遼軍中,契丹人很少,大部分都是漢人!」

「漢人?」劉承祐兩眼一亮︰「是否為晉軍降卒?」

「恐怕不是!依末將看來,應該是燕兵!」韓通搖了搖頭。

「燕兵!」劉承祐面無表情地呢喃了一句,很快便反應過來。

這里指的燕兵,是幽州的契丹漢人軍隊。契丹統治幽燕之地已有十年,在「以漢治漢」的國策下,又有張礪、趙延壽這樣的的漢臣輔佐,也確是組建了一些以「燕人」為主的軍隊。

在去歲耶律德光南下滅晉的過程中,這些燕兵在趙延壽、耿崇美此類的漢人將臣統率下,也是出了不少力。

當韓通提到耿崇美軍多為漢人的時候,劉承祐的第一反應就是「晉國降卒」,且立刻就有了「策反」的打算。然而,是幽州來的「燕兵」的話,他又迅速地打消了這個念頭。

不說策反的難度,僅「燕兵」而言,他們背叛的成本太高!

「不過,這支遼兵,以步卒為主,並沒有多少騎兵!」在劉承祐思忖間,韓通又說道。

這個消息,讓在場的人不禁松了口氣,不論如何,契丹軍隊最為人所忌憚的,還是騎兵。

「如此說來,耿崇美軍,只是一支燕兵了!」劉承祐表情間凝重之意散去不少。

「是的!」

在劉承祐的示意下,韓通繼續說︰「發現遼軍後,末將不敢怠慢,立刻撤回。留下一小隊人繼續做監視後,迅速北歸,向您稟報!」

韓通匯報結束,便恭敬地候在下方,堂間安靜了一會兒,劉承祐也梳理了一遍遼軍的情況,方抬頭問道︰「情況也都差不多了解了,諸位怎麼看?」

張彥威在第一時間說話了,看起來稍顯激動,臉上的橫肉都抖了幾下︰「殿下,高平距離上黨可不遠,照韓通所說,沒準今日契丹軍已經拔營北來了。澤、潞之間,就隔著一座羊頭山,一定不能讓敵軍輕易進入潞州。立刻派軍吧,佔住羊頭山,將敵軍攔在潞州之外!」

張彥威說完,劉承祐反應很平淡,對其建議,不置可否,想了想,問郭榮︰「你是什麼想法?」

郭榮滿臉嚴肅,微垂著頭,又琢磨了一會兒,方才道︰「張將軍的想法,太過保守了!羊頭山距高平不過四十里,若遼軍當真已拔營北上,等殿下派軍南去攔截,恐怕對方早已入潞州境內!」

先簡單地反駁了一下張彥威,郭榮繼續道︰「若韓通探查無誤,遼軍兵力並不多,我軍得潞州軍相助之後,對方甚至還處兵力弱勢,再加其以步軍為主,沒有胡騎的威脅」

郭榮說話間,一抹自信的色彩在其臉上綻放開來,劉承祐一直觀察著,注意到其「放光」的眼神,心有所感,覺得自己猜到其想法了。

果然,郭榮拳頭用力一握,振奮地說道︰「殿下莫若集全軍南下,與敵接戰。我軍連夜南下,佔據上黨甚速,昨晨起又一直嚴密封鎖消息,遼軍對潞州的情況恐怕還不清楚。若此時南下與戰,定有出其不意之效。」

「正面接敵,正面破之,必大振我河東軍威,也可對中原、河北反擊契丹暴政的軍民起激勵效果!」

相比與張彥威的保守,郭榮的建議可當真要激進得多,甚至可以用冒險來形容。若說耿崇美軍還不清楚潞州的情況,主動出擊,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但同樣的,劉承祐此時也不清楚對方的具體情況。敵軍軍情,不是憑著韓通一雙肉眼,就能了解清楚的。戰爭,畢竟不是兒戲,關乎存亡之道,由不得劉承祐不謹慎。

眼下,劉承祐已控制上黨,得到潞州軍民的支持,還背靠河東,可謂佔據主動優勢。只要穩守上黨,縱使耿崇美軍力倍之,他有信心拒之。

但是,主動南下與戰,這其間的風險可就大了。兵力沒有絕對優勢,燕兵的戰斗力也不清楚,選擇與其正面對戰,若是出現什麼意外,沒能戰而勝之,甚至打敗了,那他全潞州而奪的大好局面可就一去不返了,甚至影響到劉知遠他日進軍中原,奪取江山的大計

當然,要是一戰而勝,如郭榮所言,收獲必然是巨大的。不說其他,就于他劉承祐而言,初領軍上陣,便取勝果,必然名聲大振。

問題是,這是他頭一次領軍,論打仗,他真的不會啊!

郭榮一個建議,使得劉承祐猶豫了,緊蹙的眉頭,詮釋著他糾結的心理。

見劉承祐遲疑,大概是被郭榮這個後輩拂了面子,張彥威忍不住念叨了︰「殿下,若听郭榮之言,是否太冒險了?」

連張彥威,都看出了其中的風險。

張彥威的話,似乎又加重了劉承祐的猶豫,抽了口氣,問侍衛在旁邊的向訓︰「星民你月復有韜略,意下如何?」

對此,向訓也表現得很甚至,好生思量了一會兒,方說︰「以眼下的情況,只要殿下率軍守備上黨、壺關,潞州局勢便盡在掌握,南進潞州的戰略也就達到了,這不失為一個穩妥的選擇!」

听向訓的意思,貌似也贊同穩,劉承祐正欲開口接話,便听到了一個「但是」。只見向訓輕聲道︰「打仗本就是冒險的事,若連耿崇美數千兵都忌憚,那如何面對契丹數十萬兵馬」

聞言,劉承祐陷入了沉思。見他這副猶豫的模樣,坐在旁邊的郭榮眼中不由露出一抹失望。

劉承祐,確實是猶豫了。明明有更穩妥的選擇,為何一定要冒險?

但是這個時候,腦中恍過「高平」這地方,猛地抬眼看向已經面無表情的郭榮,嘴中念叨了一句︰「高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