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

嚴州建德縣李家大院後院的書房里,劉玄坐在上首,左右下首坐著徐天德、符友德、寧師道和宋輔臣。

四人端坐在那里,默然無語,都在等著劉玄開口。

劉玄掃了一眼四人,對自己的這個班底還算滿意。

徐天德和符友德自然是代表著他的家將,這撥人是最值得信賴的。寧師道跟裴再遇一樣,是世交故友家的子弟,或為了功名,或仰慕自己,紛紛投到門下,他們跟李公亮、潘籍相近,都是跟劉玄榮辱與共,但又有很大的不同,一為部屬,一為密友。宋輔臣跟樊春霆等人一樣,是劉玄在兩浙招攬的部屬,已經深深地打上了劉玄的烙印。

「我把你們四位召來,是有一些不便外傳的機要事,與你們談一談。」

「還請四郎明言。」寧師道開口道。他是在座的人中身份最尊的,且在這私密場合里,也都叫起四郎,而不是大人了。

「我接到消息,朝中有人正在拼命地彈劾我,說我剿賊不力,包藏禍心。先是故意縱容賊軍流竄,流毒地方,毀人祖墓,有傷天德。而後又圍而不剿,養寇自重。甚至還有奏章說我勾連收買諸軍,彈壓鎮懾地方,置辦兵甲火器,暗中招兵買馬,有據地稱吳王之意。」

四人不由臉色大變,紛紛出口罵道︰「這些混賬子,四郎率我等在前浴血奮戰,這些忘八蛋卻在背後暗箭傷人?」

倒是寧師道飽讀史書,說了一段原委。

「這是他們的傳統了。當年前周與室韋相持于陰山、關東一線。前線軍將稍有勝跡,後方的文官們擔心武將趁勝得勢,拼命在後面彈劾,克扣糧餉,劣造兵甲,又蠱惑周帝,胡亂指揮,最後山崩地裂,只能偏安金陵。前周末年,天災人禍,民亂四起,軍將四處彈壓,那幫混賬子黨同伐異,勾結閹黨,陷害忠良,無所不用其極,最後逼得數十萬剿賊大軍從了賊,更逼得地方人人自危,據地自保,最後釀成了大禍。」

寧師道長長地嘆息了一聲,又問劉玄道︰「四郎,那聖上是個什麼意思?內閣和煙溪先生那邊呢?」

「聖上自然是留中不發。現在是兩浙平賊要緊時候,聖上也明白此時不能胡亂來。至于內閣,態度曖昧啊,我覺得他們有坐收漁翁之利的嫌疑。我恩師那里,」

說到這里,劉玄默然了一會道,「他也只是清流領袖之一,有些獨木難支。呂師叔,因為我重新扶植兩浙海商,傷及閩海海商的利益,有些不悅,甚至在背後有些小動作。歐陽師伯,倒是位浩然君子,對我的行為舉動是有幾分贊同。但他不少門生故吏被卷裹進去了,礙于情面,他也不便出言支持我。」

「哼,這歐陽先生天天喊著要養浩然正氣,循天理明事理,想不到卻是這般善惡不分。」寧師道忿忿道。

「歐陽師伯原本就對我有些偏見,不甚喜我。這次默言中立,已經很難得了。」

「四郎,現在朝中撕咬你的是哪些人?」徐天德開口問道。

「首先是北靖郡王為首的兩浙籍勛爵世家,他們唆使門生故吏,一天幾十封奏章,最是恨我不死的一撥人。還有就是在鄞縣海賊大案中,被我們借機清掃一空的海商們的那些後台。這些人被我斷了財路,比刨了他們家的祖墳還要悲痛欲絕。他們與北靖郡王等人的勢力聯手,據說有人要策動一場叩闕伏奏,冒死上諫的把戲。」

四人听到這里,不由嚇了一跳,這一手算是狠辣了。

「大家不用擔心,首先他們沒有佔據大義,攀扯我的理由過于勉強,難以擺到桌面上來。其次他們沒有那份狠勁。」

四人心中釋然,頓了一會,寧師道開口問道︰「想必四郎有了應對之道了嗎?」

「現在關鍵一點是如何爭取到內閣三宰輔的支持。他們有太上皇的支持,又在朝中執柄多年,實力最為強勁,只要他們能表示偏向我,這風聲定會大轉,北靖郡王的那些爪牙,還有那些海商們的幕後東家就傷及不到我。」

「四郎,三位宰輔都是老奸巨猾之人,怕是不會輕易下場啊。」寧師道琢磨著說道,「還有所謂的清流,還沒怎麼樣就各懷心思,干出自毀長城的蠢事來。可真的如重明所言,這些清流君子,爭名奪利時奮勇向前,報效任事時韜光養晦,嚴于律人,寬于律己。名為君子,實為偽君子,還不如那些真小子。」

劉玄笑了笑,只是說道︰「我此次跟你們說這些,只是想告訴你們。雖然朝中暗潮涌動,但我還扛得住,你們幾個都是我的左膀右臂,務必幫我穩住下面的弟兄們,不要被風言風語亂了陣腳。我們只有穩打穩扎,全了此功,就能立于不敗之地了。」

「四郎,我等曉得了,你盡可放心,我們自會去安撫告曉弟兄們。」

京師里新任文淵閣學士、吏部左侍郎楊慎一的府邸里。聞名天下的煙溪先生正坐在書房里,冥思苦想著什麼。這時,幼子楊翯走了進來,驚動了他。

「父親大人。」

「哦,三郎來了。秦家鐘哥兒的功課授完了?」

雖然不明白父親為何對劉玄弟子秦鐘這般關心,但楊翯還是恭敬地答道,「授完了,已經打發他回家去了。」

「哦,鐘哥兒有十五歲了吧,三郎,你說他這次下場有把握嗎?」

「把握不大。」楊翯斷然地搖頭道,「鐘哥兒雖然人聰慧,但在文章上的天資平平而已。不過今年可以下場試試。正如四郎所言,不妨多下場,就當煉心境。心穩了,自然就多了幾分把握了。」

「嗯,四郎遠在三吳,你替他管著,這事就幫著上上心。」

「兒子知道了。」楊翯應了一句,實在忍不住開口問道,「父親,兒子听說近來朝中不少人在彈劾四郎?」

「為父就是因為此事在煩惱。」

「難道四郎這次在劫難逃?」楊翯大吃一驚地問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