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572.彭城之戰,輸的人是項羽!(求訂閱)

大唐皇宮,李世民此刻完全懵了,他感覺自己現在才看懂了劉邦。

以前就覺得劉邦只是一個流氓混混,但今天,他才明白劉邦真正的可怕之處。

朱棣也是腦瓜嗡嗡的。

他以前只覺得劉備很牛逼,從一個落魄的底層一路逆襲,他覺得劉備那些籠絡人的手段,劉備那些精彩的操作都是劉備自己想出來的。

可今天,他才明白,劉備基本上都是在抄劉邦的作業。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這才是真正的亂世梟雄啊!」

「這麼看來,劉邦的成功根本就不是靠運氣。」

「這明明是實力派!」

………………

其他皇帝們都紛紛點頭,只有經歷過創業的艱辛,才明白從0到1的那種艱辛。

這就如同在未知的黑暗中模索,走錯一步,就有可能會萬劫不復。

真實的世界可不像玩游戲,還能給你重來一次的機會。

而陳通此刻也沒有客氣,繼續提問。

陳通︰

「接下來劉邦掛靠在了項梁門下,等項梁戰死,劉邦就又掛靠在了楚王熊心的門下。

接下來的故事你們應該都知道,楚王熊心兵分兩路,一路就是以劉邦為主,攻打咸陽。

那麼問題來了,你覺得劉邦發明的這種掛靠的模式,對他能夠第一個進入關中,到底有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系?」

………………

李世民這一次可不會讓李隆基這孫子給坑了。

陳通剛一提問結束,他就立刻回復。

千古李二(雄主罪君)︰

「李老三,你不是說自己很牛嗎?」

「這個問題你來回答吧!」

………………

李隆基臉色一黑,他覺得李世民太不講究了,哪有這樣坑孫子的!

不過現在已經騎虎難下,他要是連回答問題都不敢,那還跟陳通杠個屁呢?

直接認輸得了。

他在腦海中思索了一番。

長生殿主李三郎︰

「我覺得,劉邦發明了掛靠的模式,跟劉邦第一個進入關中是有一些關聯的。」

「但要說這兩者之間有必然的因果關系,那就有點過了。」

「唯一的聯系就是劉邦活著,活著才有希望。」

「活著才能踫到項梁戰死了這個機遇,然後跟楚王熊心看對眼。」

………………

李淵此刻只感覺到異常丟人。

平平無奇李家主(亂世雄主):

「就這?就這!」

「我還以為你有什麼本事?」

「結果你就分析出了這麼個東西?」

「你以後再別給老李家丟人了!」

………………

李隆基郁悶無比,覺得這李淵就是看自己不順眼,這絕對是老糊涂了。

長生殿主李三郎︰

「你覺得我分析的不行。」

「你行你上啊?」

李隆基心里暗罵陳通就給了這麼一點信息,而且歷史上對于劉邦跟楚王熊心之間的貓膩並沒有描述很多。

這怎麼分析呢?

這根本就是老虎吃天,無處下爪呀!

………………

李淵呵呵一笑,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

平平無奇李家主(亂世雄主)︰

「那我就來教教你這個孫子!」

「劉邦之所以能夠第一個入主關中,那正是因為劉邦自創了這種掛靠的模式。」

「這其中肯定是有著必然的因果聯系。」

「首先,劉邦的這種掛靠模式,讓他最大限度的保持了獨立性。」

「因為劉邦獨立于項梁,所以他可以不必為項梁賣命。」

「因此,在定陶之戰中,項梁戰死,卻沒有牽連到劉邦。」

「你想想,如果劉邦是投靠的模式,他如果是項梁手下的一員戰將,那麼項梁領兵的時候,要求他一起出戰,那劉邦有可能就會凶多吉少。」

「在定陶之戰中,說不定劉邦就被章邯順手給收拾了。」

……………………

李隆基撇了撇嘴,他可不這麼認為。

長生殿主李三郎︰

「這事也沒有那麼絕對。」

「就算劉邦是項梁手下的戰將,項梁也不一定把他帶在身邊一起參戰。」

………………

李淵冷哼一聲。

平平無奇李家主(亂世雄主)︰

「如果劉邦不選擇掛靠的模式,而選擇了投靠的模式,他雖然有一定的幾率避過了項梁戰死的這個大坑。」

「那麼他絕對得不到楚王熊心的重用。」

「這就是劉邦選擇掛靠模式,得到的第2個好處,把他和項梁徹底劃清界限。」

「你想想,如果劉邦是項梁手下的將軍,他就會被打上項梁的標簽。」

「項梁死後,楚王熊心依靠政治手段獲得了兵權,那他首先就要架空項梁一派的所有將領。」

「項羽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楚王熊心卻重用劉邦,這不僅僅是因為劉邦立的好人設,是一個厚重長者!」

「就算劉邦是一個厚重長者,他如果被打上了項梁的標簽,成為項梁一系的人,楚王熊心還會重用他嗎?」

「絕對不會!」

「而且你知道楚王熊心重用劉邦,重用到了什麼地步嗎?」

「那個所謂的懷王之約,誰先入關中,誰就是關中王!」

「其實就是為劉邦量身打造的。」

「他就是想要讓劉邦成為關中王,從而壓制項羽,消除項梁在楚國的影響。」

…………………

李隆基瞪大了眼楮。

長生殿主李三郎︰

「不可能!」

「楚王熊心明明說的是︰誰先入關中誰就是關中王。」

「怎麼可能是為劉邦量身打造的呢?」

「雖然楚王熊心放著項羽,可不是還有宋義嗎?」

「難道宋義就不可能先入關中嗎?」

………………

陳通搖了搖頭,他感覺這個李老三實在是太蠢了。

陳通︰

「這就是你完全不懂軍事的原因,所以你看不出楚王熊心真正的布局。

楚王熊心兵分兩路,一路是劉邦率領的,他的主要任務就是攻入關中。

而另外一路是由宋義為主帥,項羽為副帥,他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並不是攻入關中!

楚王熊心給這一路軍隊下達的命令是︰協同諸侯聯軍,阻截章邯大軍,把秦朝的主力牽制在趙國。

你知道章邯當時的兵力有多少嗎?40多萬秦軍!

章邯當時只憑借著20萬軍隊,就橫掃了諸侯聯軍,而這個時候他在趙國圍殺陳余張耳,秦二世還專門抽離了20萬軍團前來援助。

而諸侯聯軍也從四面八方前來馳援。

這一場戰爭必定是曠日持久,所以,無論戰爭的勝與敗,項羽都沒有時間能夠攻入關中。

這個誰先入關中,誰就是關中王的約定,那不是給劉邦準備的,難道是給項羽準備的嗎?

這個戰略部署,就是讓宋義和項羽牽制住秦國主力,然後讓劉邦去攻打兵力空虛的關中。

這你都看不懂嗎?

你說劉邦選擇了掛靠模式跟他入關中,有沒有必然關系?

劉邦如果不選擇掛靠模式,他就可能會跟項梁戰死,就算沒有跟著項梁一起被滅,他也打上了項梁一系的標簽。

劉邦絕對不會被楚懷王熊心重用,成為抗衡項羽的制衡力量。

只有這種若即若離的合作方式,才會在亂世之中博取最大的收益!

這不僅僅牽扯到戰爭層面,更牽扯到復雜的政治博弈。」

李隆基張了張嘴,發現嘴里異常苦澀,他現在沒有任何角度進行反駁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