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章大道方便門,心安何處求

第二日蘆篷打起竹簾時,一眾修士看見竹簾之後坐的並非錢晨,便有一些騷動。

雖然司傾城也是救世的四位真人之一,但她形容氣質都猶如少女,太過稚女敕,難以讓人心服。出手的神通雖然不凡,但終究沒有錢晨一傘撐天,從孔雀大明王肚中破月復而出,道體重生來的震撼。在一眾修士的意識里,也就是修盟大長老一般等若陰神的境界。

但他們也不敢出聲質疑,只听司傾城一擊玉鐘,清脆的鐘聲讓眾人下意識的便是一肅。

司傾城開口道︰「今日由……咳……貧道來講授築基之法!」

「築基之法各家皆有不同,無外乎引導、服食、觀想、煉氣、外丹、言咒、祭祀、鍛體等等……」司傾城從不同流派的築基之法入手,先是平鋪講開,她出身道院,接受的是正一龍虎玄壇最正統的修道教育,于這等基礎知識,乃是幾人之中最為扎實的。

每一種築基之法,總是寥寥數語便能說清楚,解說關竅之時,更是詳略得當,通透無比。

在場數千修士,道法混雜,旁門正道魔道皆有涉獵,築基之法竟然都逃不出司傾城所述種種。眾人以自己的築基之法觀照司傾城所講,居然都有所得。就算是結丹真人都只感覺自己的見識,只得司傾城說講的只鱗片角,第一次縱觀築基這一境界的全貌。至于那些尚未築基的凡俗,自然是沉浸其中。更多築基修士則是冷汗津津,才發現自己的道基千瘡百孔,錯漏百出。

下方修盟的大長老,對左右的結丹真人嘆息道︰「若是昔年我們也有如此機緣,何至于走了許多彎路!」

旁邊山羊胡的老道士撫須笑道︰「這一代的修士,有福緣啊!」

待到司傾城開始傳授具體的築基法門,引導、服食、觀想、煉氣、外丹、言咒、祭祀、鍛體,不無有細微具體的功法。甚至可以按照主修功法,體質不同,各有刪改。

一時間,一眾听法的修士居然人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築基之法。旁邊的錢晨听了,都大點其頭。讓錢晨上去講,他自然可以窮究築基背後的修行道理,讓听懂的修士,推導出適合自己的築基方法也不難。

但下方能听懂的修士,絕不超過十一。

與司傾城相比,錢晨傳授的是公式定理,悟性出眾者自然能解出答案。司傾城卻是以經典例題,講述解題思路和題目變形。由道院這等遍布魏晉兩國,弟子數十萬,受道士數萬的龐大勢力——中土第一補習班,全面教授出來的真傳弟子。道院見過的體質無數,教授的道法駁雜,自然積累了無數例題,由司傾城講來,真比錢晨更加合適。

道院這等萬年積累,並非通曉大道,道法精湛便能超越,就如大學教授去教幼兒園,未必有經驗豐富幼師合適。

四峰上下,低階修士終究佔據了大多數,這等直接的道法比昨日錢晨講授的修行常識更加震撼。相比之下,他們自己修行的道法,比起來都太過淺薄。甚至原本視若至寶,甚至秘不示人的一部分傳承,現在看來卻有些錯漏百出,更讓這些低階修士將司傾城視若神人。司傾城講述完各家的築基之法,終于進入正題,循循善誘,開始講解授之法。

這等法門一開場,便恢弘至極,震撼人心。

司傾城先開口,便介紹上界天庭。三清四御,九位帝君。天庭八部,周天星神。

展開金丹界域,一尊尊神祇名諱帶著神光道蘊,于玉皇頂上顯化,其背後那猶如大道降臨,浩然強橫到不可思議的力量,讓人戰栗。莫說那些結丹修士,就是修盟的三位陰神尊者,都能感覺到自己在那一尊尊神祇面前猶如螻蟻一般。

神道最重威嚴,只是神名,便天然帶有令人信服的力量。

然後便是借助神祇之威,凝聚道,納入天庭體制,積修眾生願力上奉諸神,得到神力賜予轉化法力,借助神祇賜予的神力築基之法。

一旦被授予道,更能借助所供奉的神祇和本命道施展法術,非但不會有礙修行,更能跨越一切資質和資源上的障礙,只要有神相助,積累功德願力,乃至日行功課,都能緩緩進益,毫無瓶頸,毫無難礙,勝過如今苦苦模索各種難關不知多少。

而且如此築基非但沒有根基不穩之虞,更勝過天下九成九的築基之法。

就連蘆篷之後的錢晨也不由嘆息,元始道祖所創的天庭體制,確實完美無缺,法度森嚴。乃是明目張膽的官方開掛,將神道底蘊盡入道門。推廣開來,幾乎可以消滅天下九成九的旁門,除了佛門能夠抗衡一二,就連魔門也要斷了傳承。天下走旁門、魔門道路的,無不是貪圖快捷,或是資質不堪,或是心性不足。

但神道超拔之法,足以越過一切資質,心性的阻礙,乃是終南捷徑。

而且比起魔道之法,稱得上是毫無後患,道門早已具備一統天下的潛力。

比起靈寶道祖廣傳大道,不辨良莠,元始道祖的手段堪稱堂皇大氣——只要我開闢通天大道,你那偏狹小徑自然無人願意去走。

此乃絕根之法,效果如何,且看四峰修士听聞大法,如何目眩神迷,心神動搖,便可知一二。

坐在積金峰頂的法信听聞了這等道法,都不由苦笑道︰「真人這是在絕我佛門根基啊!」

他看著那些早已拋去了一切築基之法,全身心投入天庭道法的低階修士,臉上苦色更甚,心中嘆息︰「長此以往,哪還有人願意青燈古佛,一意苦修,莫非真要將淨土方便法門傳下?叫天下佛門弟子,念經成佛?」

從本心來說,法信是不願如此的。念經成佛縱然飛升極樂,也不過是真佛之外依附的螻蟻,雖然得享極樂,但終究未曾覺悟真如。長此以往,對于佛門只有壞處,沒有好。

縱然佛法傳遍天下,又有幾人能覺悟佛法真諦?卻是失了世尊覺悟者之師的身份,也忘了佛門的根本大願。

利用信仰者,終將謎于信仰。

錢晨也在反思︰「既然元始道祖開闢了如此治世大道,那為何道門只是輔助人間王朝,未曾徹底發力,統一天下修行之法呢?天庭為何並未真正的插手人間,授之法,也未曾泛濫,道童到道士只有十一的比例,道士到道人則更低呢?而且道人以上也應該有法度尺度才是,如此才稱得上等級森嚴。何必讓他們轉而投入宗門修行?」

「天庭若是願意,從道童到道士,從道士到道人,再加一個金丹境界的真人、陰神境界的道師、陽神境界的真君、元神境界的真仙,從入門到飛升,從飛升到天庭為官,半步不離天庭體制。等級森嚴,完美無缺,一應超拔劫操于天庭之手,歸于元始道祖。」

「如此治世,才稱得上是道祖手段!」

「但元始道祖終究未曾如此,而是神道仙道分離,相互制衡……」錢晨微微一想,卻是不難堪破︰「原來如此,太上傳道,開創的是玄門。仙道根本終究是長生逍遙,超月兌造化,元始道祖若是用天庭之法治世,那麼並非道門一統天下,而是道門被神道融合,披著道門皮囊的神道再次一統天下。」

「我道這等治世之法,為何如此成熟,原來本就月兌身于曾經主宰宇宙的神道啊!」

「這樣一來,借助神道之法入門自然可行,畢竟神道教化之功,別有一番妙用。天庭治世,固然並非我心目中好最好的世界,但也絕非最壞的,甚至稱得上中等之上。但到了通法之後,尋求結丹之時,便要擺月兌諸神的扶持,自去尋求大道。或是拜入宗門,化本命道為輔助,另鑄根基,繼而結丹。或是神道為輔,符道為主,凝聚本命真符。這便是道人境界存在的意義……」

講述完授之法的種種玄機,已經是三更天,明月高照五行山,司傾城便一擊玉鐘,淡淡道︰「今日講道已畢,明日寅時五刻開講!」

四峰修士再次齊聲,肅然道︰「恭送老師!」聲浪震動五行山,驚起無數鳥獸。

垂落竹簾,閉蘆篷,司傾城才興奮的拍著胸口,對錢晨等人道︰「好多人啊!我有沒有鬧出什麼笑話?啊!剛剛開口的時候忍不住咳嗽了一聲,我沒有沒有昨天師兄講的好?」錢晨笑道︰「比我講的好!」燕殊則是有些猶豫道︰「會不會講的太多了?神道之法終究並非正途……」

錢晨微微點頭,平靜道︰「那明日司師妹就先別講授之法!試試水再說……」

……

夜里的長流峰,已經有修士尋了靈脈匯聚之地,開闢了洞府。游三正在自己開闢的一間石室中打坐,因為白日的講道,有些心浮氣躁,難以入定,便拿出袖中的白骨紅顏刀,輕輕撫模。雖然有了錢晨贈予的豬牙刀,這件魔道法器已經並非他手中威力最大的法器,但每次溫養法器之時,他還是下意識的更傾向于溫養這一柄白骨刀。

久久的,游三突然眼前朦朧,一滴水珠滴落在白骨刀刃上。

「我好想你!」

他撫模著長刀,喃喃道。

只有在存亡亂世結束的時候,人才會意識到自己失去了什麼。

心中麻木退去,空空蕩蕩,一時間不知道該堅持什麼,前路如何的游三,想起白日里听聞的經文。他盤坐而起,低聲念誦道︰「寂寂至無蹤,虛峙劫仞阿。豁落洞玄文,誰測此幽遐。一入大乘路,孰計年劫多。不生亦不滅,欲生因蓮花。超凌三界途,慈心解世羅。真人無上德,世世為仙家!」

「……三界眾生。漂流苦海。無有解月兌。汝豈忍受。宜須精勤。奉行我法。普皆救度。若有眾生遭諸危厄。當誦此經。禮念聖號。即得離苦。超升淨土。永得解月兌。逍遙自在。長生益壽。老命更延。一切厄難。皆得消滅!」

「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九陽上帝!」

他深深叩首,向那冥冥之中的大威能,向生死之外的未知,誠心正意道︰「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九陽上帝!」

一點神光落入心田,悄然扎根,將他茫然無所依的道心托起,冥冥之中,他感應到白骨長刀之上的一聲輕輕的嘆息,仿若青絲長發擦過脖子的麻癢。游三心中升起一種感動至極的大歡喜,一時間喜樂讓他淚盈眼眶,心中觀想騎著九頭獅子的慈悲神祇,精修的魔氣緩緩褪去,在洗練之中,歸復正道。

插一句,【 換源神器】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兩個時辰之後,胡五六敲響石室大門。

看到禁制自行開啟,他便徑直步入洞府內,嚷嚷道︰「師兄,大家都在討論要不要請真人授,這可比我們原來的修行之法好多了。已經有人嘗試了皈依神祇,只是雖然觀想了神光,卻遲遲不能凝聚道,大家都說還有真人想必還有關隘沒說清楚,明日要請真人細講呢!」

胡五六進得洞府,看到游三盤腿坐在蒲團上,渾身污穢盡去,身上發出清淨之香,身體透徹,陰氣魔氣盡殊化去,竟然廢去了原來的根基,更上一層。

雖然還未凝聚道,但已然轉修了新法。他手上的白骨長刀化為玉質,刀柄上系著一根紅線,在胡五六進來的時候,發出一聲低語般的輕吟。

「師…兄…」胡五六後面的話都有些結巴了。

他看到游三平和笑道︰「師弟,我已經決心修持道法,積修九千外功。待到功德圓滿之日,與你嫂子飛升青華長樂界!」

他掌中白骨玉刀輕輕躍動,這一刻,胡五六從未見過自己的兄長如此坦然,竟然一掃人妖大劫以後的茫然和無措,有一種明悟本心,尋到了前路,並決心堅持下去的無謂和平和。人妖之戰之時,固然有許多修士畏懼退縮。

但大劫劫數之後,卻也不乏有人心生迷茫,大道對于許多人來說,太過高遠,他們需要更直觀,可見的心靈依托。這一夜,許多人向神道而求。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