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礦場和冶煉廠的震撼,西域使團開始轉向東南。
經過一個月大半個月的行程,也讓西域使團真正意識到了大漢到底有多大。
人口到底有多多!
而跟這樣一個強大的帝國為敵,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無盡的膽寒。
先前他們猜想的沒有錯,在武威看到的破落房子,不過是臨時居住的罷了。
而在這里,雖然房子也不算好,但也比他們的要好。
甚至還看到了一些跟洛陽見過的那些磚瓦房子。
著實讓人很是一陣羨慕……
而到了東部工業區之後,所有人都明顯的感覺到了不一樣的地方。
這里雖然沒有洛陽繁華,但是卻有很多的商販。
人數雖然沒有洛陽多,但卻總有人在購買商品。
時不時的,還能看到一座座巨大的院子,誰也不知道里面到底在干啥。
但從門口拍著長龍的車隊,也能看出一些問題。
這里的環境更好,人也更美。
比起其他地方而言,這里無異于是整個大漢第二繁華的地方。
于是,一群人又酸了。
他們的城池,跟大漢普通的縣都比不上,就更不要說洛陽或者東部工業區這種地方了。
甚至沿途路過的一些鎮子,都要比他們那里更豪華。
同樣的,更讓他們震撼的還不止于此。
「陸使,我有一個問題搞不明白……」樓蘭使者在仔細的觀察了幾天之後,找到了陸賈。
別人可以矜持,但是他不行。
大漢距離樓蘭實在是太近了,而漢軍出關的第一站,就是樓蘭,樓蘭根本就沒有緩沖的余地。
現在的形式已經很明顯了。
大漢肯定是要打大宛的,因為他們竟然敢對大漢的使團動手,這是不可饒恕的罪過。
烏孫正在糾結,龜茲則是再看烏孫怎麼辦。
北方的三大行國各有算盤,但是他們南方的小國家,卻沒那麼多家底去造了。
同樣的,很多西域南邊的小部落,小國家,也在看樓蘭的臉色。
誰讓你頂在最前面呢?
反正要死也是你先死,但你要是直接投降了,那就抱歉了,俺也跟著投降吧還是。
但是你樓蘭要是反抗了,那就不好意思了,等你打不過的時候,俺絕對會第一個投降的。
「請說!」陸賈微微笑著說道。
這一趟出行,是陸賈主動要求的。
一是跟這些人比較熟悉,二是他也迫切的需要了解一下,現在的大漢到底發展到什麼地步了。
然而事實告訴陸賈,大漢的發展,早就超出了他的想象。
不過比這些使者幸運的是? 陸賈身邊有禮部的官員跟隨? 所有他不懂的? 禮部官員都會第一時間解釋。
而相反的是? 這些西域的使者更加信任陸賈? 所以更多的問題? 他們都是來主動詢問陸賈的。
「我看到有人只身一人來到這里? 然後帶走了一大批的貨物? 我還看到了很多排隊的空車,似乎並不是他們帶來的? 難道在大漢經商? 不需要攜帶錢幣嗎?將貨物交給這些陌生人來運輸,他們能放心嗎?還有這路上? 他們就不怕出事嗎?」樓蘭使者問道。
「嗯?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釋,首先,大漢的環境是絕對安全的,只要走大路? 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問題,各地的官差都會經常在這里巡視的? 而在大漢,攔路打劫,那可是重罪。」
「至于經商,當然是需要錢的,但是大漢有錢莊,這就很方便,也很安全了。商人只需要在出發地的錢莊寄出一筆錢,支付一定的手續費用之後,就可以自己一個人出發了,等你來到目的地的時候,你的錢早就到這里了。」
「甚至都不用你經手,像我們面前的這座紡織坊,因為出貨量較大,所以凡是做這個生意的,都會直接將錢寄到這里,而錢莊只需要派專員來這里接收寄單,確認真偽就可以了。」
「那些車隊,其實就是官府組織的車隊,價格低廉,安全有保證,你可以跟隨車隊一起走,也可以單獨自己走。」
「若是實在不放心,甚至可以對這批貨物進行保價,就是支付一定的錢幣,來保證你的這批貨物不受任何損失。」
「大概意思呢就是我買了十匹綢緞從這里運往洛陽,我用了十錢為這十匹綢緞保價,但是到了洛陽,在接貨的時候我發現了有一批綢緞在運輸途中破損了,不能使用了,那麼負責運輸這批貨物的車隊,就要賠償我這一匹綢緞。」
「正是因為有了這份保障,所以更多的商人都會在接貨驗貨之後,將貨物交給運輸隊來運輸,而他自己則可以一路上游玩吃喝,不慌不忙的回去接貨,從此長途販運不再是痛苦,而是成為了一次游覽的機會。」
「……」樓蘭使者一臉懵逼,還能這麼玩?
漢人的腦袋到底都是咋長的啊?
咋連這種神仙辦法都能想出來呢?
這也太神奇了吧?
古墩……
一口甘甜的唾沫被咽了下去。
「那個,陸使,俺要是運貨去樓蘭,也能用這種方法嗎?」
陸賈愣了下,驚訝的看著樓蘭使者。
你怕是在想屁吃呢?
這里距離樓蘭多遠?
知不知道大漢的運輸隊路程只有本縣到臨縣?
用的是交接運輸的方式來完成的,而每到一地,都是需要驗貨接受,然後在運出。
若是有貨主跟隨,則不需要驗貨,甚至不需要卸車,直接換牲畜,然後拉著其他車回去就行了。
這去了樓蘭,中間上哪交接去?
「這種模式是可以借鑒的,但具體該怎麼操作,還得商部那邊再去研究,不過相比較于這種模式,另一種模式肯定更加適合你們這種長途的。」禮部的官員連忙接過話。
玩的就是禮儀這一套,哪能看不出陸賈也不知道這個問題該咋回答呢?
況且自己也沒跟他說過這方面的事情,那麼,當然是適當的接過話題嘍。
「什麼模式?」樓蘭使者來了興趣。
「在洛陽設置一個點,負責聯絡樓蘭,樓蘭那邊需要什麼貨物,可以派人來通知你們,然後你們負責在這里進行采購,而欠款則可以從樓蘭的錢莊存入,然後在洛陽,或者產地取出。」
「這種模式的好處在于,免去了大量人員的來回奔跑,每次只需要幾個用于傳信的人往來就行了,若是不急,甚至可以將消息委托給運輸隊帶回。」
「不過由于樓蘭的距離,不論是運輸還是寄錢,價格肯定會很高的。」禮部官員不慌不忙的說道。
這種模式其實已經實現了,有幾個大戶已經派家里的人在這邊購置了院子。
每次需要采購的時候,同時家中負責寄錢,就讓人來通知,送寄單,拿到寄單之後,這邊開始直接根據要求進行下單。
怎麼說呢,雖然整體經濟形勢還沒有到最好的時候。
但是現在有能力大批量制造的作坊還是有限的,他們的生意都很好。
這些常駐在這里的人,也負責了打關系,希望能夠盡快拿到貨的作用。
雖然這不可避免的會造成一些腐敗,但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只能嚴令禁止,明察暗訪了。
其實這一套就是計劃時代的那一套東西,商品不愁賣,都是計劃內的商品,我能造出來就能賣掉,你想要的話,沒有計劃是不行的。
但是這年頭沒有計劃,可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想要優先取貨,你得跟人打好關系,要麼你就得是狗大戶。
不然都是陌生人,人家憑啥為了你調整出貨順序?
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種制度,都不可能避免這種插隊的行為。
而對于商人來說,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是一個節約成本,提高利潤的方法。
「可是我們沒錢啊……」樓蘭使者雙手一攤,他想到了一個很嚴峻的問題。
就算他們能以大漢市價拿到貨物,但這麼遠的距離,運輸費用的本身,就已經超過了貨物本身的價值。
而樓蘭,又不是什麼富裕的國家,有錢人就那麼多,市場其實也不大。
平民能用的,就算運過去他們似乎也用不起。
「這些都好說,沒錢也不是說就不能做買賣的,不過具體的還得讓商部那邊過去看一看,說不定你們那邊有什麼商品我們也需要,到時候可以用這些東西來抵價的……」禮部官員很有套路的說著。
「我現在就想下單,到時候直接帶回去,但是我沒有那麼多錢……」樓蘭使者點了點頭,有些猶豫。
廣個告,我最近在用的看書app,【 \咪\咪\閱讀\app \\ 】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絲綢可是個好東西,帶回去絕對不虧,就算不賣,他也有辦法盈利。
但這次出來自己沒帶多少錢,就算大漢以市價給自己,按照現在的價格,自己也買不起兩匹絲綢。
「沒關系,大漢錢莊提供商業貸款服務,你可以去錢莊進行貸款,只需要在期限內償還少量的利息以及全部本金就可以了。」
「我要是還不起了咋辦???」
「沒關系的,錢莊有自己的風險評估,如果你真的還不起了,那只能說明是他們得工作出了問題。」禮部官員笑呵呵的解釋著。
還不起?
巴不得你還不起呢!
到時候大軍直接殺過去,連理由都有了,欠債還錢,殺人償命,俺是來討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