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坤興公主一直陪在興國公身邊,傻子都知道,坤興公主這輩子就只能嫁給興國公的。

不過之前的時候,這事兒並沒有公布,也沒在公開場合說什麼,大家就當瞎子,聾子,就當沒看到了。

可此時,這可是眾目睽睽之下。最為關鍵的是,這不是有簾子擋著的馬車廂里面,而是木制自行車上。坤興公主要真能坐那後面,那就太親密了。

說實話,這樣的事情,真得有點驚世駭俗!

可是,崇禎皇帝卻不知道怎麼想的,竟然還一口就答應了,而且是坤興公主都沒說話,他就先答應了。

這種事情,真得太明顯了!

就有點讓人覺得,好像坤興公主嫁不出去,趕緊先把這個夫婿給佔了再說那種!

呀,這個事兒,叫什麼事兒啊?

虧了這些朝廷重臣,大部分都是興國公舉薦或者和興國公關系不錯的。在听到了他們的對話之後,沒有立刻有人反對。

要是換成那些七品御史言官靠在這前面,听到這話的話,絕對會有人反對的。

這種事情,皇帝不可能為此殺頭,卻能博取名聲!

或者,如果這個事情放在大明中前期的話,這些重臣也絕對會勸阻的。要是他們不勸阻的話,當然會遭受彈劾。

可是,這是在明末時候了。這時候的風氣,其實是相當開放了。

特別是江南那邊,那些士子穿著女子的衣裳招搖過市,都成了一種風尚。甚至比起這些更厲害的,也都是有的。

之所以會如此,其實也和大明開國幾百年來經濟得到快速發展有關。

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再為饑寒做斗爭,便開始在精神世界方面有需求了。

大明朝的各種流傳後世的著作,包括《金瓶梅》、《三言兩拍》等等,全部都是誕生在大明中後期。戲劇方面也有很多,比如《牡丹亭》,《東郭先生誤救中山狼》等等。

各種思想也在這個時候百花齊放,有好的,當然也有不好的,比如追求享樂的等等。

因此,興國公要用木制自行車帶坤興公主的事情,雖然確實驚世駭俗,卻也還在他們的認知中。更不用說,作為坤興公主的父親,大明皇帝都一口應承了。

這不? 張明偉一听崇禎皇帝這個丈人都答應了? 便不管其他? 當即對朱媺娖說道︰「我先騎下? 穩了妳再跳上來? 就坐後面,攬著我的腰就可以!」

說完之後? 只見張明偉便開始騎這木制自行車來了。

事實上,剛開始那會? 崇禎皇帝和那些朝廷重臣,其實都想看張明偉的笑話。這個木制自行車? 他們可都是練了好久之後才學會騎的。因此,他們就想看看? 張明偉這個木制自行車的發明者,不會騎就有點搞笑了。

可這會? 誰也沒有關心興國公會不會騎這木制自行車了。而是都看著坤興公主,看著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這才是關鍵!

只見張明偉上了木制自行車之後? 只是稍微搖晃了下,便穩住了? 甚至還繞了個圈感覺了下。

就感覺比起後世的自行車來說,要笨重不少,並且騎得不輕松。但是,用這個鍛煉身體似乎是不錯的。

這麼想了會,他便笑著對朱媺娖喊了一句道︰「可以了!」

朱媺娖的臉色紅紅的,不過卻沒有猶豫,或許是因為和張明偉相處久了,也可能是南征北戰之下早已磨去了深閨中的忸怩,只是看了崇禎皇帝一眼,見她(t )父皇笑著看著她(t ),便不管了,只是輕快地跑了兩步,便穩穩地落到了自行車的後座上。

張明偉就知道她(t )沒問題,畢竟朱媺娖都能翻上奔馳的駿馬,上個自行車算什麼?

在車把稍微晃動了一下之後,張明偉就穩住了,當即喊話道︰「陛下,走吧!」

崇禎皇帝看到朱媺娖紅著臉,低著頭坐在後座,當即哈哈一笑,便騎上自行車追了過去。

然後,內閣首輔堵胤錫等人,互相看看,臉上充滿了無奈。皇上做事,真是有點荒唐了!這事兒,肯定會在今日就傳遍整個京師!

不過他們心中其實很清楚,崇禎皇帝就是用這樣一種荒誕到近乎不可能發生卻又真得發生了的方式,向天下人表明他和興國公的關系,誰都無法動搖!

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看書app,【 \咪\咪\閱讀\app \\ 】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這麼想著,這些臣子便只好又騎著自行車跟上去了。

唯獨左懋第笑呵呵地看著他們離去,然後騎上隨從牽過來的寶馬,慢慢地跟上。

………………

興國公回京,崇禎皇帝領文武百官出京師迎接。本身這樣的事情,就是非常大的事情了。

先得到消息趕去圍觀的京師百姓,就第一次見到了有傳聞,但是只有極少數人見過的木制自行車。

大街的兩邊,五城兵馬司的軍卒戒嚴。圍觀的百姓只能在隔離圈之外觀看,就那麼看著當今皇上帶頭,騎著木制自行車出城而去。

這看到的一幕,讓他們在把下巴撿起來之後,便熱切地議論了起來。

後面聞訊趕來的京師百姓,听到這些議論之後,一個個都是驚訝、好奇,便加入了討論,主要是打听情況,恨自己趕來有點晚了,竟然沒有見到從未見過的一幕。

可誰知,等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看到了這輩子都難以忘記的事情。

只見當今皇上騎著木制自行車又過來了,並且,在落後半個車頭的距離,還有一個年輕人,穿著軍中常見的窄袖。

這不是關鍵,關鍵是在這個年輕人所騎的自行車後面,竟然還坐著一個英姿颯爽的女子,挽著那個年輕人的腰!

這……

如果下巴掉地上會發出聲音的話,估計這會兒全是這種聲音了。

這時候,在圍觀的京師百姓眼中,不存在當今皇上,也不存在後面跟著的一群文武重臣,而是只有這對年輕人。

這個印象,絕對是刻到了他們的腦海中。

一直等到臉面的大隊錦衣衛跟上的時候,他們才回過神來,頓時,不用說了,「嗡嗡嗡」地聲音,就響成了一片。

「和皇上一邊騎著那奇怪的車子,一邊交談的,肯定是興國公吧?」

「那是肯定了,除了興國公,還有誰有資格在百官之前,還能和皇上這麼聊天的?」

「那車後的女子是誰?」

「這妳們不知道麼?興國公的身邊,一直是只有一個女子陪同的!」

「坤興公主,絕對是坤興公主,看他們的衣裳就知道。要不然,也沒有別的女子會在這樣的場合出現!」

「……」

總之,一直到戒嚴解除,京師百姓,絕大部分人都沒有散去,或者說是忘記了散去,還在議論這輩子都難以忘記的一幕。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對于看到的這一幕,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話題也多︰南征北戰的興國公回京,天下基本太平;蒸汽機事件;木制自行車;坤興公主公開露面,還和興國公共用一車,關系親密等等。

不管是哪個事情,都非常具有話題性,使得這些事情以飛快地速度傳遍京師各個角落。

畢竟能有時間,或者說能趕上看這個熱鬧的,在京師百萬人口中也只有少部分人而已。大部分人都要靠著這些人散去之後,才會知道的。

國子監內,那個叫文生的,正拉一群儒生,在室內一角議事。

他們當然知道興國公要回京了,因此他們在商量的,也是興國公回京之後該怎麼做!

就在這當口,國子監內看到那一幕的監生回來,便讓國子監也一下轟動了。

沒多少時間,便也傳到了這些人耳朵里。

頓時,所有人都有點傻眼了。

他們忽然發現,他們在做得事情,似乎比他們所想象的還要艱難地多!

興國公不在京師將近一年的時間後,他們自我感覺,似乎能在某些方面挑戰下興國公了!可此時他們才發現,他們好像應了一句話︰老虎不在家,猴子當大王!

當老虎回來的時候,他們才發現,猴子壓根沒法去和老虎叫板,哪怕只是爬樹都不行!

認識到這一點,很多人的面色就難看了,甚至都有了退縮之意。

文生見此,便急了,連忙喝問他們道︰「妳們別忘記了,這個事情,我們是退無可退?難道有一天,妳們想去搞那什麼鬼東西?寒窗苦讀這麼多年,一朝之間就全部拋棄了?」

「興國公要做的話,就憑我們,攔得住麼?」其中一人听了,便無奈地回答道。

文生听了,連忙安撫他們道︰「妳們別忘記了,咱們就抓住蒸汽機的事情便成。而且就這個蒸汽機的事情,不是也有人在前面頂著,我們只要聲援就成了麼?」

一听這話,其他人頓時精神一振道︰「對哦,听說他好像還要在朝堂上公開質問興國公!」

「是啊,我們就等事態發展好了,不管如何,由高個在前面頂著,我們怕什麼!」文生听了,連忙帶著一點興奮之意鼓勁道,「就算是興國公,面對他,怕也難以應對吧?」

「就是!」其他人听了,紛紛點頭。

于是,他們商量了下,便紛紛出去打听消息,就想第一時間知道朝堂上會傳來什麼消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