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565.劉邦用韓信,冒的風險你無法想象。(求訂閱)

朱棣眼楮發亮,只感覺到自己對主職業的了解又增進了很多奇怪的知識。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原來所謂的忠誠是這樣理解的!」

「我就說嘛,怎麼能輕易的看透一個人的內心呢?」

「原來根本不需要看透,只需要了解這個人的利益訴求,就可以控制好這個人。」

「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術。」

此刻的朱棣只感覺到豁然開朗,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怎麼去駕馭李景隆這種人。

原來,世界上最容易控制的人,就是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

反而越沒有本事的家伙,他就越難控制,因為他們很不自律!

沒得追求啊。

……………………

楊廣,李淵等人听得那是如痴如醉,這才是皇帝之間的業務討論。

一下子就看出了高下。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李老三,你還有什麼話要說?」

「這下懂了皇帝真正的能力和手腕了吧!」

「你還相信別人的人品?」

「你相信自己的人品不?」

…………

李隆基臉色發黑,他相信個錘子。

他可是號稱政變小王子,更把曹操的專屬技能發揮得青出于藍。

那真的算是強爺勝祖,連李世民都比不了,李世民也就對嫂子動手,他可是直接對兒子動手。

他的人品,他都感覺到害怕。

他還相信誰的人品?

只不過,他並不了解帝王心術,不懂真正的運用手段,現在听到了陳通的講述,這才明白如何辨認一個人的忠誠。

一時間,李隆基就覺得唐朝皇帝不怎麼樣了。

這駕馭大臣的手段跟人家劉邦差著十萬八千里。

不過李隆基現在可不能認慫。

長生殿主李三郎︰

「陳通,這識人和用人的的觀點還馬馬虎虎,能說的過去。」

「但你所說的第3個能力,風險決斷,這是什麼鬼?」

「你這是為了吹牛胡編亂造出來的吧!」

………………

陳通搖了搖頭。

陳通︰

「你一說這話,我就知道你是一個真正的外行。

一個帝王,一個真正的決策者,反而更看重這個能力。

這是在面臨重大危機的時候,帝王真正素質的體現。

他要評估風險,更要評估收益,然後迅速的作出判斷,認為這件事情可行與否?

為什麼一個重大的決策如此之難?

那就是因為做出這樣決策之後,帝王往往就要走出他的舒適圈,進入到他不熟悉的領域,讓風險無限放大。

這個時候,普通人就會猶豫不決,然後錯失最佳解決問題的時間,或丟掉了最好的機遇。

歷史上的袁紹就是這樣的人。

曹操給袁紹的評價就是︰好謀無斷!

聰明是聰明,可就是沒有帝王該有的決斷能力。

所以,曹操覺得袁紹也就一般。」

……………………

楊廣眼神一亮。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帝王不願意改革的原因,因為改革,就會帶來非常大的風險。」

「改革成功,那這個王朝就會日新月異,皇帝就會青史留名。」

「可如果改革失敗,那王朝就會遭受毀滅性的打擊,皇帝從而會遺臭萬年。」

「這一步是天堂,一步是地獄。」

「所以很多皇帝寧願保守的選擇妥協,選擇待在舒適圈內,也不願意為建立更大的功業,嘗試改革。」

「就比如︰從諫如流李世民。」

………………

李世民郁悶無比,這楊廣跟自己真是有仇啊,什麼事都要捎帶上自己。

不過他卻沒有辦法反駁。

這就是不爭的事實。

改革可不是那麼容易的,那風險大到了無法想象。

楊廣不就是因為這樣,才導致身死國滅的嗎?

…………

曹操哈哈大笑。

人妻之友︰

「風險決策能力,那的確是帝王和頂層決策者必備技能。」

「帝王沒有必要精通很多細節,但必須擁有這個能力。」

「而且還得承受決策之後帶來的後果。」

「這就更加考驗帝王的眼光和格局。」

………………

朱棣此刻就差拿個小本本記下了。

而此刻的李隆基則是臉色發黑。

就一個風險決斷的能力,就被你們吹的這麼神?

長生殿主李三郎︰

「我怎麼看不出這個風險決斷能力有多重要?」

「劉邦不就是用個韓信嗎?」

「他需要承擔什麼風險?」

…………………………

陳通嗤笑一聲。

陳通︰

「你連劉邦用韓信要承擔什麼風險都看不出來,你還好意思去評論劉邦?

咱先不論韓信的能力風險,忠誠風險,就光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劉邦陣營中就極有可能出現騷亂,因為其他將領不服。

韓信憑直接被拜為大將軍?

韓信一沒有戰功,二沒有名聲,又不是劉邦的親信。

他一步登天,直接超越了劉邦賬下所有的功臣,你讓其他功臣怎麼想?

劉邦手下又不是沒有能征善戰的大將。

被稱為戰功第一的曹參,還有劉邦的妹夫樊噲,更有周勃,灌嬰,王陵等人。

哪一個不是驍勇善戰之輩?

而且這些人從劉邦起兵開始,就一直追隨劉邦,他們誰不想成為最高軍事統帥?

結果他們勤勤懇懇,生死搏,到頭來卻讓一個外人騎在他們脖子上面,換做是你的話,你能接受嗎?

歷史上有多少人,就是因為無法接受軍功封賞才起了二心!

而劉邦這樣的做法,那對這些人簡直就是背叛式的打擊。

我就問,你如果是劉邦,你怎麼能夠防範這樣的風險?

又怎麼能夠讓這些戰功赫赫的將軍,心甘情願的听從韓信的命令!

這件事要是弄不好,那麼劉邦手下的大將,有可能就會生有二心。

我就問,這樣的風險大不大?

這可是足以動搖全軍軍心的決策。」

……………………

這!

李隆基直接啞火了。

一時間竟然無言以對。

漢武帝哈哈大笑。

雖遠必誅(千古聖君)︰

「皇帝用一個外戚,那都會被人口誅筆伐的。」

「像劉邦這麼提拔韓信,那簡直是捅了馬蜂窩。」

「這讓跟隨劉邦的人信念崩塌,要軍功還有什麼用?跟著劉邦還有什麼意義?」

「劉邦說提拔誰就提拔誰,一點道理都沒有,那他們何必要打生打死?」

「這件事情處理不好,劉邦整個團隊的人心就散了。」

「這樣的風險還不夠大嗎?」

……………………

李隆基都感覺這里面風險太大了。

有道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但他必須要抬杠。

長生殿主李三郎︰

「沒有那麼玄乎吧。」

「軍心說散就能散的嗎?」

……………

陳通呵呵一笑。

陳通︰

「你知道韓信什麼時候投靠劉邦的嗎?

那是在鴻門宴之後,劉邦被封為漢中王。

那個時候是劉邦最為艱難的時刻,因為鴻門宴事件後,劉邦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別人都覺得劉邦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而且劉邦是楚人,他起兵的軍隊大部分都是楚人,他們不想跟著劉邦待在巴蜀漢中,都想要回歸故鄉。

所以這個時候很多人就逃離了劉邦的軍隊。

劉邦當時都感覺到已經控制不了形勢,尤其發生了蕭何月下追韓信後,劉邦氣得大罵,以為蕭何都要跑了。

你就可想而知,那個時候,劉邦是有多麼的艱難,他賬下逃兵現象已經嚴重到了什麼程度。

以至于讓劉邦覺得,蕭何都要跑路了。

這已經不是軍心散不散的問題,而是就連劉邦自己失去了信心。

可就是在這麼艱難的時候,劉邦為了更大的野心,他還是毅然決然的啟用了韓信,登台拜將。

如果是你的話,你敢嗎?

你都不怕你自己團隊的人全跑了嗎?

有些人總以為這很簡單。

可你要真正去做決斷的時候,你就不會這麼想了。

我給你舉個例子,現在是抖音短視頻的時代,這是現在這個時代的風口,這還是一個確定性的事件。

你敢放棄現在的安定工作,你敢用自己所有的錢財和精力,投入到短視頻的創業當中嗎?

有幾個人敢這麼做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