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98章礦業(兩章)

隨著身價不斷上升,楊辰說話越來越朝資本家方向發展了,那張動不動就談及利益、好處的嘴臉,讓霍建獰見了,也不得不感慨,‘金錢果然是萬能的。’

誰能夠想到,前一年還在街頭賣唱的青年,如今轉身一變,就成了世界級的大富豪。

感慨會感慨,霍建獰卻是沒有表露出來。

對于北領地的原住民,楊辰並沒有放在心上,這些人數量加起來也就幾萬人口,它們即便再鬧騰,又能鬧騰出多大點事?

別拿袋鼠兵不當干糧,雖然他們在戰場上窩囊了一些,但是對付手無寸鐵的原住民,別說一挑二,就是一挑十也沒有問題。

真要來硬的,澳洲政府為了投資,百分百會站在他這一邊,尤其是北領地地方政府,雙方尖銳的矛盾,那些人巴不得他過來攪渾水。

北領地華人數量並不少,很多都是曾經遺留下來的,同為白澳政策的受害者者,華人與澳洲原住民之間並沒有太大的矛盾。

以華人的秉性,只要在人口數量上佔據優勢,時間長了,完全可以潛默化的影響澳洲的原住民。

不管是哪個民族,文化融合,永遠都是少的一方服從多數,多的一方佔據絕對優勢。

「老板,這是我從匯豐銀行哪里得到的有關澳洲礦業的資料,你看一下。」

霍建獰一邊說著,一邊將手里的資料,遞到楊大老板手上。

「由于受到石油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增速減緩,世界鐵礦石價格也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跌…」

一直以來,鐵礦石價格的走勢,就是隨著市場結構的變化,而呈現出不同的規律。

二戰之結束以後,鐵礦石供需在地理上的分離格局形成,開始出現鐵礦石的國際貿易,長期合約交易逐步確立,價格呈現出年度內的穩與、長期內的小幅上升並存的情況。

之所以出現這一局面,關鍵在于島國和韓國為代表的東亞地區,一眾亞洲發展中國家。

在二戰之後,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開始逐漸出現起色,進入八十年代,東亞國家已成為澳洲鐵礦石消費最大出口的貿易對象。

從六十年代開始,以島國和韓國為首的東亞國家便于澳洲政府通過合同來鎖定供貨數量或采購數量,雙方逐步發展為長期合同,形成了長協定價體系。

「根據研究和分析,雖然歐美國家因為石油危機造成經濟發展減緩,對鐵礦石需求有所下降,但由于亞洲發展中國家的需求不斷上升,澳洲的鐵礦石價格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

而且,我認為鐵礦石行業,在未來依舊還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即使現在受周期性因素影響,但隨著石油危機影響慢慢減退,世界經濟再度復蘇,那麼鐵礦石價格依舊會持續上漲。」

霍建獰敢說這話,主要是因為亞洲國家的經濟才剛剛起步,各個發展中國家基礎建設還不完善,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

鋼鐵是所有工業國家的脊梁,而鐵礦石又是鋼鐵最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亞洲國家想要發展,必然離不開鋼鐵,在一定程度上,鋼鐵比石油還要重要。

澳洲作為除卻巴西以外的最大鐵礦石出口國,其鐵礦石又以優質著稱,開采難度小,投資鐵礦業無疑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楊辰看著資料上的數據,抬頭對霍建獰問道︰「現在的國際鐵礦石價格,只有十八美元一噸嗎?」

霍建獰點頭道︰「平均價格應該在十七美元到十八美元之間,根據匯豐銀行提供的資料,鐵石礦價格之所以沒有下降太多,主要是國際鐵礦石巨頭在搞鬼,它們減少鐵礦石的開采數量,從而控制了價格波動。

需求減少了,開采量也減少了,再加上以日韓為首的亞洲地區需求量不減反增,所以國際鐵礦石的價格才沒有下降太多。

之前國際鐵礦石價格在二十美元左右浮動,澳洲最大的幾家鐵礦石公司,由于它們跟日韓等亞洲國家簽訂了長約合同,所以價格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雖然楊辰不清楚後世鐵礦石價格上升了多少,不過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鋼鐵,這是毋庸置疑的。

其他先不說,單單是房地產行業,消耗的鋼鐵數量,就不是一般人能夠想象的。

恰恰楊辰記得,接下來亞洲國家隨著經濟發展,或多或少都會大興土木,大肆開發房地產。

這里面以島國和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內陸為最,尤其是內陸,房地產規模是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相提並論的。

基建狂魔的頭餃,靠的可不僅僅是人,同時還有鋼鐵。

其實,世界鐵礦石資源非常豐富,並不存在稀缺一說,基本上每個國家境內都或多或少能夠發現鐵礦存在。

在後世,鐵礦石光是已發現的儲量規模,就達到了數千億噸,其中澳大利亞、巴西、中國、俄羅斯、烏克蘭以及美國都是世界鐵礦資源大國。

雖然內陸是鐵礦是大國,更是世界第一大鐵礦石生產國,但由于內陸鐵礦石大多為貧礦(含鐵量少),折合成金屬量計算,遠遠沒有巴西和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優質。

所以,在經濟發展快速時期,內陸在鐵礦石方面,一直沒能達到自給自足。

後世內陸是鐵礦石進口第一大國,佔據世界鐵礦石進口數量的一半,而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一直居世界第一第二位置。

所以,澳大利亞從九十年代開始,就一直是內陸鐵礦石出口國之一。

楊辰指著資料上面的幾家礦業公司,開口問道︰「這幾家礦業公司,是我們接下來入股的目標嗎?」

礦業開采,與農牧業是兩個不同行業,不同概念,如果他手上沒有一家現成的礦業公司,僅憑自己自行組建,所需要的時間是他等不起的。

所以,只有入股或收購澳大利亞現有礦業公司,才能為他節省下時間,同時還能獲得一批有經驗的工人。

「老板,資料上排在前面幾家礦業公司,便是現今澳洲最大的幾家礦業公司,它們有最全面的開采設備,提煉工人和營銷渠道。

如果我們能夠收購其中一兩家,哪怕是其中一家,都能對我們接下來進入北領地以及昆士蘭州礦業提供有力幫助。」

楊辰听完,隨即將資料往桌上一扔,「你來給我介紹一下這些公司,這一堆密密麻麻的數據,看的我頭疼,你盡量簡潔一點介紹。」

「好的,老板」

霍建獰尷尬的縮了縮脖子,這些資料都是他從匯豐銀行哪里獲得的,他自己雖然仔細看過了,但卻忘了楊大老板對這種長篇數據並不感冒。

倒不是說楊大老板沒耐心,而是大部分老板都對那種又臭又長的大數據不感冒。

「老板,那我先跟你說說澳大利亞排名第一的bhp礦業公司,bhp總部在墨爾本,公司礦山位于澳大利亞西部皮爾巴拉地區,分別是紐曼、揚迪和戈德沃斯。

這三個礦區的總探明儲量超過十億噸,鐵礦年產量總和超過三千萬噸,除此之外bhp礦業公司還在亞里南部,擁有未開發的c采區,保有儲量未知。

bhp礦業公司旗下所有礦山,距離港口都非常的近,生產的鐵礦石只需要通過長四百公里的鐵路線運輸到黑德蘭和芬尼康島的港口混勻,再裝船外運到國際鐵礦石市場銷售…」

bhp礦業公司于二零零一面與英國公司比利登合並,合並後為必和必拓公司,在後世必和必拓公司是全球第二大礦業公司,與英國力拓集團以及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合稱為世界鐵礦石三巨頭。

後世世界鐵礦石三巨頭,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和英國力拓集團從生產、開發、營銷上面,對全球鐵礦石出口進行壟斷。

與四大糧商一樣,三巨頭控制著世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鐵石礦出口。

後世內陸雖然是鐵石礦最大的進口國,但是在鐵石礦價格上面,卻沒有定價的權利,一直深受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以及英國力拓集團等國際鐵礦石公司的挾持。

即使是零八年全球金融危機,世界各國經濟遭到嚴重打擊,導致全球鋼鐵市場需求持續下降,鐵礦石價格下跌百分之六十情況下,三巨頭依舊沒有按照國際價格給予內陸優惠。

當時,在愁雲慘淡的鋼材市場,內陸大中型鋼廠因為高昂的長約協定價格,陷入了集體巨虧之中。

後世內陸雖然成為了全球第一大鋼鐵生產國和鐵礦石進口國,但在與國際礦業巨頭的博弈中,卻一直處于弱勢地位。

作為鐵礦石最大的買家,按理說理應在進口鐵礦石價格談判上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即使沒有,也應該好好對待上帝,就好像阿三哥進口武器一樣,即使阿三頻頻不給老美面子,但老美一直都慣著它。

這個世界,跟誰有仇都沒問題,除了錢以外。

但是,看看後世澳大利亞的嘴臉,都懶得說了,整個國家,從上到下,純屬就是找抽型。

而內陸喪失話語權的根本原因,也不是什麼外部壓力,主要是內部沒有一個利益共同體,鋼鐵企業沒有鐵板連成一塊。

一談判國際礦業巨頭就通過中小企業,將現貨鐵礦石經過它們的手,大量涌入國內。

這些楊辰是不知道的,對于鋼鐵行業,相信很多人都不會去關注,畢竟一般商人無法與之接觸,大型鋼鐵企業都屬于國企,國企一般情況下都處于小透明狀態。

摁,除了即使再低調,也天天被人惦記的幾大國有銀行。

「老板,以上幾家公司的礦區大部分都集中在西澳洲,西澳洲距離亞洲國家更近,而且礦產儲量規模巨大,尤其是鐵石礦。

據統計,西澳洲的鐵礦石儲量居世界第一,如果我們不能收購前面幾家大型礦業公司,那麼就應該盡快對西澳洲中小礦業公司進行收購…」

「西澳洲」楊辰喃喃自語,手指輕輕敲打著桌子,靜靜沉思下來。

相比西澳洲,北領地不管是現在,還是今後,都遠遠不能與西澳洲相比較。

西澳大利亞州位于澳洲大陸西部,瀕臨印度洋,面積相當于整個西歐,佔澳洲總面積三分之一,是澳大利亞最大的一個州。

該州雖然大部分地區都是沙漠和鹽湖,比北領地還不如,但卻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是澳大利亞最富裕一個州。

西澳州的礦產資源居澳大利亞全國之冠,主要礦產有鐵、金、鎳、金剛石、錳、銅、煤、石油和天然氣等,且儲藏量大,分布廣,埋藏淺,易開發。

後世西澳大利亞州的商品出口總額佔全澳洲的百分之四十以上,相當于悉尼所在地新南威爾士州、墨爾本所在的維多利亞州和昆士蘭州三州的出口總額。

不過,西澳洲出口多為礦產和能源,佔出口商品總額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西澳洲靠近亞洲地區,航運距離比北領地更近,更方便,在成本上又減少了很大一次開銷。

不過,也正是因為西澳洲優勢太多,楊辰才沒有將大本營放在哪里。

一個被澳大利亞政府時刻盯著的地區,對方顯然不會那麼輕易的任由他霸佔。

相比之下,北領地這種鳥不拉屎,待開發的地區,澳大利亞政府才舍得大方的扔給他。

有付出才有回報,他開發北領地,算是幫助澳大利亞政府開發這個荒漠以及快被廢棄的地方。

投資西澳洲,是赤luoluo的賺大錢,既然能夠賺大錢,那麼澳大利亞政府自然也就不會大方的給予他優惠。

相反,說不定還會有很多限制,

有得必有失,北領地雖然開發難度大了些,但是只要經營的好,以後這里就是他的第二基地。

況且,北領地礦產資源也不少,雖然沒有西澳洲那麼夸張,但是該有的都有。

想想以色列一個沙漠國家,都能將不毛之地變成「糧果之鄉」,北領地為什麼不行?

和平佔領澳洲,從北領地開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