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下定決心

「才半年,,,,,,,」朱由檢听後,臉色鐵青,五百萬兩已經是他能拿出來的極限了,這還好在藩王們的捐獻三百余萬兩,還有超了成國公府和定國公府,以及十多個武勛世家才籌集出來的。

如此多的錢財,竟然只能讓大明勉強堅持半年時間。

「皇上,」看著朱由檢陰冷的臉色,周延儒感到一陣滲人,總覺得自己要是不說點什麼,可能要倒大霉,鼓起勇氣道︰「西南土司紛紛叛亂,此事萬不可拖延,否則其余土司恐會紛紛作亂。」

「朕知道,朕要的是解決辦法?」朱由檢冷眼看著周延儒,如果現在周延儒還敢耍小心思,爭權奪利的話,朱由檢絕對會拿周延儒來開刀,不殺人總感覺心里不舒服。

周延儒被朱由檢看得膽戰心驚,不敢繼續托胃口,急忙道︰「皇上,黔國公在雲南威望極高,對朝廷忠心耿耿,若黔國公掛帥出征,統領南方各地兵馬,當可起奇效。」

「哎,」周延儒話音剛落,很少開口參與政務的魏國公徐宏基突然嘆了口氣道︰「諸位有所不知,沐啟元身體有恙,如今病臥在床,下地都難,沐家為此四處奔波,尋求名醫,至今未果,,,,,,」

「此事臣也知曉一二,天啟二年,先帝曾下旨令黔國公掛帥平亂,當時黔國公已經病重,先帝還派了御醫前去診治,皆無果。」

「黔國公府鎮壓南方,各地土司皆不敢造次,雲南三大土司皆因黔國公府而定,如今黔國公病重,其子不過十歲孩童,如何領兵,,,,,,」吏部尚書來宗道對黔國公府的事情非常清楚,當即否定黔國公沐啟元掛帥的建議。

對于黔國公,朱由檢也略知一二,他登基稱帝之時,黔國公沐啟元就上了請罪書,病重,來不了京師,朱由檢也派了御醫去給沐啟元治病,可惜御醫也無能為力。

「臣現在擔憂的是雲南木氏、蒙化、元江三大土司,」張維賢突然開口,滿臉擔憂之色。

眾人听了張維賢提及的三大土司,皆滿臉擔憂。

如果說現在叛亂的永寧安撫司奢崇明,永西宣撫司安邦彥,烏撒府司夷安氏等土司是西南土司中的惡霸老財,那麼木氏、蒙化、元江三大土司,就是土司中的皇帝。

三大土府從唐朝就存在,跨越了元朝,經歷了明朝,其傳承歷史可見一斑。

可以說雲南三大土府才是西南真正的皇帝,他們的影響絕對不是奢崇明、安邦彥這等小土司能比的。

一旦三大土府參與叛亂,那麼大明會瞬間失去對西南大片領土的控制權。

「皇上,」此時施邦曜開口道︰「雲南三大土府深受皇恩,對朝廷還算忠心,三府之人深得儒家大道,知曉君臣父子,當不會學那等無君無父之輩。」

「不錯,」範景文也開口道︰「雲南三土府尊儒家之道,族中子弟也北上求學,,,,,,」

「黔國公身體有恙,朕當派醫術高命之人前往救治,」朱由檢也听說過雲南三土府,大明滅了,他們都沒滅,其影響也絕非雲南一地,強盛時期,其實力範圍甚至擴張到吐蕃等地。

「至于三土府,」朱由檢微微遲疑後道︰「朕會安撫他們,短時間內應該沒問題。」

朱由檢的記憶里,大明南部似乎沒有發生過超大型叛亂,也就是說像三土府這樣的大型土司並沒有反叛大明。

但這只是歷史,朱由檢已經因為太依賴歷史而吃了大虧,現在可不敢確定這些大土司不會叛變。

「南部之事,朕自有打算,商議一下陝北和建奴之事吧。」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逼得朱由檢不得不動用那支兵馬了。

眾人一听,皆心中一喜,皇帝終于舍得動用那個王牌。

能站在這里的,都非泛泛之輩,一听便明白,朱由檢想干什麼。

朱由檢也沒辦法,江浙等地亂不得,那里是大明財政支柱,可西南的形勢逼得朱由檢不得不冒險一次。

「皇上,」孫承宗語氣堅定的道︰「三邊總督楊鶴統領十萬精銳,對付區區草寇,當不會有問題,朝廷只需抽調各地兵馬,防止叛賊逃往他地便可。」

「臣附議!」

「臣附議!」

不少人贊同孫承宗的話,楊鶴能擔任三邊總督,能力絕對是有的,而且楊鶴指揮的可是大明的九鎮戍邊兵馬,這可是大明軍隊的精銳所在。

而陝北一帶的叛賊不過是一群毫無組織,毫無紀律,毫無戰斗經驗的流民組成。

在這些大臣看來,那群流民面對大明最精銳的戍邊大軍,完全不堪一擊。

但朱由檢卻沒有這麼樂觀,他可是記得歷史上,就是楊鶴統領大軍平亂,沒多久,這支所謂的大明精銳便被打得潰不成軍,陝北、陝西、山西一帶叛亂更是凶猛。

楊鶴也沒有這些大臣所想象的那麼厲害,楊鶴畢竟是進士出身,說白了就是文官,對領兵作戰根本不擅長。

「那就這樣吧,戶部、兵部必須保證評論大軍一應所需。」朱由檢本想將另外一個王牌調過去,不過又有點舍不得自己花費這麼多心思布的句。

最終一咬牙,最終還是選擇了相信自己一次。

「建奴,,,,,,」

眾人說道建奴,皆低頭沉默,建奴才是大明最大的敵人,一直壓著大明打不說,甚至還多次差點兵臨京師城下。

「必須盡快查明建奴人的目標,」孫承宗接到袁崇煥和毛文龍的急報後,便開始分析建奴人的意圖,最終還是無法判斷。

如果是以前,孫承宗會毫不猶豫的確定建奴人進攻目標是錦州防線。

可現在,經朱由檢再三提醒,孫承宗不得不考慮建奴人徹底佔據朝鮮的可能。

因為如果是他領兵,也會優先考慮自己身後這個不穩定因素。

「朕不擔心錦州,」朱由檢沉聲道︰「錦州有大明十五萬大軍,京師還有十萬精銳,就算建奴人清朝而來,朕亦不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