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八章 偽君子和真小人

朱由檢今日的這波操作,讓十二位內閣大臣有點轉不過來。

督查院和大理寺的權利無限擴大,一個設立地方衙門,監察天下官員,擁有監察所有大小官員,還擁有監察地方政務的權利。

更是可以緝拿證據確鑿的官員,提交給大理寺審判,,,,,,

而大理寺,直接執掌大明天下審判之權,而且是唯一的審判衙門,連刑部都不能插手其中。

至于刑部,可以說是被剝奪權利最大的衙門。

沒有了審判權,刑部的權利大大縮水。

當然,也不能小看如今的刑部,畢竟刑部衙門遍布天下,管理地方衙役,擁有緝拿、審訊之權。

不過如今受到督查院的監督,很多手段不能再用。

這就是朱由檢早就想設立的大明三司法衙門。

三個衙門相互監督,相互協作,共同保證地方的安穩,共同保證大明官場的清廉。

當然,別說大明官場,就算是再過數百年,官場也不會清廉。

但至少能將其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大局能夠穩定,不出大問題,就是朱由檢想要的。

督查院設立的檢察院和監察院,就是後世的檢察院和反貪局罷了。

朱由檢這麼做的原因就是為了控制大明官場貪污成風的局勢。

至于大理寺,就是後世的法院,專職審判,不參與其他活動,完全就是為了保證大明律令的公正。

至于刑部和地方提邢使司,相當于後世的公安局。

「左都御史施邦曜統管檢察院,右都御史李邦華統管監察院,全國各地設檢察使司衙門和監察使司衙門,京師御史全部下地方,,,,,,」

「大理寺凌義渠,從今日起入內閣,統領大理寺,在各地建法令使司衙門,負責全國審判定案,,,,,,」

「刑部,熟悉律法,擅于叛案官員,入大理寺任職,,,,,,,」

「吏部、戶部、刑部、督查院、大理寺協同,盡快完善相關文案,拿出個章程來,,,,,,」

「從今以後,督查院督查天下官員,刑部負責天下違犯律令之事,穩定一方安穩,大理寺負責斷案,叛案,,,,,,」

說完這些,朱由檢松了口氣,大明帝國的管理體系初步完成,自己的設想總算勉強達到。

至于結果如何,就看自己的手段和那些官員的能力了。

其實大明的制度還是很完善的,只不過很多地方還有漏洞,很多官員的權利太大,完全可以一手遮天,朱由檢要做的,就是填補這些漏洞,分解官員手中的權利。

朱由檢耗費這麼多心思,為的就是分權,無論中央還是地方,很多官員的權利都太大,也就造成了一些巨貪的出現。

而且朋黨也是有些官員權利太大造成的。

如今的大明,可以說已經沒有可以一手遮天,一言而斷的官員。

那怕如今的內閣十三大臣,他們手中的權利也被大大削弱,而且相互制約,相互監督。

凌義渠入內閣,執掌大明刑法,朱由檢心中的核心管理層成員終于初步集結完畢。

朱由檢掃了眼十三個內閣大臣,微微皺眉。

十三人代表十三個部門,那怕是閑置在家的魏國公徐宏基背後也站著一大批武勛。

如此多的部門,很多事情需要一個人來統籌。

而朱由檢自己比較賴,或者說自己有自己需要親自去做的事情,不可能將自己困在繁雜的政務中。

所以朱由檢現在要考慮的,是找一個有能力,而且服眾的首輔。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這個人必須懂事,必須听話,不能總是和自己唱反調,,,,,,,

朱由檢首先排除商部尚書畢自嚴和農部尚書徐光啟,一個不怎麼听話,一個能力還有待提高,而且農商兩部事情比較多,,,,,,

朱由檢的眼光看向工部尚書王之臣和兵部尚書孫承宗,二人雖然是文官,但長期的軍旅生涯,使他們都有種剛硬的毛病,讓他們二人統領內閣,容易引發矛盾。

作為一個皇帝,臣子不和是好事,可也要看情況,朱由檢可不想一天到黑耗費無數心思來調解沖突。

同樣的,督查院左都御史施邦曜和右都御史李邦華,還有大理寺卿凌義渠,再加上刑部尚書路振飛,都是干刑法這方面的,容易得罪人。

而且這些人更不能和其他衙門牽扯太多,必須獨立專行,也就預示著,這些衙門的官員不可能成為內閣首輔。

至于英國公張維賢和魏國公徐宏基,武勛身份,身份地位,還有威望都無可挑剔,但他們是武將,讓他們做內閣首輔,他們沒那個本事,也無法服眾。

畢竟大明,依然重文輕武,依然是文官的天下,治理天下,依然還要靠文官,所以內閣首輔和張維賢、徐宏基二人沒什麼關系。

那麼只剩下吏部尚書來宗道,禮部尚書周延儒,戶部尚書範景文三人,,,,,,

範景文管理大明財政,關系重大,牽扯太多,不是最佳人選。

至于來宗道和周延儒,朱由檢有點搖擺不定,二人威望都足夠,而且是最早支持朱由檢的文官,有從龍之功。

能力就更不用說了,二人都是大明朝堂數一數二的人物。

來宗道心思沉重,城府較深,擅于使用權術手段,為人也很強勢,若其為內閣首輔,倒是有能力統御整個朝堂。

但作為皇帝,而且是個有抱負,有理想的皇帝,朱由檢並不喜歡這樣的人,這種人一旦擁有權力,甚至會反過來算計他這個皇帝。

而周延儒,小人一個,做事不擇手段,擅于揣摩上面的意思,擅于拉幫結派,讓此人擔任內閣首輔,也辦起事來讓朱由檢舒服。

可這種人一旦得勢,必然有很多人要遭殃,身邊很快就行形成一個派系,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說的就是周延儒這樣的人。

偽君子與真小人,朱由檢只能從中選一,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朱由檢一時拿不定主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