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九章 律動之分推緣由

星空之中。

自東南方向傳來的浩瀚律動,盡數出現在南宮伯玉眼中之後,這整個的「傳遞」過程,可謂是一覽無余;南宮伯玉眼看其走到頂點,緩緩墜落,直到只剩下最後一絲余韻,以至于最後終結。

若不出意外,為赤界映照收攝,下一步便將反饋于心元識海,想來木襄也當早已等候在那里!

南宮伯玉的神情,卻是微微有些凝重。

從他自己的角度來看,其收獲可謂極為巨大,道術之上,又大大攀升了一個台階。

不過,回顧過往,從他與費難、鐵珂的經歷來看——費難、鐵珂二人入界之時,皆是圓滿境界;但在這赤界之上,因機緣聚合,終于臻至圓滿之上。而對于南宮伯玉而言,圓滿之上乃至窺見真流,幾乎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最終反饋,是自己的真流之境和心意境界完整的提升了一層。

如此說來,也算情理之中。

但最大的問題是……

他自己的收獲是足夠了,可對于歸無咎棋局中的「功果」而論,卻是沒有太大的幫助!

南宮伯玉念頭轉動,將方才之所見反復玩味,終是沒有想到能夠從這個過程中,推演出什麼落子破局之妙法。

按理說整個過程已然結束,南宮伯玉也可以回返了;但遙遙望了一眼「赤界」之上傳來的訊息,南宮伯玉選擇不動。

因為此時此刻,他的「道境境界」只堪堪用去了十分之一有余。

此時回返,未免浪費。

等候了一陣,南宮伯玉忽然雙眼一亮。

東南方位,紫薇大世界的方向,分明又有律動傳來。

只是這律動幽微無比,如果說方才那道必定屬于「莫方評」的律動宛若濤濤海潮,那麼此時這道律動,就宛若清溪流泉。這細小的規模,綿綿若存于整個界空之內,漾起微影。

經過了方才由「已知」到「未知」的推演過程,此時此刻,虛空之中律動之全體,皆在南宮伯玉感知之內。

並且,由于此微影的出現,令南宮伯玉的感知能力陡然拔擢了一層,此時此刻他模模湖湖感受到,其實在這較小的律動之下,還有規模更細微的存在,彌漫無際,前赴後繼,幾乎不曾有一時一刻之斷絕。

但是再細微一層的存在,南宮伯玉確實是看不到了。

仔細一推演,南宮伯玉心中了然。

方才這能夠感知的「細微」規模的律動,其實正是較那最強等級的律動低一等的存在,分明是近道真君亡故之後的律動照影。不知是隱宗或本土道傳的哪一位天玄上真,還是妖族的某一位妖王。

以規模而論,卻是後者的概率略高。

至于那實在看不明白、只依稀感受到似乎存在、前後不絕的「微影」,大約就是元嬰境界、乃至更低境界的修道者。以紫薇大世界之大,每日亡故的元嬰境、金丹境,必然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其實一個普通道境修士在此,也只能看見同為「道境」的、那規模最巨的律動;但南宮伯玉無論真流密意還是心神境界,陡然提升一層之後,竟爾達到一個大的躍遷,連近道層次的亡故照影,亦能看見!

其實南宮伯玉不知道的是,就在方才,「莫方評」律動之影尚未結束之時,同樣夾雜著一道近道層次的照影,只是他境界提升之前,尚未能夠看見罷了。

那近道之影的律動蕩漾,似乎較之道境律動稍稍緩慢,在南宮伯玉的關注之中,直至數個呼吸之後,其才「達到」了赤界所在之方位,並且為赤界感化「吸收」。

南宮伯玉定楮一望,神情明顯有些動容——

一個顯著不同的跡象,明白出現在他目中。

方才莫方評的「律動之影」,被南宮伯玉完整捕捉之後,其形容面目展現,就像是……一只巨大的紡錘?

大致而言,其在東南方位、疑似紫薇大世界之所在蕩出之後,本是完整擴散的模樣,但是其在相去赤界超過三分之二的距離,卻似乎受到了強烈的吸攝之力的影響,呈現一個巨大的喇叭形,被「灌注」于赤界之內。

但是現在這道「近道律動」,卻真的只是如平靜湖面之中投入一枚小石子,然後那波紋朝著四面八方蕩漾而出,沒有受到一絲一毫異力的影響;這「赤界」就好像遠離水波中心的一枚不起眼的浮萍,靜靜的「感受著」這律動之影經過己身,並且在不起眼之間,搜集了一線律動……

很明顯,道境律動的強度,要明顯勝過了近道境的律動;所以,常理來說,其律動之象,更應該呈現這「廣為彌漫」的景象,但是其卻並非如此!

前者,是強行搜集;後者,是只取一瓢。

並且,在汲取近道境律動之時,整個「赤界」的明亮程度明顯有細微差別,分明較南宮伯玉覺得,現在才是赤界的「正常狀態」,方才其實是「特殊手段」發動的結果。

不知為何,南宮伯玉立刻就想到了兩個可能觸發機關的存在︰其一,位居赤界正中、號稱赤界中道境道術之所系的「碧影」——無名界。其二,是道境二分、收納一半氣機照影的無形星辰之象。似乎是這二者之一,在「莫方評」的律動之中增幅了赤界的力量,呈現出那奇特的「紡錘形」收取過程。

稍加推理,南宮伯玉認為是前者的可能性更高。

因為「飛升修士」進入紫薇大世界之後,無論是陰甘牧還是莫方評,必然都是收納了存儲于無形星辰之內的一半氣機之後,才被斬殺。到了這一步之後,那無形星辰對于修道人的作用已然是微乎其微;而那無名界位居赤界之正中,又是成就道境的關鍵,很明顯更加重要許多!

似乎是有些線索了。

旋即南宮伯玉思緒微動,莫名又有了一個猜測︰其實,這並不僅僅是「近道境」和「道境」兩種層次的差別;而是莫方評隸屬二轉修士、赤界本土中人之身份所導致的結果。

換言之,此時此刻,如果紫薇大世界中有一位妖祖或是人劫道尊亡故了,其照影雖然強度要較近道境強上許多,但是呈現出來的面目,卻多半是和方才的近道境相同——如巨石如水,激起波瀾而成圓,朝著各個方向均等蕩漾而出,為赤界取其一瓢。

照著這個思路想下去,南宮伯玉只覺自己感悟不斷。

此時此刻,在他心中想象發揮——

如果沒有臨近赤界的「強化倒灌」,莫方評的死亡律動,似乎有一種莫名空疏遼闊的味道,好似其順序蕩漾而出之後,一起一伏,相去極為遙遠。極有可能經過赤界之時,赤界也「感受」不到,從而錯過!

這種空疏感,同樣不是道境所共有,而是唯有二轉修士才具備的獨特性質?

如此一來。

倘若目前的推論都是正確的話,找到了赤界之上的那道「強化機關」——假設其確實就是無名界的話——如果找到掌控這樞紐的辦法,臨時將這機關「關閉」,那麼就有可能導致紫薇大世界上二轉之影的律動,呈現「正常模式」;並且錯過赤界的感應,最終打破這周而復始的循環?

此念一生,南宮伯玉只覺得自己神意之中傳來一種異常的暢達和滿意。

哪怕不能肯定結論必然正確,但是這「律動異象」,作為推演之由,也足夠了。這一趟天外之行,無論是本身道術還是事功因果,俱達到了非常滿意的收獲。

又看了一眼道境時間的「剩余」,南宮伯玉便覷準了赤界的方向。踏步行去。

雖然他自虛空踏步,每一步不知有幾萬里之遙;但是每一步踏出之後,距離赤界的遠近,似乎絲毫不變。換作旁人,面對如此景象,未免有兩分心季;哪怕是入界之時的南宮伯玉自己,也只能憑著心中信念堅守,堅信以自己的道緣和氣運,必然能夠在自己的「道境」維持結束之前,返歸赤界。

但是現在的南宮伯玉則不然——在唯實唯理真流大道和本身道心又提升了一個大境界之後,每向前一步,自己與赤界之間的幽微變化,俱是呈現數理,感知于心;只踏出一十二步,他心中已然有了明確的計算結果——在自己的「道境法身」尚有百分之三的剩余之時,自己必然安全回歸于赤界的關門邊界之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