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52章 這個學不來

重新回到錄音室中,樂隊眾人多少都有些不在狀態,第一天的進度……

算了,還是不要說進度了。

根本就沒有進度,沒有錄出哪怕一條可以用的音軌。

就連一向以「快槍手」著稱的安妮也同樣如此。

在專輯錄音過程中這很常見,狀態總是需要慢慢調整,回到正軌之後,進度就會加速起來。

這就是為什麼,羅杰很喜歡兩張專輯一起錄的原因,這樣做可以節省下第二章專輯的「調整狀態」的時間。

當然,最多也就連著錄兩張專輯,再多的話,哪怕不考慮對樂隊其它工作的影響,長時間呆在錄音室里,過了那段「高產期」之後,反而會因為枯燥的重復性工作,導致效率逐漸下滑。

第二天一早,進入錄音室之前,胖子突然叫住了羅杰。

「這份文件讓你的會計師看一下,沒問題就簽了給我。」

「這什麼東西?」

羅杰有些納悶地看了一眼,標題上寫著《版權運營分成結算明細》,頁腳上有著mad唱片的logo。

看到這,羅杰立刻明白了是怎麼回事,樂隊手中掌握的歌曲版權,都是委托給mad唱片進行運作,在抽取了極低的抽成之後,絕大多數都歸樂隊所有。

但並非是每產生一筆版權收入,就會進行一次結算,那太麻煩了。

結算沒有固定的周期,累積的資金達到一定的數目就會結算一次,按照樂隊的要求,這個數字是一千萬美元,算上這一次,今年已經是第三次了。

沒有繼續去看文件內的細節,奇怪地問道︰「這玩意你自己簽了不就行了麼?」

需要樂隊簽字的一些文件,現在已經不需要三個人都簽字。

只要涉及金額低于三千萬美元,並且不涉及【版權轉讓】以及【排他性版權授權】這兩點,羅杰三人中隨便一個人,再加上律師和會計師簽字,文件就會生效。

「樂隊那份我已經簽了。」

胖子指了指羅杰手中的文件,說道︰「這份是你個人的分成,詞曲版權。」

委托給公司運營的,不單有樂隊的歌曲版權,同樣還有羅杰拿出來賣給別人唱的歌的詞曲版權。

其中最大的「客戶」,就是公司旗下的【ac-130】樂隊,已經拿走了四張完整的專輯,羅杰腦海中,前世林肯公園樂隊的歌已經快被掏空了。

林肯公園樂隊出色的專輯當然不止四張,但羅杰對這支樂隊只能算是路人粉,總共也就買了五張名氣最大的專輯而已。

除了【ac-130】之外,吉姆的【閃現】樂隊也是一個大客戶,前前後後從羅杰這里買走了近五十首歌的版權。

其它的就要少了很多,都是零零散散的,但搖滾圈子這麼大,哪怕將範圍局限于北美,只有十分之一的樂隊會購買羅杰的歌,那也是相當龐大的數字。

除了少數送人情的特例,羅杰「賣」出去的歌,尤其是委托給公司運營的作品,簽訂的都是長線分成條款,而且其中有一半以上都包含「歌曲版權收入分成」,而不是僅僅只有收入分成。

或許一次性的收入低了些,但每賣出一首歌,羅杰都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持續收入。

單從詞曲版權收入這一點上來講,羅杰已經算是站在了樂壇頂尖的水準。

當然,這主要是靠以量取勝。

有許多流行音樂領域的詞曲作者,單首歌曲或者單張專輯的收入要比羅杰高得多,但作品數量卻要差得遠。

除了樂隊的收入分紅之外,詞曲版權收入,在羅杰的個人收入中也要佔很大一部分。

「原來是這樣。」

听到胖子的話,羅杰點了點頭,直接將文件翻到最後,看了一眼總數。

1721萬美元。

「這麼多?」

羅杰嚇了一跳,第二反應是,早知道有這麼多個人收入,那上個月還提什麼分紅。

想了三秒鐘,羅杰決定跳過這個沒什麼意義的思考。

這部分收入和樂隊的歌曲版權運營一樣,都是滿一千萬美元分紅一次。

通常不會是恰好一千萬的整數,但溢出這麼多,羅杰還是第一次見。

這種專業性的財務報表羅杰看不太懂,必須要交給專業的會計師來審核。

但哪一筆收入多少錢,從哪來,這種基礎的東西還是能看明白的。

粗略地翻了翻,羅杰很快找到了問題所在。

這筆資金在七月初的時候,就已經積累到了九百多萬,快要滿足結賬的標準。

然後在七月底,又有一家來自加拿大的獨立唱片公司,一次性買走了21首歌的版權。

這筆交易采取的是基礎授權費用加上長線分成條款,也是頂級作曲家、作詞家的常見待遇。

其中僅僅只是基礎授權費用的部分,就高達八百萬美元,而且對方顯得十分財大氣粗,合約簽訂僅僅三個工作日,就一次性付清了全款。

這個速度,差不多是非加急大額轉賬的速度,也就是說剛簽完合同,那邊的錢就已經打到了mad唱片的賬戶上,只不過在銀行系統內結算之後,過了三天才真正到賬。

這種大量購買詞曲版權授權的事情很常見,不過買方是一家主流唱片公司,這就很有意思了。

羅杰指著文件上的這一行,問道︰「有這筆交易的明細嗎?」

文件中只寫了「21首歌的非排他性全版權授權」,沒有寫明具體是哪21首。

「打個電話,讓公司傳真過來吧。」

胖子回憶了一下,有些不確定地說道︰「我看過這筆交易的記錄,好像都是朋克核一類,記得不太清楚,反正都是同一個類型。」

「嗯,我給那邊打個電話,你先去錄音室。」

羅杰點了點頭,沒有繼續問下去,召來莊園里的僕人,讓人通知蒂娜-林,向mad唱片索要這筆交易的具體記錄。

倒不是說這筆交易有什麼問題,僅僅只是好奇而已。

買回去的二十多首歌都是同一類型,很顯然,那家來自加拿大的唱片公司是有了值得培養的新人。

這個年代,和前世的地球上一樣,很少再有新興的搖滾樂隊能夠嶄露頭角,不斷有媒體提出「搖滾已死」的論調。

沒有新人冒頭,只靠著一幫老家伙撐場面,某種程度上,確實可以算得上搖滾已死。

嗯,1999年「出道」的羅杰三人,被這些媒體歸為上個世紀的「老家伙」,完全無視了這支樂隊成立還不到五年的事情。

鑒于這種論調很有市場,對圈內有潛力的新興搖滾歌手和樂隊,作為搖滾樂壇的「前輩」,羅杰表示還是需要關注一下的。

至于說這幫新人里出現什麼競爭者影響到自己?

羅杰根本不擔心這一點。

到了現在這個位置上,樂隊現在的競爭對手,是流行、鄉村、嘻哈等其它音樂流派的頂尖大牌,而不是其它的搖滾歌手和樂隊。

反而是希望多出現一些出色的搖滾新人,一起盡力做大「搖滾樂」這塊蛋糕,才會對樂隊的發展起到更好的幫助。

所以,羅杰才會拿出大量的作品,交給mad唱片去運作,並非僅僅只是為了錢。

至于說培養出的新人搶了自己的飯碗?這就更加沒必要去擔心。

羅杰拿出來交給公司運營版權的歌,質量其實都一般。

這個「一般」指的是比平均水準略高,但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

至于那些真正出色的作品,尤其是在詞曲本身上出色的作品,無論是否打算自己唱,羅杰都沒有放進mad唱片的版權庫中。

所有的頂級作品,除非是關系親近的盟友,至少也要是準盟友一級,羅杰才會考慮半賣半送地交給對方。

而且還必須是不適合自己樂隊風格,絕對不會自己唱的那部分才行。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真正的頂尖搖滾樂隊,從來沒有靠著別的詞曲作者的「贊助」而成名的,都有自己的創作者。

除非像羅杰這樣,擁有一整個世界的作品,否則,大量用別人的歌,只會對樂隊的風格成型造成負面的影響,頂多只能像【金屬猴子】他們那樣,偶爾找一次外援,平時還是靠自己。

普通的小明星無所謂,但若是目標放在一線,乃至于一線以上,沒有自己的創作者的樂隊,絕對沒這個可能性。

當然,直接「包養」全世界的搖滾類創作者,也不是不行。

不過,若是有了這樣的資金實力,還玩什麼搖滾?

當明星,本質上來說,還是為了賺錢。

若是有了花不完的錢,還當什麼明星,當明星的爸-爸多好。

比如說把環球唱片放進購物車里,然後輕輕點一下「結賬」按鈕。

咳……這個購物車好像有點大,不知道馬老板買不買得起。

反正小馬老板肯定是有這個想法的,企鵝也曾向環球提出過正式的報價,以三十億歐元的價格購買【環球音樂集團】百分之十的股份。

若是按照這個價格成交,大致可以反推出整個環球唱片的價值為三百億歐元。

但環球的母公司自來水集團顯然認為小馬老板的出價太低了,因此這筆交易最終並未達成。

對于環球這個唱片業內的巨無霸,羅杰當然很有興趣。

只不過根本吃不下,而且這不是有錢就能買的問題,自來水集團肯不肯賣還是另一回事。

因此也只能暗地里流流口水,眼饞一下,然後繼續悶頭賺錢,想辦法提高mad唱片在業內的影響力。

收購巨頭?那只是一個美好的夢想。

mad唱片才是樂隊的立足根基。

與其幻想一些不現實的東西,還不如好好將手中這個「根基」發展起來。

不必達到四大巨頭那種程度,能夠做到一線主流唱片公司的水準,在唱片業內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就足夠了。

最起碼,當下次再出現類似「數字音樂平台與版權方聯盟談判」這種事情的時候,mad唱片必須要有相應的投票權,而不是只能照著別人談出來的結果去執行。

要做到這一點很難,mad唱片現在唯一的優勢在于穩定且高額的收入。

有《美國偶像》這個系列在手,公司不會缺乏明星,而有了明星,就不會缺乏資金。

但和那些老牌唱片公司比起來,mad唱片的唯一優勢,也就僅僅只有收入。

無論是發行能力、宣傳渠道、業內人脈,亦或是版權庫規模這種純粹的硬實力,都遠遠不如。

但這些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夠發展起來的,任何一家唱片公司想要在各個方面都沒有短板,都需要大量的時間,羅杰也只能耐下性子慢慢等待。

畢竟,m-a-d三支樂隊也僅僅只是明星,而不是財大氣粗,揮舞著法郎,差點收購了整個唱片業的自來水集團。

對比一下華納唱片和環球唱片的發家史,你就會發現,哪怕是唱片業,也tm一樣,有錢就是爸-爸。

哪怕背靠著時代華納這顆參天大樹,華納唱片發展成業內巨頭,也用了幾十年的時間。

而環球呢?

從注冊到躋身五大,花費的時間還不足一年。

嗯,再加上幾百億,或許上千億美元的巨額資金。

環球唱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初期,只是環球影業的一個部門。

一直到1998年之前,這個部門都沒什麼存在感,也沒什麼【蛋類物體】的用處。

在1998年的某一天,環球影業的母公司,來自法國的自來水集團突然一拍腦門︰我們得有個自己的唱片公司!

于是【環球唱片集團】,或者叫【環球音樂集團】就成立了。

這家公司成立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花費數百億美元收購當時的唱片業巨頭寶麗金,買回來以後還嫌棄寶麗金的發行體系不好用,直接整個部門給裁掉了……

只用了短短幾個月,環球就取代了寶麗金,成為唱片業五大巨頭之一。

然後一直到現在,環球不是在收購唱片公司,就是在收購唱片公司的路上。

稍微大牌一點的同行,幾乎都擺在了環球的購物車上,區別只在于買哪一個。

如果沒有反壟斷法的限制,以自來水公司的財大氣粗的作風,估計也不存在這個「困難的抉擇」。

羅杰翻著環球唱片的發家史,又想了想自家的mad唱片,不由得沉默了起來。

過了好半晌,無奈地搖了搖頭。

「算了,這個學不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