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

坐下後,劉氏拉著薛寶釵的手,喜盈盈地說道,「嬸子,我出身軍將世家,生性粗魯,比不得我家老四,文縐縐的,所以不會夸人。今日見到寶釵妹妹,這才明白前唐李太白的‘美人出南國,灼灼芙蓉姿’是什麼意思了。」

「嫂嫂過獎了。」薛寶釵低首應道。

「能遇到如此畫卷里的仙女妹妹,真是太高興了。只是我這次來得匆忙,沒帶的什麼禮物。小蓮。」劉氏叫著貼身丫鬟的名字。

「把那個鎏金盒子拿來吧。」

「是的,二女乃女乃。」

劉氏接過盒子,放在桌子,打開蓋子,里面有三件套。一件簪子,一件華勝,一件搖步釵。

「這簪子名叫瓖羊脂玉紅藍寶石金累絲簪,華勝叫瓖寶石金璽碧荷華勝,搖步叫細金蝶戀花步搖釵。三件是一套,原本是我在娘家做女兒時用的。款式是我家老四閑暇時畫的,物件是家里金銀器鋪的老工匠打造的,不值幾個錢,更比不得江南巧工們做的。難得與妹妹投緣,就贈予你。」

薛姨媽和薛寶釵見這三件飾品款式新穎,雅致奢麗,打造精巧,就是金陵江南富庶之地,也難得一見,連連推辭。

「如此貴重物件,當受不得,還請世佷媳收回。」

「我素來不喜佩戴這些首飾,雖然總是隨身帶著,但一年難得用上一兩回,真是埋沒了這好東西。今遇到寶釵妹妹這天仙般的人兒,這三樣東西也算找到了更合適的主人家了。世嬸不必推讓,今日就贈予妹妹了,我沒有打算帶回家了。」

推辭再三,劉氏堅持贈予,薛姨媽只好長嘆一聲,命薛寶釵收下。

「世佷媳,敢問你娘家是哪家府上?」薛姨媽小心地問道。

「家父現職遼東行省東寧鎮軍帥。」

看到薛姨媽臉上的疑惑,劉氏大笑道︰「我娘家世代軍將,久居北邊,薛夫人應該是難聞其名。」

薛姨媽有些尷尬地說道︰「我婦道人家,只是在家相夫教子,外面的事情都是老爺打理,我確實不知。」

「無妨無妨。」劉氏爽朗地說道,「我家老四你們應該听說過吧,最近他文名鵲起。你們就算沒听說過他的名字,也當听說過他的詞吧。《相見歡》,春秋兩首。」

「可是‘自古人生長恨水長東’,‘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這兩首?」薛寶釵睜大著美目問道。

「正是,就是這兩首。正是我家老四寫的。這小子,從小就聰慧,五歲就開始背《詩經》,七歲開始背《孟子》,十二歲瞞著家里人去考秀才,居然讓他中了個小三元。而且我家老四文武雙全,剛接到院試捷報,就有軍報說野胡擾境。我家老四就換了鎧甲,挎刀持槍,背弓攜箭,騎著戰馬跟著家父去了前線。這臭小子自小就膽大妄為,軍陣前居然自願為先鋒,帶著百余騎策馬直沖敵陣,來回沖殺了四次,終于將上千野胡擊潰。」

劉氏說得很含蓄了,薛姨媽還是被唬得花容失色。看到她臉色有些蒼白,劉氏連忙收住後面的話,「斬首十余,耀武四寨十五哨。」

對于從小在邊塞軍鎮長大的劉三姐來說,這才是一個男子最光彩的功績之一,可是看來薛姨媽似乎接受不了這種過于血腥的功勛。

不過還好,這個薛寶釵妹妹倒是沒有怎麼變色。

「我家老四,十三歲得煙溪先生器重,收在門下。煙溪先生說他年紀尚輕,不宜過早得意,便按住他不讓繼續參加鄉試會試。而今十六歲了,煙溪先生也終于放他出山,先考入國子監,明年春闈下場試一試。想不到在京師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也不負煙溪先生對他的敦敦教誨。」

听到劉氏得意的話語,薛姨媽心里有些苦澀,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都這麼出色,就自己家的孩子讓人糟心。現在當家的又如此病重,萬一不幸,自己一個婦道人家,更不知該如何辦了。心中更是悲涼,但她努力保持著臉上的淡笑,傾听著劉氏的話語。

機敏的薛寶釵卻听說劉氏話里的些許意思,低首默然。

劉氏就是這樣的性子,一旦開口說話,如果沒有被人打斷或接過話題去,她一人可以 里啪啦說個沒完。

「我听官人說起世叔的情況,也知曉世叔此次舉家北上的意思。其實這御醫,求安穩的多,有奇方的少。所以不如遍尋這北地的醫生。南北良醫,多半師出不同,南邊醫生治不好的病,北地的醫生說不得有良方。」

劉氏的話得到了薛姨媽的贊同,「世佷媳說得沒錯,我們也是抱著這想法,才冒險讓老爺乘船北上,就是想求得這一線生機。」

「薛夫人放心,京師里匯集了天下三十六省最頂尖的文人學子。古語有雲,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那些名士大儒,不僅學問好,更有精通醫術的。我家老四的恩師,煙溪先生便是其中一位,我尚在閨中時,就親眼看見煙溪先生給高麗使者看病,硬是將他從鬼門關里給拉了回來。」

听得劉氏這番話,薛姨媽和薛寶釵不由面露喜色,連連點頭。

就跟武者打通了任督二脈,學什麼招數都快是一個道理。那些學神一般的名士大儒,也是學什麼都快,多半都是雜學龐博。不僅經學精通,擅長詩詞,更是天文地理,農業醫學,無一不精,你說氣不氣人?

「煙溪先生在京師里有不少好友,翰林院里就有好幾位。我家老四身為他的門生,那些老先生多少會買他幾分面子。我這就修書一封,交由薛夫人帶著,交給我那四弟,讓他幫忙跑跑腿,多求幾位名士大家出手,為世叔相診。」

薛姨媽站起身來,眼里含著淚水,蹲身行禮道︰「如此,那就多謝賢佷媳了。」

薛寶釵也在旁邊含淚感激道︰「多謝二嫂嫂大恩大德。」

劉氏笑著擺擺手道︰「嬸嬸和妹子太客氣了,我這只是舉手之勞而已。到了京師,你們不要客氣,使勁使喚我家四郎。只要能幫到世叔,讓他多跑跑腿,沒事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