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道何在?

王寧具體是什麼身份申景禛不知道,不過王寧的意思就是大明皇帝的意思,這點申景禛非常清楚。

經過一夜騷亂之後,漢城再次恢復平靜。

「逆賊李倧謀逆奪位,其罪當誅,今以畏罪自殺,以謝先祖••••••」

「光海君之孫李尪,乃朝鮮王室正統,即日起為朝鮮王••••••」

「申景禛領兵鏟除逆賊,匡扶王室,且智勇無雙,當為大院君!」

「將軍沈器遠舉兵反正,誅殺逆賊,當為一等大將軍!」

「大臣崔鳴吉舉兵反正,誅殺逆賊,當為一等大臣!」

「王李尪,即日啟程,前往大明京師,叩謝大明皇帝派兵阻建奴,解救朝鮮,••••••」

剛剛坐上王位不足一天,年僅六歲的朝鮮王李尪,在一等大臣崔鳴吉的陪同下登上海船,前往大明。

申景禛等人的意思很簡單,李尪必須得到大明皇帝的冊封,才能名正言順,也只有這樣,申景禛等人才能假借李尪的名號統治朝鮮。

此時大院君申景禛已經掌控朝鮮的軍政大權。

「王兄,李尪已經啟程前往大明叩拜大明皇帝陛下,您看,還有什麼不妥之處?」掌握朝鮮軍政大權的申景禛,剛回到大院君的府邸,便來尋王寧。

王寧微微沉聲後道︰「現在還有兩件事要做。」

「王兄請說,」申景禛雖然是朝鮮的大院君,可在大明面前,他根本不算什麼,大明能夠扶持他,也能夠扶持別人來取代他。

王寧開口道︰「第一,派出部分朝勇軍,將朝鮮其他地方完全掌控。」

「好,」申景禛急忙點頭道︰「等下我便讓沈器遠親自帶兵出發。」

王寧點點頭,繼續道︰「第二,倭寇狼子野心,窺竊朝鮮多時,且和建奴來往甚密,與我大明為敵,不可不防。」

申景禛听了王寧的話後道︰「王兄,你也知道我們朝鮮不善戰,前有建奴,後有倭寇,獨木難支,你看••••••」

听了申景禛的話,王寧眉頭緊皺,派兵進入朝鮮這種大事,可不是他一個小小的東廠密探有資格插手的。

在申景禛面前,王寧也就狐假虎威,完全是個花架子,在大明,他根本沒有什麼話語權。

「此事你們該上書給大明朝廷,至于朝廷派不派兵,那就得看你們的誠意了。」

申景禛埋頭思索起來,王寧口中所謂的誠意值得他深思。

朝鮮發生政變之事很快傳到京師,朝野一片議論之聲。

如果是以前的大明,自己都自顧不暇,哪有時間關注朝鮮的事情。

可現在不一樣,雖然陝北叛亂還未平息,建奴也沒有消停。

但是牽扯大明很大一部分精力的西南叛亂已經平定,如今的大明一片欣欣向榮之勢,不少人已經恢復信心。

「朝鮮王李倧本身雖是叛逆出身,不算朝鮮王室正統,但其受到先帝冊封,就這樣被殺,我大明臉面何存?」來宗道率先表態。

周延儒沉聲道︰「據臣所知,發動叛亂者乃前朝鮮王光海君之孫,亦是朝鮮王室正統,如今起兵誅殺李倧,也是名正言順。」

「但李倧王位得到先帝冊封。」來宗道咬著這點不放,得到大明冊封就是正統。

「行了,」朱由檢無語的看著這些大明的頂梁柱為了所謂的正統爭論不休,根本沒有抓住重點。

朱由檢沉聲道︰「李倧是不是朝鮮王室正統,李尪又是不是正統,和我們有什麼關系?他們給大明帶來什麼實質的好處了?」

「陛下,不是正統,且可順應天命,繼承大統。」黃道周急忙反駁,儒家講究的是君臣父子,講究的是天地正道,在黃道周看來,正統就是順應天命。

「一派胡言,」朱由檢冷笑道︰「華夏五千年歷史,你告訴朕,那個王朝是正統?那個王朝不是正統?」

「陛下,朝代更替,乃是天命如此,大明便是如今的正統。」黃道周認為朝代更替就是天意如此。

朱由檢冷笑道︰「這麼說天道要大明滅亡,大明便要滅亡了?」

「臣,絕無此意,大明順應天道,陛下乃天地正統••••••」黃道周這才反應過來,上面坐著的可不是天啟皇帝朱由校,而是冷血霸道的崇禎皇帝朱由檢。

「哼,」朱由檢冷哼一聲道︰「外族屠戮中原百姓時,天道何在?天災肆掠,無數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時,天道何在?」

「天道?如今天下災荒連連,叛亂四起,難道也是天道所為?」朱由檢看著黃道周,「如今大明民不聊生,如此天道,要之何用。」

听到朱由檢這種驚天言論,內閣大臣皆滿臉驚恐的看著朱由檢。

他們可以不信佛拜神,但帝王不能,自古以來,帝王都是順應天命,帶天理國。

「好了,」朱由檢沒有興趣和這幫子沒有見識的老古董講天地真理,「誰做朝鮮王合適,不是看他正不正統,而是看誰做朝鮮王對大明有利。」

「據朕所知,李倧此人野心不小,」朱由檢沉聲道︰「此人一方面借大明之勢抵擋建奴和倭寇,一方面又大明敬而遠之,大明一直以來為朝鮮付出諸多,可曾得到什麼好處?」

「記住,」朱由檢冷聲道︰「大明將士的血,只能為大明流,外邦,其心終究不在大明。」

朱由檢覺得得好好教一下這些大臣,必須將他們那種什麼大國正統,什麼天朝上國,什麼恩澤四方,什麼以德報怨這些危險的毛病改掉。

「朝鮮新王李尪已經啟程起來大明,」朱由檢懶得听這些沒見識的大臣意見,直接下令道︰「禮部負責接待。」

朱由檢點名道︰「周延儒,」

「臣在,」周延儒急忙上前。

朱由檢看著周延儒道︰「李尪不過六歲孩童,不必在其身上浪費太多時間,主要是隨同的崔鳴吉。」

「你要想辦法讓崔鳴吉答應大明幾點要求,大明便可冊封李尪為朝鮮王。」

「請皇上明示,」周延儒急忙詢問具體內容。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