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迷。」洛九淵吐出兩個字。
虞昭華得意的揚眉,大大方方︰「多謝夸獎。」
她來方這里一趟,不僅僅解決了自己的麻煩,而且還意料之外的得到了畢方的「好消息」,離開的時候愉快的不得了,腳步都變得輕盈起來。
小橘跟在虞昭華身邊,見她心情愉快,小橘也高興起來,一時嘴快便道︰「我總覺得小姐每次從聞雨樓里出來以後就特別開心。」
虞昭華的笑容立刻凝固在臉上︰「沒有的事吧?」
「是真的,」小橘篤定的說道︰「每一次小姐出來的時候,眼里就有說不出的歡喜我也不知道怎麼形容,總而言之,就是很歡喜就是了。」
「小橘,」虞昭華立刻把手放到了她的肩膀上︰「你知道我為什麼那麼開心嗎?」
「為什麼?」小橘懵懂的眨了眨眼楮。
「自然是因為你小姐我賺了銀子啊!」虞昭華道︰「畢方那麼厲害,隨便想一個點子我就會有白花花的銀兩進賬了,除了他,還有誰有這個能耐。」
「原來是這樣!」
「所以嘛,」虞昭華把小橘轉過去,指了指門匾上的四個字︰「知道這三個字是什麼嗎?」
「聞雨樓。」小橘老老實實地回答道。
「錯了,虞昭華搖搖頭︰‘是聚寶盆。」
小橘終于恍然大悟,表示自己終于明白了。
「小姐,我若是你,我也一定很開心的。」
虞昭華點點頭,勾著小橘的肩膀轉身繼續往前走,只是臉上的笑容,不免透露著幾分心虛。
她雖然和小橘解釋的時候擲地有聲頭頭是道,但是那話里面到底有幾分真假,也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
虞昭華回到瀟雅軒,只過了半日,洛九淵便上門來了。
「來的可真夠巧的。不會已經知道我要做什麼了吧?」虞昭華听到熟悉的輪椅聲,立刻推門出去,臉上掛著要多諂媚就有多諂媚的笑容。
「大祭司,您怎麼親自來了?我應該去門口接您啊。」
洛九淵手肘撐在輪椅的扶手上,手托著下巴,笑意深深︰「小昭華,我不親自來,難道還要找一個分身替我來?」
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了。
出師不利,虞昭華立刻收斂起太過于夸張的笑容,解釋道︰「其實我的意思是,我見到大祭司以後太開心了,所以開心的話都不會說了,您千萬別見怪。」
‘沒關系,反正你奇怪的樣子也不止這一次,我已經習慣了。」洛九淵立刻開口。
這是夸她還是損她呢?
虞昭華哼哼一笑,側身彎腰請洛九淵進去,姿勢標準如同五星級酒店的迎賓小姐。
「大祭司餓了嗎想吃東西嗎渴不渴我給您泡茶,我剛得了好茶葉要不要給您泡上一壺?」
洛九淵︰「幾日不見,小昭華怎麼喜歡起跑堂這門營生?不知道的,還以為我現在在哪酒樓茶館。」
「我說了,這不是看見您開心麼?」虞昭華熱烈的給洛九淵倒了一杯茶,雙手奉上︰「大祭司您喝茶。」
洛九淵沒說什麼,在虞昭華的等待中,終究是接過了茶盞,啜飲一口。
看來不太像是會拒絕的樣子。
虞昭華心里稍微冷靜了一些。
「我最近公務繁忙,恐怕不能多到你這里來瞧你,」洛九淵放下茶盞︰「此次前來,是想問你瀟雅軒還短不短什麼,我讓人添上。」
機會來了!
虞昭華兩道柳葉眉立刻耷拉下來,一臉的苦相︰「其實別的事情倒也還好,只是有一件事苦惱了我整整一日大祭司耳聰目明,一定知道我從太子府帶來的四個丫鬟的事情吧?我雖然已經處理了,這是這人我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若是可以的話大祭司可否幫幫我?」
「怎麼幫?」
洛九淵模了模下巴,恍然大悟地打了一個響指︰「不如我讓斬眠去?他的劍很快,不會留下什麼痕跡。」
虞昭華嚇得坐起來,凳子都差點翻倒了︰「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沒想要她們的命我是想問,你能不能暫時收留她們,其實她們也很可憐的。」
說到最後,虞昭華的聲音越來越輕,最後幾乎微不可聞,她垂下眼簾,長長的睫毛覆蓋在眼瞼上,在跳動的燭火下,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傷感和憔悴,十分惹人憐愛。
「我沒說不答應,」洛九淵挑起虞昭華的下巴,笑著看著她︰「你可別哭,若是哭了,可就真的不答應了。」
「真的?大祭司真的願意答應?」
虞昭華一掃方才的失落,笑得眉眼彎彎。
這情緒轉換的未免也太快了一點。
「什麼時候把人交給我?」
「現在!」虞昭華生怕事情有變,早給早完事︰「行嗎?」
「自然是可以。」
「多謝大祭司!」虞昭華立刻道謝。
「你剛剛叫我什麼?」洛九淵忽然又審視地看向虞昭華。
「大祭司啊,有什麼關系嗎?」虞昭華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問題。
「你是我未過門的妻子,你這樣叫我,好像我們生疏得很。」洛九淵靠著輪椅的椅背,笑容淡淡的。但是話語里卻充滿了暗示。
這完全就是一只笑面虎啊!怪不得那麼變態。
「九淵!」虞昭華立刻改口︰「九淵,我把人交給你,比送到哪里去都讓我放心。」
切不就是一個稱呼嗎?什麼九淵大祭司洛九淵,在她的眼里就是一個代號而已,根本不會有什麼不同。
不一會兒,被麻繩捆得像是一個個端午節的粽子似的四綠,便被送到了洛九淵的面前。
四綠現在心里就算是再怎麼後悔也晚了她們四個人做夢也沒有想到會被虞昭華一鍋端了,對虞昭華感覺,就像是耗子見了貓,恨不得掘地三尺藏起來不在虞昭華的面前出現。
「這就是那四個人了,」虞昭華指著四綠道︰「九淵,我就把人交給你了。」
洛九淵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霜模樣︰「記住,你們四個人撿回來一條命,是因為我的小昭華不想看到血腥之事,否則的話,你們早已經血濺三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