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50章 漢國再無對手矣

楚國大廈將傾,早已不是成蔭納涼的好地方了。

事到如今走到這一步,很多人都不想。

那些楚國的舊貴族們不想放棄自己的利益,他們還抱有幻想。

但劉邦身邊的人卻看的清清楚楚,一是蛋糕不夠大,根本不夠分的,二是人未必會跟著你走。

去個幾千人有什麼用?

又能起到什麼效果呢?

投靠了漢國雖然爵位會下降,但不管怎麼說,也總比跑去會稽郡當個縣令,或許縣令也當不上要強的太多。

最最重要的是,他們能成功的到會稽郡嗎?

那韓信的行軍路線,明擺著就是有所預謀的。

與其帶著更少的人跑出去跟他們野戰,為什麼不在這里與其決戰呢?

人多不打,非要等到兵盡量絕了才去打?

圖啥呢?

「主公,營外有人自稱主公舊友前來拜訪!」

「舊友?」劉邦微微有些疑惑,問道︰「來者何人?」

「對方未說,只說乃早年與主公有同袍共枕之誼!」

劉邦微微皺著眉頭︰「難道是???」

巨大的興奮瞬間上頭,能與他同床共枕的友人,而且還是早年間的。

不就是沛縣的那幫狐朋狗友嘛?

啊!

呸!

什麼叫狐朋狗友啊?

那是生死與共,一起干事業的弟兄!

那些弟兄除了死了的以外,也就蕭何與曹參兩人落在了漢營。

能說出這話的,一定是曾經與自己最親近的人。

劉邦越想越是興奮,也顧不上還正在商議的眾人,腳步匆忙的便朝著營外走去。

「主公!主公留步!」

「主公不要……」

陸賈、隨何二人面色一變,連忙喊道。

而此刻的劉邦只顧著興奮,哪還會去听他們二人要說什麼?

不論是蕭何還是曹參,只要能回來一個,劉邦這心里面就會覺得很踏實。

「主公,不要去……」陸賈連忙一路疾跑的阻攔在劉邦身前。

「汝為何要阻攔?」劉邦滿臉生氣的看著陸賈。

「非是屬下要阻攔,而是此乃楚營,誰又敢保證,周圍沒有他們的眼線?主公親自相迎,若被那些人看到了,會為主公帶來更多麻煩的呀!」陸賈說道。

劉邦听聞,冷汗瞬間打濕了整個後背。

萬一來的人真是蕭何或者曹參。

如果他們回來真是為了勸降。

那麼自己現在的這番行動,豈不是要告訴楚軍要防著自己了嗎?

「多謝先生阻攔,吾險些釀出禍事啊!」劉邦連連道歉。

陸賈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勸下來就好了,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連忙朝著旁邊的人說道︰「去將對方請進來,不要聲張!」

不大會兒的功夫,一名身著長袍,帶著斗笠的中年男子出現在了劉邦面前。

而在看到這道身影的時候,劉邦不由覺得鼻子一酸,眼淚止不住的落了下來。

瞬間上前抱著蕭何,一把鼻涕一把淚的也顧不上。

「你咋才回來捏……」

額……

跑錯片場了……

「你怎麼才回來呢?你知不知道,這一年我是怎麼過的?每天都在想著你啊……」

蕭何一臉無語的拍著劉邦,倆大老爺們見了面竟然鑽進自己懷里哭,這要是不知道的,還真以為他們倆是龍陽之好呢。

要是被呂雉給誤會了……

不對,是被呂澤給誤會了,自己上哪說理去?

好生安撫了一陣,劉邦的情緒總算是穩定了下來。

「想不到今生還能活著在與沛公見面啊……」蕭何感嘆道。

「這一年到底都發生了什麼啊?」劉邦抹著眼淚問道。

「要說這一年啊,其實我也是稀里糊涂的,漢王不知為何盯上了我與敬伯,當日我听說範公要拿項羽的妻子送給漢王而被漢王當場看穿翻臉之後,氣不過便去找其理論,不知怎麼的就被漢王知道了,然後就這麼明目張膽的挑撥離間……」蕭何說起了當初他跟曹參被漢王扣留的事情。

劉邦微微皺著眉頭,說道︰「當時你是不是找了個人回來報信?」

「沒有啊……」蕭何愣了下,接著說道︰「我與敬伯被禁軍日夜不停守著,雖說行走自由,但卻連跟人說話的機會都沒有,又怎麼會找人來捎話呢?就算是有,估計也是漢國的斥候冒充的。」

劉邦震驚了,難道那個時候的漢軍斥候就這麼強大了嗎?

接著說道︰「當日那人所講,與今日你所言盡相同,甚至告訴吾說,楚國要找吾麻煩,後來吾找人打听了一下,當時項家的確是想除掉吾的,但是被趕回來的範公制止了,這才升了吾做薛郡長。」

「漢王如此攪局,自然是希望沛公與楚國決裂,最好能夠開戰,如此,漢國便可漁翁得利。」蕭何直接說道。

好歹在漢國待了一年,對于漢國的套路基本上也模的差不多了。

「對了,你是怎麼回來的?」劉邦突然想到,蕭何已經是漢國的侍中了,這個時候怎麼可能會自己一個人跑到這里呢?

漢國斥候遍布天下,蕭何若是偷偷跑了出來,恐怕早就被斥候追上了吧?

「我來勸沛公加入漢國的!」蕭何認真的看著劉邦。

「???」劉邦震驚之中帶著三分果然如此的看著蕭何。

在漢國待了一年,被洗腦了?

連曾經同床共枕過的老弟兄都不要了?

然而蕭何卻沒有去想那麼多,也沒必要。

「現今之局勢,沛公應當看的很清楚了,楚國滅亡,在于漢王何時下令進攻,現在楚軍內部應當人心惶惶了吧?這一路來的時候,我也都看到了,那根本不是可戰之兵該有的表現。」

「出城決戰也好,逃往其他處也罷,只要楚軍離開了彭城,漢王的目的便達到了,當今局面,乃為死局,楚軍唯一的機會,便是當初漢國出兵的時候便出來決戰,選擇彭城決戰,或許沒錯,但站在漢國的角度來看,那就是大錯特錯的了。」

「楚軍若是不離開,無非就是漢國出兵時日多一些罷了,但這對漢國並無影響,此番出征,漢軍所用糧草,皆為楚國之糧草,後方邊境,早已囤積了數百萬石的糧草,隨時可以運送過來。」

「漢軍拖的起,楚軍拖的起嗎?楚軍將士還有再戰之心嗎?根據漢國那邊得到的消息,彭城的糧草,最多不過三個月便會消耗一空,而到了那時,漢軍便可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彭城。」

「我在漢國待了一年,起初的時候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回到沛公身邊,但是後來見的多了,經歷的多了,就發現即便我回來了又能如何?漢王之志,十個吾也比不上。」

「漢王曾言不會在諸夏封王,能被封王的,一定是打下了諸夏以外的土地,沛公麾下能兵強將如此之多,便是來了漢軍,也有稱王的機會。」

「說一句貼心的,當今之漢國,天下再無對手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