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個月時間到了,瓦刺離開的時間到了,這日天上刮起了陣陣冷風,還時不時飄著雪花,一身大紅色嫁衣的福臨被宮人攙扶著前去景陽宮拜別陳皇後。
景陽宮中今日坐滿了前來送行的妃嬪,福臨進來後對著陳皇後倒頭跪下,用力的磕了幾個響頭,一雙大眼噙滿了淚水,平日里喧鬧的一個人今日顯得格外的柔弱,陳皇後見了心中不免感懷。
「福臨今日拜別娘娘,望娘娘以後保重身體,福臨不能在娘娘身邊盡孝了。」
福臨這話一出,平日里鎮靜端莊的皇後眼中也涌出來眼淚,從今往後,山高水長恐再也沒有相見的機會了。
陳皇後試了試眼角說道︰「出嫁後你也是大人了,定然要盡心輔佐韃靼大王,早日為皇家誕下麟兒,切不可在肆意妄為,讓我大夏國蒙羞!」
「福臨記住了。」福臨哽咽道。
「公主能去和親這是天大的喜事,娘娘和郡主就不要在哭了,大喜之日哭哭戚戚的韃靼大王在誤會公主不願意和親,在影響兩國之間的情意可是大事。」令妃掩唇嬌笑道。
這殿中也就只有令妃敢這樣出言無狀,陳皇後眸光一閃,冷冷說道︰「只是可惜令妃膝下沒有公主,不然這個殊榮倒是可以相讓給你!」
後宮中勢力最大的兩人出言相斗,其余之人直端坐在哪里大氣不敢出,唯恐惹怒一方成了冤死鬼。
殿內氣氛正詭異之時,外面傳來一陣內侍的聲音︰「陛下駕到!」
眾嬪妃跟在皇後身後起身相迎,宣化帝在上座坐下後說道︰「朕听聞福臨已經到了皇後宮中,這才過來相送一番。」
原本作為東道主的主人,宣化帝只用在福臨上轎時接受福臨和瓦刺二人的告別便是,但是顯然宣化帝還感念親情,這才到了皇後宮中相送福臨。
福臨滿心苦澀,看著高高在上的宣化帝,自己的一切榮華富貴,一切的悲歡離合都來自這個男人,若說不恨那是假的,恨!又有什麼辦法只得屈服。
福臨緩緩跪下口中說道︰「福臨拜別陛下,陛下千秋萬代,萬壽無疆!」
「好了起來吧,福臨啊,朕讓你以公主之尊下嫁到韃靼國,希望你能夠謹記你是大夏國的公主,時刻要為兩國的和平著想。」
福臨斂眉看不出喜怒,低頭稱是。
「陛下吉時快要到了。」洪公公上前小聲提醒道。
「嗯,皇後也準備一些隨朕出去吧。」宣化帝起身說道。
陳皇後看了看福臨,讓淺月將她攙扶起來揮了揮手︰「你也去吧。」
起身的福臨猛的又跪在地上朝著遠去的陳皇後跪拜喊道︰「娘娘,福臨以後見不到娘娘了,娘娘要多保重啊!」
陳皇後瞬間紅了眼眶,轉身向她揮了揮手︰「記得本宮的話,好好服侍大王,切莫要在任性了。」
說罷不再看福臨一眼,心中一狠跟上宣化帝的腳步。
帝後二人登上御天門,下面站著黑壓壓的眾位朝臣,隨著天官的聲音響起,響徹天空的鑼鼓聲,福臨被人攙扶著坐進了八匹大馬拉著的馬車中,瓦刺站在御天門台階下大聲說道︰「多謝陛下成全,今日小王就帶著王妃離去,望神祖保佑陛下及娘娘!」
宣化帝手執一杯酒遙遙舉起︰「為瓦刺大王送別!」
瓦刺接過身邊內侍遞過的酒杯倒進口中,坐上福臨前面的馬車上,隨著侍衛一聲清斥,馬車緩緩離去。
馬車內的福臨雙眼噙淚,透過影影綽綽的輕紗瞧著越來越遠的皇宮,內心一片茫然,前途陌路不知何處才是歸途!
皇宮終于看不到了,福臨試了試眼中的淚水下定決心,既然已經出嫁,定然不能在做後室中的花朵,命運要自己掌握!
……
陳皇後回到景陽宮,宮中冷冷清清︰「你說這時福臨走到哪里了?」
被突然問話的淺月心中一酸,皇後這是放心不下公主,輕聲說道︰「想必已經出了京城。」
「這麼快啊。」陳皇後輕輕的嗓音中透漏出一絲疲憊微微閉上雙眼。
「你對這位夏侯霜怎麼看?」陳皇後突然睜開眼看著淺月問道。
「夏侯小姐性格堅韌,為人聰慧,頗有一家主母的派頭。」淺月不知道陳皇後為何有此一問,心中斟酌後小心的回道。
「哼!她確實聰慧,若是不聰慧能讓榮兒這麼趕著扒著要將她娶回去嗎!」
「若不是因為她,福臨也不會這麼沖動讓人前去刺殺她,更不會惹怒榮兒,設計讓福臨遠嫁他鄉,這兩人真是蛇鼠一窩,好的很!」提及兩人,陳皇後想到臨走時福臨說起自己和親一事就是因為刺殺夏侯霜才惹怒榮兒,榮兒這才設計讓榮兒前去和親。
這些話陳皇後本來不信,派人差了一番,瓦刺在提出福臨和親前一日時,榮兒曾經前去驛館,事情前後連串起來不由的讓人不信。
福臨雖然行事乖張,但是也並未大錯,更何況夏侯霜在這次刺殺中根本沒有被傷及一絲一毫,在陳皇後看來蕭欣榮和夏侯霜反倒是欺人太甚,逼迫一個堂堂的公主遠去她鄉。
一想到今日福臨走時的模樣,陳皇後就覺得心尖尖疼,榮兒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倒是還不如半路上領回來一個養大的郡主來的貼心。
這些話淺月听起來實為不妥,低垂著頭只顧給陳皇後捶腿,一聲不吭。
瓦刺走後朝中無大事,京都之中甚是平靜,過了月余到了年底,各個衙門中開始忙活準備新年。
到了年夜,帝後二人和宮中嬪妃皇子們一起守歲,宮內的內侍忙不停的向各府送著陛下賞賜的佳肴。
這不是一頓普通的膳食,更是昭示著陛下的恩寵。
心思迫切的府邸早早的派人暗暗盯著時刻掌握著內侍的動向,若是這些內侍到了自己府上也能及時相迎。
夏侯中是武將之首,等陛下為皇親國戚賞賜完之後,內侍帶著食盒就到了夏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