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國師則來至了內殿前,隔著珠簾抬手行禮。

「國師可是看出什麼端倪來了?」早朝後便來了玉秀宮的慶明帝,此時坐在椅中問道。

依舊靠在床上養胎的靜妃緊緊盯著珠簾後的國師,等著對方開口。

方才她隱約听到了「不祥」二字……

難道當真有邪物作祟嗎?

國師沉吟了片刻後,正色道︰「回陛下,娘娘月復中龍嗣,此番怕是保不住了。」

「什麼?」

慶明帝臉色微變。

保不住了?

太醫都沒敢斷言的事情,國師為何能如此篤定地說出口?

而突然听得這一句,靜妃腦海中空白了一瞬之後,不禁失聲驚道︰「……怎麼會!」

她臉色蒼白,連忙就道︰「若當真是有什麼不祥之物,國師只管設法驅逐了便是……這孩子分明還在本宮月復中,怎會就保不住了?!」

「這邪物非同尋常,加之幼胎本就元氣尚弱,經不起邪氣侵蝕,故而現下已是來不及了……」國師微嘆了口氣,「如今貧道也只能設法超渡一二。」

靜妃瞳孔劇震︰「簡直一派胡言……誰準你超渡本宮的孩子了!連個邪物都驅逐不了,本宮看你根本就是個妖言惑眾的騙子!」

國師︰「……」

別說,還真叫您歪打正著給說對了,真就這麼回事兒。

慶明帝語氣微冷:「愛妃,不可對國師無禮。」

听得這道聲音,靜妃緊緊抓著手指,勉強冷靜了一兩分,眼中含淚地道︰「臣妾只是不想失去這個孩子……陛下您讓國師想想辦法,一定還會有辦法的!」

「國師,當真沒有補救之法了嗎?」慶明帝看著道人,微微皺著眉問道。

他對靜妃月復中的這個孩子,自然是看重的。

子嗣問題,一直是他最在意的一塊心病。

榮貴妃是替他誕下了一位健康的皇子沒錯,可此前宮中並非沒有過皇子夭折的先例。一個皇子,尤其是極不容易得來的皇子,遠遠不夠使他安心。

而靜妃現如今的情況,對他而言就更為熟悉了……

後宮之中,至少有三名妃嬪,早年都曾有過保不住胎兒的經歷。

故而這幾日來,即便太醫們不曾明言,靜妃一味嘴硬聲稱自己並無太多不適,他心中也已經大致有了預感與準備。

但邪物作祟……

這個說法,他還是第一次听到。

國師道︰「陛下有所不知,這邪物戾氣極重,若非娘娘月復中是個龍子,有龍氣護佑,恐怕還撐不到現下。」

龍子?

猝不及防之下,慶明帝心中一痛︰「國師看出愛妃月復中是男胎了?」

道人輕一點頭,面上有著恰到好處的惋惜之色。

「……」

如此天上地下的落差與雙重打擊之下,連日來夜不能寐的靜妃徹底撐不住了,嘴唇顫抖了幾下,眼楮一翻昏了過去。

宮娥驚呼出聲︰「娘娘!」

慶明帝看了一眼,眼底已不見絲毫緊張在意之色︰「請太醫吧。」

說著,站起了身,離開了內殿。

「國師請隨朕移步側殿說話——」

國師垂眸應是,跟在慶明帝身側進了偏殿。

「不知國師口中所指邪物,究竟是何物?」慶明帝的語氣听不出信是不信,「朕以往從未曾听說過,宮中竟也有此等作祟之物——」

「陛下乃真龍天子,皇宮之內,世代又有紫氣護佑,確非滋生邪物之處。」道人高深莫測的語氣中透出篤定來︰「故而依貧道判斷,此邪物乃是從宮外而來。」

「宮外?」慶明帝皺眉思索著。

「正是,陛下不妨使人查問一二,靜妃娘娘最後一次出宮是在何時,去了何處。」

「愛妃最後一次出宮,便是隨朕前往泉河行宮春狩……」

也正是在行宮之中,被隨行太醫診出了身孕。

「泉河行宮……」道人思忖了一瞬,道︰「想來娘娘多半便是那時被邪氣所侵,然據貧道推斷,此邪物是由水中而生,纏附在了生人身上,才得以離水作祟。」

水中而生?

纏附生人?

慶明帝思索間,又听道人緩聲說道︰「貧道數日前便有此懷疑,故而在這殿中布下了現形陣,今日收陣時,卻見邪氣零星分散,並非本體,甚至……」

道人眼神幽深,仿佛藏著無盡玄機,讓人不自覺便要深信其言,慶明帝不由問道︰「甚至如何?」

「甚至……就連陛下周身,亦有被此邪氣近身的痕跡。」

慶明帝的眼神頓時變了。

他身上也有?

「敢問陛下近日來,是否夜中難寐,龍體偶感不適,常有呼吸不暢之感?」

慶明帝神情復雜地微一點頭︰「偶爾是會有些……」

實則並非只是偶爾。

甚至夜中還時常會噩夢纏身。

他一直認為這是因燕王入京的緣故,難道說不止如此?

「故而貧道判斷,這被邪氣纏身者,必然就在宮中,且多半是陛邊之人。為陛下龍體思慮,還須趁早確認此人身份為好。」

「朕身邊之人……」慶明帝看著道人,眼底有一閃而過的暗芒︰「國師可有辦法將此人找出來?」

「此人沾染了如此不祥之物,必會禍及身邊之人,或已有先例應驗。且此邪物乃是自水中招惹而來,想來此人多半是有過水劫。」道人正色道︰「陛下大可照著這些線索,著人一一排查。」

慶明帝頷首︰「朕明白了,有勞國師費心提醒了。」

國師一時猜不出皇帝是何想法,但這並不妨礙他繼續一派平靜地演下去,也不曾操之過急主動提及什麼,只道︰「此乃貧道分內之事。」

「朕會命人去仔細排查,而若是查出了是何人,不知國師可有辦法驅除這邪物嗎?」

道人思忖著道︰「需視具體情況而定,如若邪物纏身已久,已與人相生相存,驅除起來,恐怕會頗為棘手……」

慶明帝似有所思地點了頭。

……

次日,早朝後,慶明帝宣了佔雲竹前往御書房議事。

這是佔雲竹入中書省之後的常態,朝中不少人將此看在眼中,皆知這位有救駕之功的中書舍人如今深得陛下看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