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73章 到底該怎麼抉擇?

胖子所提出的這個問題,羅杰此前從未想過。

但細細想來,卻有一種細思極恐的感覺。

現在是法制社會,不會,或者說極少再出現幾百年前的大航海時代,為了搶佔市場,動輒殺人全家的惡性競爭。

但是,商界之中,殺人不見血的手段,可是絕對不少的。

和那些背後有著在北美扎根數十上百年,勢力盤根錯節的大財團支持的大型廠牌比起來,MAD唱片可以說是毫無根基。

但是,MAD唱片卻擁有著為數不少的,當紅歌手、樂隊的唱片合約,以及價值巨大的版權庫。

——雖然有一部分版權並非MAD唱片所有,但只要獨家運營權在手,所有權的歸屬並不重要。

僅僅只是這兩樣,就足以讓MAD唱片成為一塊令人垂涎欲滴的肥肉。

有著前世的經驗,羅杰很清楚,未來的這一輪唱片業洗牌,最大的贏家,或者說活到最後的,只有三個。

背靠著法國自來水公司(維旺迪)的環球唱片、傳媒業巨頭時代華納集團旗下的華納唱片,以及同時有著兩個超級豪門,島國的三井財團和歐洲的貝斯塔曼家族共同支持的索尼-BMG。

其它的大型廠牌,例如百代唱片(EMI),在這一輪洗牌中,都是失敗者。

要麼破產後徹底銷聲匿跡,要麼被三大巨頭收購,成為旗下的子公司。

甚至于華納,也只是勉強保住了巨頭的地位。

嚴格算起來,真正的贏家只有財大氣粗的環球,和更加財大氣粗的索尼-BMG,雙方聯手瓜分了百代唱片,就是最好的證明。

每當一個行業遇到寒冬的時候,無論是多麼強大的渠道資源,多麼出色的管理層團隊,亦或是任何獨一無二的盈利模式,都遠遠不如「手上有錢」四個字更加管用。

毫無疑問,為了在這一輪洗牌時,獲得更好的抄底收益,肯定會有不少野心家蠢蠢欲動,暗下黑手。

在如今的北美,許多公司都是以高杠桿的債務來運營,一旦資金鏈的某一環出了問題,哪怕僅僅只是某一筆款項延遲了兩三個月這樣的小問題,都有可能致命。

想要讓一家公司破產清算,成為抄底的目標,最好,也是最省力的方式,就是針對這家公司的資金鏈做文章。

其次,則是打壓股價。

後者更加的麻煩,好在MAD唱片沒有上市,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唯一要擔心的,就是公司的資金鏈出現巨大的麻煩。

「我前兩天剛剛和我的會計師通過電話。」

羅杰很快就想明白了這些問題,立刻開口道︰「我手中的News.Feed股票,將在九月初進行第一筆交易,大約能得到8.2億美元左右的稅前收入。到明年的三月份,剩下的一半股份也會賣出,如果漲幅達到預期的話,兩筆錢加起來,我大概能拿出20億美元。」

頓了頓,羅杰又補充了一句︰「當然,這是稅前的數字。」

如果不是抱著對唱片產業進行抄底的想法,20億美元,對MAD唱片來說已經不是一個小數字。

即便是一家大型唱片公司,說值錢確實值錢,但要說價值驚人,卻也未必。

在羅杰的印象中,環球收購剝離了全部版權,以及唱片合約的百代EMI,也只是花了十幾億美元而已。

雖然說這是個抄底的低價,但不管怎麼說,就算不考慮品牌本身的價值,百代也還有一個完善的全球發行體系在手,比現在的MAD唱片強了不知道多少。

但是,如果要同時推進公司高層所提出的,三項擴張計劃,並且還要在擴張的同時,大肆收購在未來幾年的行業洗牌中破產倒閉的廠牌。

這樣一筆花費,絕對不小。

說白了,這個動作,就是奔著把MAD唱片推上唱片業巨頭的位置去的。

想要成為一個巨頭,沒有幾百億美元的價值,連門檻都模不到。

哪怕是有著一個很好的抄底的機會,所花費的資金也少不到哪去。

高杠桿的負債,資金鏈的壓力極大,風險高得驚人。

但若是不大舉負債,想要大肆抄底收購,卻又成了奢望。

一邊要想辦法壯大自身,同時還要警惕競爭對手對自己下黑手。

這其中的平衡,要把握得好,很難。

「就算你那邊一切順利,能拿出二十億美元來,再加上《美國達人秀》為我們籌集到的資金,最多也就是三十五億,這還沒算IRS要拔一層毛。」

胖子搖了搖頭,開口道︰「加上公司本身的估值,往高了算,一共算六十億美元好了。兩倍的杠桿,風險已經不算低,一共也就能拿出不到一百億美元的現金。一百億美元,如果要留下五分之一應對可能的風險,剩下的錢不夠同時推進三項計劃的,必須要有所取舍。」

取舍兩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在數字唱片時代,版權庫的意義無需多言。

在流媒體的市場劃分徹底穩固之前,誰擁有最大的版權庫,誰就有最多的話語權。

而且眼下就有一個很好的目標。

百代EMI手中,就有一百多萬首歌曲的音樂版權。

雖然這批版權的單個價值不夠高,但數量卻足夠驚人,這已經足夠了。

再加上樂隊和勞倫斯兄妹共同持有的那批數量不多,但質量極高的版權。

兩者結合,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不會缺乏。

手握這些版權,無論是單獨與流媒體平台談判,還是面對唱片業內部,MAD唱片都會佔據很大的主動。

但這里邊,最重要的一個前提,就是必須要拿下百代唱片的版權庫。

保守估計,這批版權的價值,也在四十億美元上下。

即便是趁著百代破產的機會,打上一個折扣,也絕不可能低于二十億美元,甚至于,若是能夠以三十億美元以下的價格拿下,都可以說是血賺。

制作部門的擴建,這也是十分迫切的事情。

隨著MAD唱片簽約歌手、樂隊的增長,現有的制作部門人手早就捉襟見肘,每年光是外包制作業務,就要花費一大筆錢。

雖然說這項計劃的投入,和另外兩項計劃比起來不算多,但也要幾億,甚至是十幾億美元的先期投入。

而且就迫切性來講,這項計劃反而是最為緊迫的,已經不能再繼續拖延下去。

最後,則是全球發行體系的建立,這卻是最燒錢的一項。

再怎麼節省,最起碼也要砸進去三五十億美元,才能看到點浪花。

若是想要完善這個框架,沒有百億美元的投入,想都不要想。

看上去,隨著數字唱片逐漸取代實體唱片,全球發行體系的價值似乎大大降低。

但羅杰卻是知道,事實並非如此。

如果說未來的八年左右,實體唱片的市場會迅速萎縮。

那麼再下一個八年,這個情況反而會逆轉過來。

單張唱片利潤極高的黑膠唱片,市場規模將會出現極為驚人的逆勢增長,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在那之前,MAD唱片必須在海外市場的實體發行渠道上,佔據一席之地。

這個計劃可以放到最後來執行,但卻絕無可能拖得太晚。

若是等到這一輪洗牌結束之後才開始,所要付出的代價,將會成倍的增長。

哪怕是樂觀一點估計,最遲到2010年到來之前,MAD唱片必須完成對「擁有海外發行體系的廠牌」的並購。

2007年到2009年,這三年的時間,可以說決定了未來二十年,乃至于五十年內,MAD唱片在整個唱片業內的地位。

「如果先專注于版權和制作部門擴建……」

羅杰敲了敲桌子,瞥了一眼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的安妮,又收回目光,用詢問的語氣,對胖子說道︰「我們能否在兩到三年的時間內,籌集到足夠支持另一項計劃的資金?」

在創建了MAD唱片之前,羅杰一直疑惑一個問題。

為什麼那些擁有巨大號召力的大牌明星,極少有人成立自己的發行公司?

難道他們不知道,光是發行自己的專輯,就足以賺得盆滿缽滿嗎?

經營MAD唱片幾年之後,羅杰才想明白這個問題。

不是不想,而是要認真經營一家唱片公司,實在是太燒錢了。

光靠明星這個職業所取得的收入,遠遠不夠填滿這個無底洞。

給別人打工,固然要被剝削上一筆,但卻也省了許多亂七八糟要操心的事情。

更加重要的是,不需要想方設法,到處籌集資金,去填滿這個深不見底的大坑。

賺到的錢確實少了一點,但卻是全部都可以用在奢侈享受上,這恐怕才是絕大多數人願意過的生活。

而不是像羅杰這樣,買一個大件都舍不得,只敢花上一點小錢。

嗯,超級游艇、大型飛機、太平洋上一座島這樣的大件,還有千八百萬美元的小錢……

「估計很難……」

胖子清楚羅杰在想什麼。

先推進兩個比較著急的計劃,然後賺上些錢,再開始下一個。

這個想法確實不錯,但是考慮到時間和資金上的壓力,胖子還是很無奈地開口道︰「幾十億美元的商業貸款,銀行不會給我們十年八年的還款期的。還款期越短,我們的還款壓力就越大。別說攢下錢了,說不定還要以貸還貸。」

以貸還貸……

簡單來說,就是一筆貸款到期之前,和銀行商量著,再借一筆錢,用來歸還上一筆貸款。

這種操作在商業中很常見,若是資質和信用良好,合作密切的公司,銀行往往也願意批這樣的貸款。

反正左右都是不虧的,還能多賺幾年的利息錢。

論對融資的了解,樂隊里沒有人比得上華爾街出身的胖子。

以胖子的性格,敢肯定地說這個方案不可行,那就是真的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羅杰忍不住皺眉,想了好一會,問道︰「那,我們還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弄到大約三十到五十億美元的資金?」

「有。有兩個辦法。」

胖子十分肯定地點頭。

頓了頓,喝了一口啤酒,繼續說道︰「實際上可以算是一個辦法,就是放出部分股權,引入新的資金。無論是能拿出大筆現金的新股東,還是想辦法上市,都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引進新的股東入局,或者是募股上市,本質上來講都是一回事,用股權換取資金。

當然,兩者的區別還是有的。

如果可以選擇,樂隊當然希望是能夠引進新的股東,最好是人傻錢多不管事的類型,像安妮一樣。

呃,安妮好像沒什麼錢……

總之就這麼個意思。

至于募股上市,這是最後的選擇。

一家公司一旦上市,會衍生出一系列的麻煩事。

比如說可能遭到惡意狙擊股價,到時候樂隊是否需要出手穩定股價?

若是出手,資金從哪來?

若是不出手,股價的高低,關系到的可不僅僅只是賬面財富縮水的問題。

一旦管理層和簽約的明星都開始人心惶惶,對公司的運營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更不要說,這還關系到和銀行打交道的問題。

再比如說樂隊不能再光明正大地佔公司的便宜,賬目要分得清清楚楚。

最直接的一點,樂隊現在和MAD唱片所簽訂的發行合約,樂隊獲得全收入的百分之九十這一項,就可能會引發巨大的爭議。

——雖然合約細節不需要公開,但是上市公司的財報卻是要公開每一項明細的,只要關注一下MAD唱片向樂隊支付的銷售分成款項,有心人稍微計算一下就能算個大概。

但不管兩者有什麼區別,用股權換資金,最大的問題在于,樂隊無法再一言決定MAD唱片的一切,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人。

無論是引入額外的股東,還是讓MAD唱片上市,都會產生這樣的麻煩。

引入外部資金,這是實在沒有任何辦法的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

然而,如果不引進外部資金,以樂隊的資金實力,又很難讓MAD唱片在未來幾年,唱片業的洗牌中有很大的作為。

到底該怎麼抉擇?

羅杰皺眉不語,遲遲無法做出決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