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宗道微微行禮,不急不緩的道︰「皇上,如今朝堂之內人才濟濟,能擔任吏部尚書者不少,至于何人最為合適,還請皇上欽點。」
「你等,可有合適人選?」
對于來宗道的態度,朱由檢還是比較滿意的,知進退。
听了皇帝的問好,其他十二人沒人開口,來宗道都說了要皇帝欽點,他們再開口推存,這不是找不痛快嗎。
再說看看在座的各位,那個是他人推存上來的,不都是皇帝一言而定的。
吏部尚書必定入內閣,可不是普通的小官小吏,這不是他們能夠插手的。
「既然如此,」等了一會兒沒人開口,朱由檢也不客氣,當即道︰「那就禮部左侍郎黃道周吧。」
「傳旨,禮部左侍郎黃道周頗有才干,提為吏部尚書,入內閣,,,,,,」
听了朱由檢欽點的人,不少人心思微動,特別是周延儒,臉帶笑容。
黃道周可是他好友,在朝中和他走得最近的人,雖然周延儒沒能當上內閣首輔,卻能夠影響道吏部。
要知道吏部可是負責考核官員,負責官員的升降調動,權利極大。
來宗道臉色毫無變化,對于吏部尚書人選,來宗道似乎一點都不意外。
「散了吧,」
這個會開得有點長,定下來的東西也很多。
大明朝堂將迎來一次大洗牌,不知多少人會從中得利,又有多少人會因此丟掉烏紗帽。
「各位,請到我那里一聚,,,,,,」
出了御書房,來宗道叫住所有人,將他們帶到自己的辦公之地。
來宗道如今是內閣首輔,同時不再是吏部尚書,所以辦公之地有了很大變化。
「來大人請,,,,,,」
「來大人,」魏國公徐宏基停住腳步道︰「老夫身體不適,就不去嘮叨了,告辭,,,,,,」
「來大人,」英國公張維賢也停足道︰「老夫還有軍務在身,不敢耽擱,告辭,,,,,,」
對于不給自己面子的徐宏基和張維賢,來宗道一點都不生氣,反而和和氣氣的送二人離開。
魏國公和英國公離去也是情理之中,畢竟他們要商議的事情和軍務無關,而且軍務也不能拿到這里來商議,皇帝不喜歡他們私下里摻雜軍中之事。
而且魏國公和英國公身份地位並不比他這個內閣首輔低,他們二人畢竟是國公爺,雖然入了內閣,但沒人敢將他們當成普通內閣大臣看待。
「皇上的意思你們都清楚,」都入座後,來宗道沉聲道︰「各省、府、州、縣,盡快將檢察使司衙門、監察使司衙門、法令使司衙門建立起來,,,,,,」
「內閣直接下文,各部衙門一同用印,誰敢從中作梗者,嚴懲不貸,,,,,,」
「各衙門所缺官員,其他衙門伸把手,該放人的放人,至于之後的空缺,我會上奏皇上,再開試科,,,,,,,」
「兩月時間,」來宗道沉聲道︰「兩個月內,大明一京十三府,皇上欽定的所有衙門必須匹配齊全,相應官員必須到位,,,,,,」
「你等回去之後,各部盡快拿出個章程來,我們再合計合計,,,,,,,」
「還有,」來宗道接著道︰「其他事情也別落下,手中的公務別拖沓,要是那個衙門出了問題,別怪老夫不講情面。」
來宗道一改平時的和和氣氣,拿出了內閣首輔的氣勢,很多事情沒有慢慢和這些內閣成員商議,直接下達命令。
比起以前的韓爌,來宗道才是合格的內閣首輔,真正做到協助皇帝處理政務。
「內閣聯合用印,刑部立刻按照名單拿人,督查院派人參與,必要時可請地方衛所協同,兵部下發公文,膽敢反抗者,格殺勿論,出了事,老夫擔著,,,,,,」
「大理寺,」來宗道將目光看向新入內閣的大理寺卿凌義渠,沉聲道︰「凌大人,盡快將京師大理寺擴建,同時加快各地法令使司衙門的設立,所需官員,各部衙門分一些,刑部精通律法者,一律劃到大理寺去,,,,,,」
來宗道這個首輔很快起到作用,辦起事情來雷厲風行,畢竟這是他上任的第一把火,沒人敢不給他面子。
那怕和他關系不怎麼樣的周延儒,對來宗道布置的任務也得權利配合,畢竟來宗道是皇帝選出來的人。
「皇上,諸位大臣出去之後,魏國公和英國公就分道離去,沒有通行,其余大臣同來閣老去了文淵閣議事,,,,,,」
剛才發生的一切,很快就被人報到朱由檢耳中,甚至來宗道說的話,都被人一一記下來,交到朱由檢面前。
「這個來宗道,,,,,,」
對于來宗道的辦事效率,朱由檢還是比較滿意的,而且能力不錯,整個大明朝堂內,很難找到像來宗道這樣的辦事老練大臣。
「啟稟皇上,來閣老求見,,,,,,」
對于來宗道的到來,朱由檢不感到意外。
「皇上,臣剛才,,,,,,」
來宗道將他剛才處理政務的過程簡單的說了一遍,並且詢問朱由檢的意見。
朱由檢滿意來宗道的態度,對其大加贊賞。
同時讓來宗道放手去做。
對于這些繁雜的政務,朱由檢可不想事事躬親,只要這些人安置他的命令辦就行。
至于違背朱由檢的遺願,如今的大明朝堂內,應該還沒有這樣的人吧。
內閣大變動,引來不少議論之聲。
來宗道成為內閣首輔,倒也不出意外,畢竟來宗道威望極高,而且手段高明。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檢察院和監察院的建立,檢察院和監察院的職能也很快流傳出去,不少人拍手叫好。
當然,也有不少人保持觀望態度,畢竟官官相護是大明官場的常態,檢察院和監察院能取到多大作用,有待磋商。
同樣的,大理寺的崛起也讓不少人眼楮一亮,按照這個制度,也許真的能夠避免很多冤案的出現,也能避免許多官員收受賄賂,上下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