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九章 袁紹的陌路

伴隨著清河郡被張燕掌控。

原本冀州僵持的局面瞬間解開了。

各路諸侯開始了對袁紹麾下大軍的猛烈進攻,呂布更是由河間城直襲袁紹的大本營廣平郡。

無需十日,冀州必定。

至于淮南的袁術,應該也會在近期被定,面對各路諸侯的圍攻,袁家縱然是第一士族也無法抗衡。

廣平郡。

「報。」

「主公,大事不好。」

「黃巾賊張燕已經投效了朝廷,如今他們已經率軍攻佔了清河郡,淳于瓊將軍被殺害,呂布率大軍過清河,現在與黃巾軍一道直襲廣平而來啊。」

袁紹的噩耗來臨,當黃巾攻佔清河,殺死守將的消息傳來,袁紹徹底癱坐了椅子上,面目無神。

「完了。」

「清河郡乃我冀州咽喉,東西進郡都必須經過清河,此時黃巾攻佔了清河,我軍已經被朝廷分割了。」袁紹一臉無神的說道。

「主公,都是郭圖這廝自以為是,才造成此番局面,屬下早就料定了黃巾依附了朝廷。」許攸這時候站出來落井下石道。

「郭圖,你誤我大事。」袁紹憤怒吼道。

「主公息怒,屬下屬下料錯了,根本想不到黃巾會投降朝廷啊。」郭圖嚇得癱跪在地上,惶恐不已。

「來人,給本州牧將郭圖拖下去杖打四十,以儆效尤。」袁紹怒道。

「諾。」幾個士卒奔上前來,立刻將郭圖拉了下去,不一會就听見郭圖的陣陣慘叫聲。

「子遠,現在該怎麼辦?」袁紹一臉求助的看著許攸,還有一種深深的懊悔在心里,如果之前听了許攸的話,那就不是現在的局面了。

「呂布,張燕他們的兵馬已經臨近廣平了,無需一個時辰便到,現在撤離已經來不及了,而我廣平只有兵馬不過三萬,必須立刻傳令顏良,文丑幾位將軍回援,方可與朝廷決一死戰。」許攸思慮一陣,極為嚴肅的說道。

「好。」

「立刻給本州牧傳令給顏良他們,立刻回軍增援。」袁紹現在知道了許攸的價值,說一不二的同意了。

殊不知。

許攸的謀略都被賈詡看得透徹,等他就是袁紹下令回援,然後痛打落水狗。

「敗了,一切都敗了。」

「當今天子不是凡人,竟然早將一切都料定,我也該想想後路了。」許攸自然能夠看出袁紹的敗象已定,但他可不敢亂說。

這時。

「報。」

「呂布,張燕大軍殺到,包圍了我廣平郡,現在正在城外叫陣,請主公下令如何應對。」傳令兵快步跑來稟告道。

「比想象的還要快,他們竟然已經包圍了廣平。」許攸神情一凝,非常的不安。

比謀略,他輸于劉協麾下的各大謀士,而比兵力,現在的朝廷大軍便是絕對的掌控,不會有失。

今日之戰,將會是奠定冀州之戰。

袁紹兵不過三萬,外派在外的顏良他們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回援,而且一旦回援,結果便是被張遼,劉岱他們的大軍吞噬。

「不要慌,城中還有兵馬三萬,足夠支撐一段時間。」袁紹努力的維持麾下的信心。

「主公,城中士族都以你馬首是瞻,他們各家都有私兵,屬下建議主公征調他們麾下的私兵步卒,擴充兵力,才有機會堅持大軍回援。」許攸建議道。

「對對對。」

「河北士族都是我袁家門吏,本州牧的話他們不敢不從,傳本州牧的命令,讓各士族將私兵調出,增援城防。」袁紹當即說道。

從這來看。

便知道這個時代士族的力量了,各家都有暗藏的私兵,縱然朝廷想管,但知道士族的強大也不敢輕易動手,因為反彈的代價太大了。

「城中的士族兵馬應該能夠征調兩萬,我們便有五萬大軍防守城池,可更加穩妥。」許攸說道。

「此番如果能夠堅持援軍到,子遠你就是我麾下的第一軍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袁紹也看出了許攸的價值,出聲籠絡道。

「謝主公。」許攸道謝道。

「走,隨本州牧上城關迎戰。」袁紹大聲道,然後帶著麾下朝著廣平城關走去。

城外。

大軍林立。

呂布麾下的八萬饕軍將士,張燕麾下的十萬黃巾軍士卒。

總計十八萬大軍已經將廣平城團團包圍,別說顏良他們無法回援,就算回援了,結果也就是一個字,死。

臨近最後一戰,呂布立于城前,冷冷注視著城關,當看到城關上人頭簇擁的一刻,便知道是袁紹來了。

「逆賊袁紹,如今你已被包圍,識相點開城投降,否則你袁家滿門都將被屠盡。」呂布持著方天畫戟,指著城關上的袁紹喝道。

「逆賊的話就不必多說了,天下有德者而居之,歷朝歷代,哪一個開國皇帝又不是反賊?」

「如今天子年幼,諸侯作亂,本州牧乃是袁家家主,身份尊貴,正合天數而起,撥亂反正。」袁紹不知恥辱的說道。

「本將給你袁家留後的機會你不珍惜,既如此,那本將告訴你,待得城破,你袁家將被屠盡,無論婦孺,無論老幼。」呂布雙眼殺機一閃,冷喝道。

「有本事就放馬過來,本州牧可不懼你。」袁紹努力振奮士氣道。

「好,那便一戰定勝負。」呂布最後說了一句,不再多言,策馬回歸本陣。

「呂將軍,待會攻城交給我們黃巾吧,昔日黃巾罪惡深重,霍亂大漢,今日我黃巾得天子寬恕,必要將功折罪。」張燕對著呂布抱拳說道。

「張將軍有心了,不過等下攻城,便讓我饕將士來吧,你們奪取了清河本就立下了奇功,卻是不用再折損性命了。」呂布卻是婉轉拒絕了張燕。

「這」听到這,張燕卻是有些感動。

原本他以為成功歸附後,就算朝廷寬恕了百萬黃巾,但他們也會被當做炮灰使用,可如今一看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當今天子沒打算把他們當炮灰,更沒打算卸磨殺驢。

「天子之恩,我黃巾百世莫報。」張燕心底暗暗想到,充滿了感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