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接著, 簡悅懿就把陳夢雷和他的團隊編纂的那套《古今圖書集成》有多麼了不得講述了一遍。

又道︰「康熙的兒子算是一人之下, 萬人之上的人物了吧?可他也那麼尊重他的老師。康熙皇帝算是千古一帝了吧?可人家對搞學術的文壇世擘那麼重視!」

「你知道康熙在世的時候, 曾經到熙春園多少回嗎?10回!而且他8次過壽都是在這里過的!這就是給所有人放出的信息——你們搞《古今圖書集成》我很支持,努力地搞,大膽地搞!」

簡曉輝不禁詫舌︰「10回啊……難怪咱清大這麼氣派……他兒子為了搞接待, 花了不少錢吧?我听說寫紅樓夢的那個曹雪芹, 他們家在康熙南巡的時候, 接待了4次,結果把整個家底都掏空了……」

「清大像現在這麼氣派,可不是允祉就能做得到的。咱們學校自建校以來, 幾經規劃、擴建, 規模已經遠不止當年的熙春園了。還有, 康熙這麼支持這項學術活動, 他自己不曉得撥款給兒子嗎?」

發現自己被老哥拉著歪了主題, 簡悅懿趕緊又拉回來︰「總而言之, 這麼重要的基址, 肯定會引來不少人觀看吧?你給李教授提個建議, 咱用玻璃罩子把基址罩好, 再派專人看守。」

「然後咱再全校宣傳, 說那里可是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的編纂地,身為清大學子一定要去蹭蹭文氣,說不準蹭了之後頭腦會變靈光,學習起來事半功倍!」

簡曉輝不太贊同︰「這種說法會不會太迷信了?不太合適吧?」

「所以我才說是蹭文氣,我又沒說去了之後, 考試運和學習運就會變好。而且,我說的全校宣傳可不是指的官方正式渠道。你難道不會傳播小道消息嗎?比如‘我跟你說哦,听說xxx去基址那邊蹭了文氣,學習成績變得特別好了,記憶力也變得特別強!’」

「這種小道消息保證流傳得比正式宣傳更快、更廣。而且,你要相信,老師們也迫切地希望與學生們修復關系,更好地開展工作。只要我們打的是擦邊球,沒有真正跟封建迷信扯在一起,他們一定會睜只眼、閉只眼的。」

「哦哦哦。」簡曉輝明白過來。但他旋即問出了另一個疑惑,「發現基址倒是大功一件,不過,這對修復師生關系有什麼用啊?」

「這個叫洗腦。不斷地從各方各面傳遞‘學生應該尊師重道’的信息,慢慢地,學生們就會潛移默化地尊重老師了。」舊思想觀念的破除,必須通過建立完全相反的新觀念才能達成。

簡曉輝︰……洗……腦……突然覺得我妹好高大上……

「我馬上就去辦!」他說道。

正要轉身走,他大妹卻拉住他︰「我話還沒說完呢,這是一套連環計。」

「還有計?」簡曉輝簡直被自己大妹的智商給震憾到了!

「光只是蹭文氣多無聊啊,一個基址能看幾分鐘?」

簡曉輝認真地回答︰「看不了幾分鐘。」他連博物館這類地方都看不了幾分鐘——因為對文物沒興趣。

「所以說嘍,咱還可以請電影公司派駐放映隊過來,在每周日休息日放映電影,豐富同學們的文娛生活。現在不是很多電影都解禁了嗎?大家每回到了周日,就一堆堆地扎到電影院看電影,那不僅得花錢買票,還得費公交車的車費錢。」

「哦哦。」然後呢?

「電影公司不是都有每年播放多少場電影的指標嗎?咱去請它家放映隊過來,一天就可以播好多場電影。學生們一邊蹭文學,一邊看電影,這是多快樂的一件事!到時候,全校學生都會感謝你的付出的!」簡悅懿笑眯眯地道。

計劃經濟時代,電影作為進行政治宣傳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各地文化局都會給直隸的電影公司定下每年播放多少場次電影的指標。那時,為了完成指標,電影公司甚至會派遣放映隊到各公社、各生產隊去播免費電影。

這種放映隊一般都是二人隊或三人隊。有時候為了湊指標,他們會專門播放只有三、四十分鐘的短片,播完一次就算一場。在這個公社播完,他們就會趕去另一個公社繼續播。

當然,這種免費電影播的都是老片。新片肯定會在各電影院播到爛,先收一撥錢再說。

不過,十年特殊時期禁了許多的歌曲和電影,有很多主基調都是贊頌我黨和人民解放軍的,但因為穿插有愛情故事或塑造的主要角色有點小缺點,又或者為了表決心,用槍指著紅太陽連打六槍,就被禁了。

在那個時代,大家能看的就只有八大樣板戲。那些戲反復播了無數次,群眾已然看得連戲詞都倒背如流了。但因為文娛生活實在匱乏,只要有戲可看,他們還是會去看。

簡曉輝興奮地道︰「前面辦的那些事,已經讓全校的老師全都對我另眼相看了!這事兒一辦,全校的同學也來感謝我,我的媽呀,我覺得自己牛x大發了!」

他又道︰「大妹,這都多虧了你的好計謀!哥本來以為這輩子,能當個工農兵大學生就不錯了。多虧了你,哥才上得了清大,而且還是正式考過來的!現在才進學校兩個月,就搞得萬眾矚目了!哥覺得……我以後真的能當官兒的吧!我說不定還能當大官兒!」

他握住簡悅懿的手︰「大妹,你放心,你為哥做的一切事,哥都不會忘記的!哥就是當了大官兒,也一定把我大妹的事放在第一位!」

簡悅懿不客氣地道︰「你自己說的啊,以後可別忘了。」

「不會不會,絕對不會!」

其實,請電影公司的放映隊來學校禮堂放電影這件事,是她給自己謀的一個小利益。

她沒收半分錢好處,義務地替老師們重新樹立權威,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們懂得尊師重道,她給自己謀點小利益不可以嗎?

實在是……在她那超強的記憶力之下,大學里學的知識,只要過一遍,她就能牢牢記住。要知道記憶是理解的源泉,只有當你記住了知識點,知識點才會反復在你腦子里蹦噠。

多蹦噠幾次,前前後後有關聯的地方不就融會貫通了?多蹦噠幾次,無法理解的地方不就理解了?

多蹦噠幾次……她還需要再去溫書復習嗎?!

她比別人多出來好多時間吶!

別人在溫習的時候,她在無聊;別人在背書的時候,她在無聊;別人在討論知識點的時候,她還在無聊……

因為無聊,她只能靜坐修行。搞得她現在修行都進步了一大截!

她可不得給自己找點休閑娛樂?!

正好現在電影解禁,她也正好去觀賞一下這個時代的電影,看看與後世的有什麼不同。

***

得到簡悅懿的授意,簡曉輝很快就去找了李教授,把他大妹的說法轉述了一遍。

李教授是個既圓通,但又身懷文人風骨的人。他先是拍案叫絕,說︰「你和你妹妹可真是人才!連這種法子都能想得到!」接著,他又惋惜地嘆了一聲,「法子是好,但要偽造陳夢雷的松鶴山房基址,我作為教務處主任是無法接受的。」

他說︰「我們清大的校訓中有一句‘厚德載物’,是說君子應增厚美德,以容載萬物。這種偽造基址的做法,跟校訓不合……」

簡曉輝無語地看著李教授,心道,果然被大妹說中了……他從挎包里掏出一堆圖紙和一個筆記本,放到李教授桌上。

李教授問︰「這是什麼?」

「這是我妹從圖書館里找的資料。全部都是她翻找古籍里有關康熙三子允祉為其老師陳夢雷建松鶴山房的事的敘述,她全摘抄到這個筆記本里了。里面甚至還有本地縣志里關于松鶴山房的記載。」

「這堆圖紙是咱們學校歷次的規則和擴建圖書,幸好咱們圖書館保存得當。這里面包括乾隆三十五年制作的《御園熙春園鳥瞰圖》、1912年規劃圖、1914年外國設計者墨菲和丹納的校園規劃圖、1919年規劃圖、1930年清大建築委員會三年建築規劃圖、1954年規劃圖、1960年規劃圖。」

簡曉輝拍拍那堆圖紙︰「我校歷次的規劃圖紙全在這兒了。李教授,你自己看看筆記本的記載,再對照看看乾隆年間的鳥瞰圖,松鶴山房的基址是不是就在大禮堂下面埋著?!」

李教授目瞪口呆,然後快速地翻閱起摘抄筆記來。里面摘抄的每一段話都有注明來源于哪本書,哪位作者所著。

他越看越震驚,問簡曉輝︰「她是怎麼找到這麼多資料的?還有這些規劃圖,都是珍貴資料,她是怎麼借出來臨摹的?!」

簡曉輝極為得意︰「我妹向來都有過目不忘之能,她根本就不用借出來,在圖書館里掃一眼,回去就能照著畫出來。」

不是臨摹出來的?!李教授張大了嘴,這這這……還真是百年難得一遇的人才啊……

簡曉輝又把他要傳播小道消息的事,告訴了李教授。然後對李教授道︰「教授,這事兒對我也沒什麼利益。要是有學生來告狀,你們就睜只眼、閉只眼,不予處理就行了。要不然,我和我妹那麼為學校老師著想,還落得要受行政處罰,這肯定會寒了我們的心的!」

李教授趕緊用力握住他的右手︰「好同學!不,好同志!我跟你保證,一定把教師工作做到位!你放心,我們學校的老師感激你們兩兄妹都來不及,絕對不會做這種忘恩負義的事的!」

「好同志」那不是指,李教授都把他看成是同輩人了嗎?簡曉輝驕傲地挺了挺胸膛︰「好,教授,等學校把基址挖出來之後,我就把傳小道消息。」

沒兩天,學校大禮堂就開始進行翻修了,說是為迎接78級學生做準備。

77年恢復高考是臨時恢復的。所以77級新生不管是參加高考還是入學都極為倉促。而到了78年,高考就顯得較為正規了,所以78級新生是在78年9-10月入學的。這兩級學生都是82年畢業的。

學校以迎接78級新生為理由來翻修學校大禮堂,77級新生都是接受的。

很快,學校就從大禮堂下面挖出松鶴山房的基址了!因為有極多的歷史資料、乾隆年間的熙春園鳥瞰圖以及清大歷次規劃設計圖紙做對比,學校教授們很容易得出,這里確實就是1709年康熙皇帝的三子允祉為老師陳夢雷所建的松鶴山房。

這座建築的基址六間房的格局全部被挖了出來,甚至是屋外磚拱橋的橋基,還有其橋下流水自工字廳東小河引過來的溝渠都被發現了。

學校還發現,美國建築師墨菲設計修建大禮堂時,他是知道有這個基址的。但他不知基址的來頭這麼大,他又把它埋起來了……

消息傳出去,清大學子莫不激動,原來咱們學校的文化底蘊這麼深!連《古今圖書集成》這部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的編纂,都是在咱們學校的地盤上完成的啊!

這時,簡曉輝再利用他那高超的社交手腕,偷偷把小道消息一傳出去……

某天,劉文秀神神秘秘地拉住簡悅懿問道︰「听說,你是因為去學校大禮堂那邊,蹭了松鶴山房的文氣,所以記憶力才這麼好的。這是真的嗎?要是真的,我也去蹭蹭文氣!」

簡悅懿︰……

她記得,她當時跟她哥說的關于怎麼傳小道消息,原話是這樣的︰‘我跟你說哦,听說xxx去基址那邊蹭了文氣,學習成績變得特別好了,記憶力也變得特別強!’

咋的那個「xxx」就變成她了?!

關于這點,簡曉輝其實也很冤枉。他想來想去,都沒哪個人這麼厲害。要講過目不忘,不就只有他大妹做得到嗎?

把她拿來當標桿,可信度「噌噌噌」地,不就上去了?

就這樣,簡悅懿自己被自己出的主意給坑了……

她怕她哥還給她搞出什麼花樣來,主動去問他︰「老實交待,除了蹭文氣那件事,你把我給抬出來了,你還跟別人說了什麼其它的?」

她的表情特別嚴肅,眉毛蹙得特別緊。

簡曉輝心里一忐忑,乖乖交待事實︰「也就……跟李教授說了,那些主意是我們倆一起出的……還有圖紙和歷史資料……是你找的……」

簡悅懿愣了,不敢置信地望著他︰「我當初說的是,讓你去出名,我不想出名!你把我供出去干嘛?!」

簡曉輝委屈極了︰「那你以前在家鄉的時候,明明跟那個農業局的專家說好,尋水法和水脈地圖對外公布時,以你的名義來公布。後來局勢好轉,你還不是一樣把名譽還給他了……」

「……那不一樣……他作為知識分子,替全市人民做了那麼大一件事,我是得把他原本該得的榮耀還給他啊!」

「你看看,你自己搶了人家的榮耀,你自己心里都不安。我這個當哥哥的,搶了妹妹的榮耀,心里還能安心?」

「這怎麼能叫搶呢?這是我自願給你的!」

「那那個專家也是自願給你的啊。」

「……」

完全說不過她哥的簡悅懿沉默了。

她其實知道她哥是好意,只是,人各有志……唉,還能怎麼辦?還不是只有原諒他……

然後從那天起,她的一舉一動都開始被大家關注起來。

比如她連著兩天打的菜都有大白菜,就有同學好奇地過來問她︰「你是不是很喜歡吃大白菜啊?听說記憶力好的人,飲食結構和普通人不一樣,是不是要想記憶好,必須吃白菜?」

她去荷塘閉眼靜修,又有人來問她︰「要想學習好,是不是必須在特別安靜的地方讀書才行?不過,看你好像沒帶書誒!是不是該復習的內容,你都已經背下來了?現在閉著眼楮就是在翻腦海里的書?」

又或者干脆有人三五成群地來邀她︰「簡同學,你帶我們去大禮堂蹭蹭文氣唄。我們去蹭了之後,發現是有點用,但效果不像你那麼顯著。你教教我們,你是怎麼蹭文氣的唄!」

以上,是學生的關注焦點。

而老師們又是怎麼關注的呢?

他們關注她的生活和學習。比如考古系的野外考古環節,需要學生自購考古工具和設備。講這門課的教授臨近下課時,把學生要到哪里去買什麼工具的事說了一遍,然後就走下講台,和藹可親地對簡悅懿道︰「簡同學,老師那里有多的,下了課你到老師辦公室來拿吧?」

又比如,簡悅懿上課沒帶喝水的水杯,當天起碼有三位老師問過她「簡同學,我送你一個水杯吧」、「學校給每個老師都發了水杯的,我本來就有一個了,多的那個送你吧」、「簡同學,你看,這個水杯印了‘清大恢復教學紀念’字樣的,多有收藏價值啊。這個你拿著吧」……

還有一名教授在上課時,一邊講課,一邊特別自然地就把一個新水杯擺到她課桌上了……

就連幫她打飯的宿管阿姨,都踫上了新鮮事。和她相熟的食堂師傅一邊給她打飯,一邊問她︰「你知道一個叫簡悅懿的學生不?」

「怎麼不知道,我和她關系好著呢!」

「唉喲,那正好了!你幫忙給她帶個消息,學校老師們集資給她捐了飯、菜票,她以後想吃什麼,就到1號窗口這邊來打,報上名字之後,我們都不會收她錢的。」

宿管阿姨完全驚呆了︰「那群知識分子咋對她這麼好?」

「我也不知道啊,他們不肯說,說要保護衛道者。」

「那……我就不給你飯菜票了啊,我就是來幫她打飯的。」

「哈哈哈,這也太巧了吧!我跟你說哦,老師們捐的飯菜票可多了,還叮囑我們最好是能給她炒點小炒。你要不要炒兩個菜?來個宮保雞丁吧,純肉菜呢!」

等阿姨回去跟簡悅懿把這事兒一說,後者完全呆掉了。

阿姨還好奇地問她︰「沒看到那群老師對誰這麼好過,他們為啥這樣待你啊?」

「……我去找食堂師傅,讓他把老師們的飯菜票退回去!他們才摘帽子,生活應該挺困難的!」

宿管阿姨一把拉住她︰「困難個鬼!人家可有錢了!」

說著,就把她知道的情況跟她講了一遍。

首先,大學講師和教授的工資自新政府成立以來,就沒低過。新政府誕生之初,大量的奸商趁此機會投機倒把,囤糧居奇,引發通貨膨脹。國家那時只好采取了用糧食代替月薪發放的方法。

那時,國家處于困難時期,卻也不曾虧待過知識分子。各所大學的校長月俸是小米1300斤-1500斤,教授、副教授是800-1300斤小米,講師、教員則是400斤-850斤小米。

而現在,知識分子雖說剛剛才摘帽子,每個月也有60-80塊錢月薪。這時期貧富差距不大,這樣的工資相較正式職工的30多塊錢來說,已經是頂破天的高薪了!

宿管阿姨說︰「他們可是有錢人!你一個窮丫頭還去可憐富人,你傻啊你?」她又拍拍她的肩膀,「阿姨不知道你到底做了什麼,才能他們對你這麼好的,但是,這個世間的法則是‘有得必有失’!」

「你既然是付出了代價的,干嘛還要跟他們客氣?再說了,你這樣,食堂師傅不得為難?無產階級何苦為難無產階級呢?」

簡悅懿勉強笑著點頭,心里卻郁悶極了,她哪兒看上去像窮丫頭了?

她現在存款都有3200多塊了,這些教授應該沒一個比她存款多吧……

她說的存款,是指銀行存款。

這個時期的銀行不僅沒有聯網,連計算機都沒有。存儲業務完全靠銀行工作人員手工辦理,就連存折和存單都是用鋼筆手工填寫,並加蓋各式印章的。自然也就不存在通存通兌了。

作者有話要說︰  有關清大校史及數次擴建的資料來源于360個人圖書館《校慶特輯∣30張罕見規劃圖,帶你見證清華園百年變遷》;

電影播放相關內容,來自于鐵血社區;

其它歷史資料均來自于《百年中國》和《中國生活記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