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零五章 整軍待發,異界之議

古往今來,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

守天下不僅僅需要大軍的威懾,還需睿智的才俊治理地方,否則比生亂象。

「學院已在我大漢境內開設了三年,如今也培養了不少俊杰,孤有意開啟科舉,武舉,天下才子,天下英豪,皆可通過科舉武舉來證明自身能力,繼而出仕為官,報效大漢。」劉協目光一定,朗聲宣布道。

「敢問王上,何謂科舉?何謂武舉?」文武群臣都十分詫異的問道。

實在這兩樣有些跨時代了,哪怕是如同賈詡,郭嘉等俊杰都不明白其根本。

「科舉,武舉,便是吾大漢日後考校人才的手段。」

「從郡城開始考核,再由州,最後到王都,一輪輪選拔,如若能在科舉,武舉中拔得頭籌之人,孤必委以要職,為孤效力。劉協稍稍沉澱後,開口解釋道。

聞聲。

文武百官都在思索科舉武舉的利害。

「王上聖明。」

「使用此科舉之法挑選人才,日後我大漢將徹底月兌離前塵受士族壟斷才俊。」

最終,文武群臣爭先高頌道。

「吾大漢繁榮,士族不可斷絕,也不可根除,在這朝堂的諸卿皆可稱之為士族,孤能夠容忍士族的存在,但唯獨不能容忍的是不忠于孤的士族,傳孤旨意,此番科舉,武舉,士族俊杰也可參加,但孤丑話說在前頭,這是孤給予那些曾經野心昭著士族最後一次機會,如若再敢違逆于孤,霍亂大漢,必滅其族,抄其家。」劉協冷聲道。

「王上聖明。」眾臣齊聲道。

「如今天下大定,吾大漢實力強盛,此方世界再無我大漢之敵。」劉協雙眸微凝,掃視朝堂道。

這一句話中,卻是蘊含著一種引人思索的深意在其中。

「敢問王上,是否要出征異界了?」呂布較為激動的問道。

聞聲。

文武群臣的表情也紛紛一肅,變得格外鄭重起來。

在未曾歸于劉協麾下時,群臣的眼界低廉,在他們的眼中,天下便是大漢十三州,可是在劉協的指導下,眾臣方知道天外有天,在大漢十三州之外有異國,包含了世界內所有異國才能稱之為天下。

而在這一方世界之外,仍有諸天萬界。

而如今。

隨著他們都邁上了修煉之途,眼界也更為開拓,自然知道劉協話里的意思是什麼。

「主界安可安定否?」劉協忽然站起身來,大聲問道。

「回稟王上,有臣等所在,天下安穩。」群臣齊聲道,極為激動。

「好。」

「既諸卿給了孤一個滿意的回答,那孤也給諸卿一個滿意回答。」劉協大聲一笑,隨後道︰「如今天下被我大漢鐵騎掃平,天下大定,普天之下,萬物生靈盡數臣服于孤之腳下,但,這並不是屬于孤的終點,更不是屬于吾大漢的終點。」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如今天下大定,吾大漢的國律便是孤不死,征戰不止。」

「當初孤親身探查的那個異界,如今也是時候開啟征戰了。」劉協背負著手,幽幽說道,看似平淡,卻透出了一種崢嶸肅穆。

「敢問王上,那方世界是怎樣的世界?可否有強國?可有修煉強者?」趙雲透著激動問道。

「那一方世界名為神雕世界,為低武中品,其世界內有強國林立,北有蒙古,南有宋,在境外更有諸多異族胡人橫行,而這方世界也比吾大漢的底蘊要強上許多,世界之內,武道盛行,有五人為這一方世界的翹楚,名中原五絕,每一人都是先天境之上,其中最強的已然接近宗師境,除此外,尚有諸多武道宗門林立,也為一勢力。」劉協將神雕世界的情況初步的表露出來。

「蒙古,宋國?」

「中原五絕?」

群臣聞言,都是面帶思緒,暢想著這神雕世界的一切。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看來這異界不同凡響。」群臣都是暗自想到,但沒有任何的懼怕之色,只有源于深處的無窮戰意。

大漢,無懼一切。

「敢問王上,何時出征?末將願為先鋒將,為王上在此異界殺出一條血路。」呂布單膝跪地,恭敬請命道。

「臣願請命。」眾將紛紛站出來請命道。

「臣等願為出征大軍謀士,出謀劃策。」郭嘉,賈詡,戲忠等謀臣紛紛站出來請命。

征戰異界,開拓疆土。

這可比在本土世界開拓疆土的意義完全不同。

意義非常,群臣都是欣然若往之。

「科舉,武舉之後,孤再定出征人選。」

「傳孤旨意,一月後,吾大漢舉國科舉,武舉,挑選人才俊杰。」

「待兩舉之後,孤將御駕親征,出征異界。」劉協大手一揮,直接定下。

「王上聖明。」群臣齊聲高呼道。

如今大漢一統主界,人才本就空虛,對于異族胡人,劉協是絕對不會任命要職,唯有自己大漢子民才能信任,而科舉,武舉便是選拔人才,一是為治理本土世界,其二便是日後將神雕世界打下來後,還需諸多人才治理。

「諸卿可還有要事?」劉協掃視一眼後,問道。

「臣有本奏。」荀站出來,恭敬啟奏。

「荀愛卿請說。」劉協揮手道。

「如今天下大定,而吾大漢卻無後宮之主,他日王上御駕親征,還需王後相助監國,臣在此請王上立後,穩定朝綱。」荀大聲道。

「臣等附議。」

「如今天下大定,請王上立後,穩定朝綱。」眾臣齊聲道。

「是啊,荀愛卿不說,孤都差點忘記了。」

「當日孤說了天下一統之時,便是孤立王後之日。」劉協也是露出了一抹笑容。

「傳孤旨意,立後大典于孤動兵征異界之日,至于王後人選,便是伏壽。」劉協凝視著群臣,朗聲宣布道。

伏壽為名門望族之女,知禮儀,又賢德,而且與劉協共患難,滿朝文武對于伏壽擔任王後沒有半分的不願,紛紛開口道︰「王上聖明,以伏壽娘娘為後,此乃我大漢之福。」

「此番朝事已畢。」

「眾將回去抓緊時間整軍練兵,荀,荀攸你們抓緊時間積蓄糧草,出征將至,孤不想再出征之時有疏漏。」

「臣等遵旨。」

「散朝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