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三章 楊鶴面聖

「罪臣,參見皇上!」

身穿囚衣,滿頭白發,臉色蒼老的楊鶴向朱由檢跪拜行禮。

「十萬精銳,哎,,,,,,」

看著滿臉苦色的楊鶴,朱由檢仰天長嘆,這次損失太大了,這已經超出了朱由檢的掌握。

本來朱由檢認為,就算楊鶴在無能,最多也就平亂不利,損失個一兩萬人。

相對于早有準備的朱由檢來說,損失一兩萬兵馬朱由檢還是能夠接受的。

可沒想到這個楊鶴如此無能,十萬大軍,一戰損失六層之多。

「罪臣萬死!」

楊鶴也沒過多狡辯,損失如此之大,使得陝西、陝北局勢潰敗,這是他最大的錯誤。

如此大敗,楊鶴也知道自己難逃一死,那怕他在京師還有不少人脈,可沒幾個敢站出來為他說情。

楊鶴只希望,看著自己為大明鎮守邊關這麼多年的份上,放他家人一把。

「你有功于大明,」朱由檢淡淡的開口道︰「但此次罪過太大,功過難消,不治你之罪,數萬英魂怨氣難消,,,,,,」

「罪臣自知萬死難沒,,,,,,,」

楊鶴沒有狡辯,也沒有求饒,還算有點骨氣,朱由檢微微皺眉,殺還是不殺。

這畢竟是楊嗣昌的父親,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朱由檢發現這個楊嗣昌的確是個人才,辦事效率極高,頭腦靈活,而且為人非常剛正不阿。

但楊鶴不殺,難以正法典,陝北大敗,必須給天下一個交代。

雖然其中也有朱由檢放任叛軍擊敗楊鶴的原因在其中,可楊鶴實在是,,,,,,

「陝西亂賊,你怎麼看?」

朱由檢嘆了口氣,這個楊鶴還是先關著,至于殺不殺,以後再說吧。

「皇上,」楊鶴听到朱由檢的詢問,眼楮一亮,急忙開口道︰「罪臣雖然平亂失利,罪不可赦,但有些話,罪臣還是要奏明聖听。」

之間楊鶴雙眼堅定的道︰「陝西逆賊四起,總因饑荒之極,民不聊生所致,其中大部分皆是無知百姓,因饑餓而起,非其本心,,,,,,」

「雖臣平亂無功而返,但據臣所知,逆賊之中,有部分被逼起事,若朝廷能好生安撫,必能取得奇效,于平亂有利,,,,,,」

楊鶴嘆了口氣道︰「陝西之地,民風彪悍,善戰者甚多,朝廷不可輕敵,被他們所趁,,,,,,」

「陝西叛亂,除了災荒,還因官逼明反,陝西官員,貪污成風,上行下效,吏治敗壞,律令不通,,,,,,」

「皇上,請听罪臣一言,」楊鶴懇求道︰「陝西之亂,當招撫為主、追剿為輔,朝廷不可過多鎮壓,殺戮過渡,,,,,,,」

「若朝廷能懲治貪官污吏,發糧救濟,好生安撫,百姓有了生路,當會死忠于皇上!」

朱由檢也沒想到這個楊鶴對他的那套平亂之法如此推崇,就算他已經親自體驗了回失敗,可依然還是在自己面前大言不慚的推崇此策。

不過不得不說,這個楊鶴的確算是忠臣,也有點本事,看得清楚陝西叛亂的起因和後果。

可惜楊鶴太小看那些逆賊頭子的野心,這些人也許剛開始造反的時候的確是因為活不下去了,被逼反的。

可一旦他們掌握了生殺大權,就會有野心,更會有野望,誰還沒個皇帝夢呢。

華夏大地,歷朝歷代,幾個開國皇帝不是造反立國的。

安撫是必須的,正如楊鶴所言,大部分百姓都是被逼反的,要是有活路,沒幾個人願意背井離鄉,也沒幾個人願意上戰場廝殺。

只要解決幾個帶頭的,殺掉一些有野心的,然後才考慮安撫之事,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安撫能夠起到應有的效果。

「朕會考慮,」朱由檢看著楊鶴,現在了還要苦口婆心的進言,還想著為大明分憂,算是個有良心的官員,朱由檢的態度好了很多。

「皇上,」楊鶴說了那麼多話,心情也平復了很多,臉色似乎有了精神,繼續開口道︰「罪臣听聞,皇上令藩王領兵平亂,罪臣以為,此法不可取,藩王不可信。」

「哦?」朱由檢又有興趣的問道︰「說說你的看法。」

楊鶴真誠的道︰「皇上,商、周、秦、漢、晉、隋、唐、宋,皆有藩王尾大不掉,作亂一方,擾亂天下,使得朝廷國力衰弱,君威不振,導致朝廷內不能震四方,外不能拒強敵,,,,,,」

「也因以史為據,才有了成祖皇帝削藩之策,也因如此,大明才能近三百年無一內亂,君王之令才可在大明暢通無阻,威震四方,,,,,,」

朱由檢看著這位夸夸而談的白發老頭,突然有種不想殺他的想法,這老頭雖然死腦筋,可剛才這些話據據發自肺腑,真心為他這個皇帝著想。

「藩王領兵,已是事實,你就不必多言了,」朱由檢擺手道︰「待平去陝西之亂後,朕自會收回兵權,安撫諸王,,,,,,」

朱由檢不想多說什麼,有些東西不能說出來,你能猜到算你本事,可猜不到,也只能說你無知,僅此而已。

「罪臣多言了,」楊鶴也知道如今的他根本沒資格說這些話,要不是他折損了六萬精銳,朝廷根本不存在如此迫境,皇帝也不至于被破啟用藩王。

「你可知道,朕前些日子出巡,被襲殺一事,」朱由檢淡淡的一句話,讓楊鶴身體微微一顫。

這事他還是知道的,畢竟皇帝遇刺,震驚天下。

將楊鶴沒有開口,朱由檢繼續道︰「刺客來源很多,其中有不少是流放邊疆的罪人,陝北那邊也有,,,,,,」

「皇上,」楊鶴急忙跪地道︰「此事絕與罪臣無關,罪臣絕不敢做這等無君無父,違背綱常之事,請皇上明察。」

楊鶴驚恐了,打了敗仗,還不至于抄家滅族,可要是參與刺殺皇帝就不同了,這可是滅九族的事啊。

要是他被牽連其中,那麼他剛才的一切都白費了。

楊鶴剛才又是進言,又是獻策,又是表忠誠,就是想讓皇帝別牽連他的家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