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媳婦的書信也該回來了吧。」老夫人問道。
在夏侯玄離開京城前往邊關不久,老夫人就催促著夏侯廷離開京城,帶著玉娘和孩子一並去了江南。
又等了足足一年,見朝廷不再關注府中,這才讓王氏帶著容氏和幾個孩子一並去了清河縣,對外說是因為夏侯澤生了小兒子,王氏帶人前去看望。
這一去就是一年多,往日熱熱鬧鬧的夏侯府中,只剩下老夫人夏侯臨和夏侯博三位主子。
老夫人當初讓王氏帶著夏侯博一並離開,夏侯博的反應卻出乎大家的意外。
已經十歲的夏侯博第一次反駁了祖母的話,他將事情經過听了一遍之後死活不願離開京城,更是在王氏要離開的前幾天偷偷跑出府門,直到王氏離去後,這才回來。
老夫人怒其不听話,讓人將他綁起來差一點動了家法,夏侯博這才將自己的想法告知祖母。
「祖母,二嬸和三叔他們都離開京城了,若是我在走了,你身邊連一個陪伴的人都沒有,所以我想留下來。」
夏侯博眼中帶著祈求的神色,這些年,他因為夏侯嫣的緣故,人雖是在府中但過的一點也不開心。
一直想要替夏侯嫣恕罪,這次終于等來機會,能讓自己為府中做一些事情,抵消一下夏侯嫣往日對府中眾人的傷害,這次一定要留下來好好照顧祖母,這就是夏侯博不願意離開京城的原因。
「你這什麼混賬話,我還有你二叔在身邊,怎麼就沒人陪了,你不听祖母的話,如此的忤逆不孝,真是讓祖母失望。」老夫人眼中流露出痛心之色,留在京城,萬一新帝那夏侯府開刀的話,真是一點回寰的余地都沒有,這些話怎麼能給夏侯博明說。
「祖母,不管如何,你就讓我留下吧,我定然在你身邊好好侍奉的。」夏侯博的腦袋都磕的紅了一片。
夏侯臨見狀心中不忍,他知道母親的顧慮,但事到如今,若是強硬的將博兒送走的話,在引起各方的關注倒是大大的不妙,想到這里勸慰道︰「既然這樣就將博兒留下吧,等日後博兒想明白了再送走不遲。」
也只能這樣了,老夫人重重嘆了一口氣,沒有在懲治夏侯博。
這些年,也多虧有夏侯博在膝下環繞,老夫人才沒有感到太過寂寞,只是一想到難以預測的未來,老夫人還是覺得將人送走安全一些。
「是該來信了,上次王氏還擔心府中,想著讓我給母親說一聲,她想回來在母親身邊伺候著……」夏侯臨說這話的時候小心的瞧著母親的神色。
老夫人冷笑一聲︰「你別打這個小算盤,當初出去的時候你不是不知道如何艱難,怎麼,眼看著只是風平浪靜一些時日就開始按耐不住了?」
「王氏是個眼皮子淺薄沒見識的,老二,難道朝廷如今的形勢你也看不清楚不成?」
見老夫人動了真火,夏侯臨訕訕說道︰「我也沒有同意,只說讓她在哪里好好呆著,替我照顧好澤兒夫婦。」
老夫人冷哼一聲,懶得理他。
夏侯靜接到母親的來信悶悶不樂,蕭欣閣見她這個樣子想法逗她開心。
蕭欣閣的封地和蕭欣榮的封地一南一北,蕭欣閣的封地在南端的樂平州,氣候宜人,風景秀麗民風還算淳樸,跟著一並前來的純太妃對這個地方喜歡的不得了,離開牢籠一般的京城反而是像長了翅膀的小鳥一般歡喜。
只有夏侯靜每日思念家鄉想念母親,听聞母親去了二哥哪里更是時時擔心,如今接到母親的來信,信中母親讓勸自己說一下祖母,讓她回京城去。
夏侯靜心中更是難過,當初離京時候,大姐已經將朝中的形勢告知的明白,夏侯靜知道是因為新帝登基之後,唯恐對夏侯府出手,祖母這才將府中的人都送出京城,祖母煞費苦心,好不容易才將人送出來,怎麼可能在短時間內讓他們回去。
但王氏心中透露出的不開心,讓夏侯靜擔心不已跟著也不快起來。
蕭欣閣見自己王妃這麼悶悶不樂,出主意道︰「若不然將我岳母也接到咱們這里住上一陣,你說可好?」
「王爺真有此意?」夏侯靜喜出望外的問道。
蕭欣閣鄭重的點了點頭︰「你若是同意,我這就去給母妃說說去。」
「我當然願意,但是,這于理不合,我一個出了嫁的婦人,怎可帶著母親都住在夫家的道理。」夏侯靜神色黯然。
「你說這是什麼話。」蕭欣閣不贊同的說道︰「我們山高皇帝遠的,沒有那麼多的彎彎道道,你看母妃在這里多開心,但一個人終究是寂寞了些,若是岳母前來的話,二人也有個伴了,等日後岳母想要回去的話,隨時可以離去。」
夏侯靜心動不是一分半分,能見到母親倒是天大的好事,但唯恐純太妃哪里說不通,畢竟這是大事,讓母親前來住于理不合。
蕭欣閣將事情稟給純太妃,太妃人一听,點頭說道︰「將夏侯夫人接到這里小住,本宮倒是沒什麼,只是朝廷那里……」
「母妃怕什麼,咱們山高皇帝遠的,難不成朝廷還時刻關注著不成?再說母妃一人在這里顯得格外的寂寥,若是有人前來說說話也是好的。」
「我這把老骨頭了,不當緊,罷了,母妃就知道,只要一牽扯你的王妃,你這顆心啊,早都不知道偏向那里去了。」純太妃搖了搖頭。
「母妃這麼說是答應了?」蕭欣閣喜出望外連聲問道。
「答應了,你去給你媳婦說說去吧。」
蕭欣閣喜出望外將結果告知夏侯靜,夏侯靜不怠慢忙給王氏去了信。
在信中夏侯靜做了手腳,只說是因為自己在封地思鄉心切,前幾日一病不起,稟明純太妃後,這才給母親寄出書信一封,只盼望母親能夠前來和自己團聚幾日。
這樣一封信回去,夏侯靜不信王氏能在二哥那里呆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